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刊登的【神秘東夷甲骨文驚現濰坊?】引起國內外強烈關注。最近中國文字研究權威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王宇信教授等人聚集昌樂,經過研究,專家們初步認定這些神秘甲骨上所附的『行列整齊』的符號爲中國早期文字,在出現時間上應早於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爲區別起見,專家把這些神秘符號命名爲昌樂骨刻文字。 自2004年以來,昌樂縣收藏愛好者肖廣德在昌樂縣袁家莊及其附近的紀台等古文化遺址上發現並收集了一批當地老百姓翻地挖出的帶字骨頭。2007年7月,山大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劉鳳君教授開始對帶字骨頭進行研究,他認爲這批資料極爲重要:如果真是從古文化遺址上收集來的,它應是山東龍山文化的遺物,是中國早期的文字;如果是後人刻的,應該有摹本,這摹本應是龍山文化的遺物,應該把它找出來。劉鳳君在肖廣德家裡,又看到了一百多塊刻字的骨頭。劉鳳君認爲這批刻字的骨頭是山東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距今約4000—4500年,屬東夷文字。 7月30日,中國古文字研究權威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王宇信教授等5人聚集昌樂,觀看了大量的骨刻文字照片和實物,舉行了一次座談研討會。與會專家一致贊同劉鳳君的鑑定意見,認爲這批文字是比安陽甲骨文更早的一種原始文字,認爲它與安陽占卜的甲骨文不同,是一批記事骨刻,應稱爲『昌樂骨刻文字』。與會專家認爲它是繼安陽甲骨文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有關專家認爲,昌樂骨刻文字的發現表明,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了作爲文明標誌的文字,使傳說中的龍山文化時期成爲信史。另外,昌樂骨刻文字和殷墟甲骨文類似,都是刻在獸骨或龜甲上,這和以紙草、泥板、石板爲文字載體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字體系明顯不同;它的出現,使有中國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能再次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