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53|回覆: 0

[成語典故] 置之死地而後生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22 07: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置之死地而後生】相關人物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爲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爲漢初三大名將。

【置之死地而後生】涵義

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置之死地而後生】出處

【孫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置之死地而後生】辨析

【置之死地而後生】讀音: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shēng

【置之死地而後生】用法:複句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置之死地而後生】造句

1、在田耕大聲疾呼,決心背水一戰,力促華鋼"置之死地而後生"。

2、爲了體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魄力,更爲了展示向地產老大們叫板的勇氣。

3、畢竟遼小虎如今處境險惡,球員們都有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想法,遼寧隊才可能決堤逢生。

4、軍士去家二千里,後有黃河之難,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也。

5、藺相如可以說是存在主義的先驅,他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他是勇更是智慧的表現。

6、哀兵必勝,置之死地而後生,更何況他們之間本身就不是生死之斗。

7、韶關農技專家依據物極必反的原理,採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深度物理刺激法,使其發生芽變,再經過多次汰劣留良,於2001年基本育成的。

8、終前爲大將軍之正軍置之死地而後生所牽制,後爲奇兵乘虛以入所敗。

9、道理淺而易見,而事實上,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

10、落後兩球的險惡形勢,反而激發起隊員們的鬥志,他們的補時階段連進三球,反敗爲勝,真可謂置之死地而後生

【置之死地而後生】成語典故: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爲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爲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徑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爲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拼命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