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4|回覆: 0

[儒家學說] 【莊子】研究如何創新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17 18: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我的看法,【莊子】一書是中國傳統典籍中最難讀的一部書,雖然關於【莊子】一書,無論是字句訓釋,還是義理的研究,都已有了漫長的歷史,其相關著作亦已汗牛充棟,但【莊子】一書仍然存在著字句與義理上的解讀困難,這對於整個中國文化研究的深入,顯然構成了嚴重的障礙。並且在21世紀的今天,【莊子】研究也該有一種新的思路。

    一、文本的解讀要繼承並革新乾嘉傳統

    由於【莊子】解讀的困難,所以古今注家的錯誤很多,這種錯誤可以歸爲幾種類型:一是概念解釋不對,二是就字面敷衍作解全句不知所云,三是對【莊子】原文的解說,句與句之間時常缺乏聯繫甚或相互矛盾,四是所釋與莊子思想不符甚至大相違背,五是乾脆繞過許多難點。

    我們可以舉例說明【莊子】字句解釋上存在的問題:

    【齊物論】中『莫若以明』這一句的詮釋紛紜,但歷來均不得其解。古今注釋中的錯誤可以歸納爲三類:

    一類是以智明智。郭注云:『今欲是儒墨之所非而非儒墨之所是者,乃欲明無是無非也。欲明無是無非,則莫若還以儒墨反覆相明。反覆相明,則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矣。非非則無非,非是則無是。』(郭慶藩【莊子集釋】第1冊,第63頁)張默生承用郭象此注。張默生沒有看到郭注顯然存在著兩個錯誤:一是將上句『欲』字的主語看成是莊子本人,然而『乃欲明無是無非』本身就介入到是非之中了,儒墨本已相互是非,而莊子又以其所是而對其總而非之,是非爭論的漩渦不是就更爲擴大了嗎?這顯然不符合【】文本意。第二,郭象認爲『反覆相明』,就可以『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矣。非非則無非,非是則無是』,這顯然不符合下文『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之意,並且所謂反覆相明,實質即是以智明智,這亦不符合【齊物論】對於是非無正的申述。

    另外的一種解釋則是以『本然』釋『明』。王先謙曰:『莫若以明者,言莫若即以本然之明照之』(【莊子集解】第15頁),張耿光承用此釋。但問題在於【】書中沒有本然之明的概念,【】書中雖一再講到本性、天性,但不知其然而安之方得謂之本性,這不僅同『明』的概念不相干,而且還是拒絕『明』這一概念的(將『神明』一詞分拆爲『神』和『明』二個概念,是【天下】篇中才有的)。本性者,本能是也,明而爲之則非本能也。【應帝王】篇述齧缺之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四問而四不知,方謂得道也。何來本然之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