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相關人物
蘇代,戰國時縱橫家。東周洛陽人。蘇秦族弟。初事燕王噲,又事齊愍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涵義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出處
【戰國策·燕策二】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辨析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讀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近義詞:漁人得利、兩敗俱傷、從中漁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反義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用法:主謂式組合的複句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造句
1、你們這麼做的結果只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2、與其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給其他人做了嫁衣,還不如靜觀其變的好。
3、斗吧,斗吧,斗的越狠我越開心,鷸蚌相爭,只能讓我這漁翁得利。
4、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我還是知道的,不過你就不怕他們把boss給殺了?
5、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從樹上一躍而下,天辰橫劍而走,緩步接近那淬心草所在。
6、打定了主意,從暗坑中一躍而出,直接奔向了剛才打鬥的地方,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7、有道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麼?好徒兒下來吧!
8、趙陽心中緊張略減,看著由遠及近的紅光中逐漸出現了一個陰柔俊朗的男子,暗自思索,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9、由於他們兩人不肯合作,結果把大好機會白白地送給對手,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
10、如果我們自己內部不團結,就會發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情。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語典故:
戰國時候,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國派謀士蘇代去勸說趙王。蘇代就給趙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隻大蚌在河灘上曬太陽,它剛剛張開貝殼,水鳥鷸就伸出長嘴去啄蚌肉,蚌連忙收緊貝殼。將鷸的長嘴夾住了。鷸鳥生氣地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麼活下去?”蚌也毫不讓步地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當鷸和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被一位漁翁發現,他毫不費力就把它們捉住了。
蘇代告訴趙王,趙國攻打燕國就如同鷸蚌相爭,兩國都得不到好處,而強大的秦國就會像漁翁一樣得到便宜。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文言文】:
趙且伐燕,蘇代爲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攻,以敝大眾,臣恐強秦之爲漁父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白話文】:
趙王將要去攻打燕國,蘇代爲燕國去勸趙惠王說:“我這次來的時候,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張著殼曬太陽。有一隻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連忙把殼合上,緊緊地鉗住了鷸鳥的嘴。鷸鳥就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死。’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就會死!’兩個誰也不肯放。漁夫看到了,就把它倆一齊捉去了。現在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趙兩國相持不下,日子久了,雙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厲害。我擔心強大的秦國成爲鷸蚌相爭中“漁夫”那樣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細地考慮考慮。”
惠王聽了,恍然大悟,說:“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國的行動。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要警惕真正的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