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是臨床常見的脾胃實證。它是『脾濕髒』與『胃燥腑』相濟共營爛谷、運化、升清、降濁的生理功能失調,導致『脾濕與胃熱交蒸』的病理變化。隨著地球氣候的轉暖、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和藥物的濫用,本病證已呈上升趨勢,不僅東南之地罹患者眾,西北之域也漸增多。它可出現於各個系統的許多疾病,而與消化系統疾病密切相關;不少難治性、惡性的疾病也多有呈現。治療難於速愈,且易反覆。
筆者帶領團隊,開展了脾胃濕熱理論及其相關疾病治療的研究,從臨床和文獻入手,用傳統和現代的科學方法,組織協作、學術討論等,創新了認識和治療,獲得全國和省的科技獎,推動了脾胃學說的進步。
【脾胃濕熱理論的形成】
萌芽於秦漢時期 【黃帝內經·素問】中指出『脾』與『濕』的關係;並論有『濕熱』的一些症狀、病機和治法、藥物。如【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六元正紀大論】:『濕熱相薄……民病黃癉而爲浮腫』;【生氣通天論】:『濕熱不攘,大筋縟短,小筋馳長,縟短爲拘,馳長爲痿』。【刺瘧論】:『濕熱相搏,則怫熱痞膈,小便不利而水腫也』,且述 『濕熱下行則腸鳴,上蒸則汗出也』;【至真要大論】:『濕淫於內……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素問·奇病論】中論及 『脾癉 』時所述 『治之以蘭』等。而後【難經】有『濕溫』病名。【傷寒雜病論】有 『脾色必黃,瘀熱以行』;『陽明病……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等。
奠基於唐宋時期 此時期的醫書中明確提出『脾胃濕熱』一詞,並簡述了一些病因、病機和治法、方藥。【銀海精微】載的連翹藥中『解脾胃濕熱』。【外台秘要】中指出,黃疸是『熱氣鬱蒸』;【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云:『脾胃受濕,瘀熱在里,或醉飽房勞,濕熱相搏,致生疸病』;【傷寒總病論】云:『病人嘗傷於濕,因而中日曷,濕熱相搏,則發濕溫……不可發汗』;【類證活人書】曰『濕溫』,『白虎蒼朮湯主之』;【仁齋直指方論】認爲『濕而生熱』;『濕瘀熱則發黃』,『治法綱領大要,疏導濕熱於大小便之中』等。
充實於金元時期 脾胃濕熱理論病因分有外因、內因;病機則有『因熱致濕』『濕熱共致』和『濕熱傷氣』諸說。治法立虛實並治、三焦分治。創天水散、清暑益氣湯、二妙散等名方。劉完素在【黃帝內經宣明論方】說:『凡病濕者多自熱生』『濕熱之相兼……以辛苦寒藥治之』,制天水散。張子和【儒門事親】認爲:小兒『疳者,熱乘脾之濕土也』;痢病『濕熱相兼』等。李東垣在【脾胃論】述『長夏濕熱困脾』之病,認爲『皆有飲食、勞卷損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創虛實兼治的清暑益氣湯。朱丹溪指出:『六氣之中,濕熱爲患,十之八九』,『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必從外入……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面重潼酪,或飲酒……此皆自內也』,治法『去上焦濕及熱,須用黃芩……若中焦濕熱……,宜黃連、用薑汁炒;去下焦濕腫……必酒洗防己、黃柏、知母、龍膽草』,方有二妙散。
形成於明清時期 由於溫病學派興起,促使本理論長足發展,日臻完善。
病因:吳又可增『戾氣』致濕熱疫;葉天士述濕熱邪氣,認爲外邪與環境有關,內邪與飲食有關。外邪的傳入,吳又可主『從口鼻而入』, 葉天士曰『下起』,薛生白認爲『從表傷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病機:盛寅主『脾胃虛而生濕熱,是虛爲本,濕熱爲標』。濕熱的偏重,與體質有關,『陽旺之軀,胃濕(應是熱)恆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薛生白認爲,『濕熱乃陽明太陰同病也』,且可以從化;吳鞠通指出『濕溫病……勢雖緩而實重,上焦最少……中焦病最多』,且『脈無定體』。
治療:張景岳重清利,傷陰則忌;吳又可創清熱化濁、疏透育陰之達原飲;葉天士主分解濕熱,而祛濕爲先,且重宣通氣機,制方甘露消毒丹;薛生白則分『濕多熱少……濕熱俱多……濕熱化燥……』而治,立有芳香宣透、辛開苦泄、苦溫燥濕、清熱利濕等法;吳鞠通亦分三焦論治,組有新加香薷飲、三仁湯、黃芩滑石湯、薏苡竹葉散、清絡飲等方。
【脾胃濕熱的病因病機】
病因
外因:濕熱邪氣、氣候、環境和諸蟲等。
內因:飲食失節、思慮過度或脾胃素弱等。
病機
病位:脾胃是中心。因脾主濕屬陰髒;胃主燥爲陽腑。
病理:(1)外受濕熱等邪,經表衛或半表里,或直里,終歸脾胃,因『同類相召』(章虛谷語);內傷飲食或脾胃素弱,致爛谷、運化、升清、降濁的生理功能失調,而呈『脾濕』與『胃熱』交蒸而成『濕熱』病變。
(2)濕熱含陰陽兩性,可呈濕熱並重,或濕偏重,或熱偏重;還能熱化、寒化,甚至耗氣、損陽、傷陰、虧血等。
(3)濕爲陰邪易滯氣,氣爲血帥,久則血瘀。
(4)濕熱盤踞中焦,可上蒸擾竅、蒙神、熏肺;旁達肝膽、筋骨、肌肉;下注腎、膀胱、前後陰、女子胞等。
【脾胃濕熱的臨床表現】
特徵
(1)起病緩慢:病程或潛伏期較長,呈漸進性。
(2)症狀矛盾:如知飢不欲食;口渴不喜飲;發熱脈不數;大便溏而不暢,或先干後溏;舌苔膩而黃;肢乏、脈不弱等。
(3)舌苔必黃膩。
(4)脈無定象。
(5)纏綿反覆,難速愈。
症狀(辨別標準)
主症:(1)舌苔黃膩(輕:舌根黃膩或全舌苔黃膩;中:全舌黃膩;重:全舌厚黃膩)。(2)胃脘悶脹(輕:食後悶脹;中:經常悶脹;重:脹痛)。(3)食欲不振(輕:減1/3;中:減2/3;重:減2/3以上)。(4)大便溏(輕:1次/日;中:2次/日;重:3次/日以上)。
次症:(1)身熱不揚,或畏寒發熱無汗、少汗;或乍寒乍熱;或單熱不寒。(2)黃疸。(3)口苦黏或口渴不喜飲,喜少飲、溫飲。(4)舌質淡紅或紅。(5)脈緩,或細、弦、滑等。
兼症:(1)肌膚:水腫,身重、足痿、白、濕疹、膿疱瘡。(2)筋節:關節重著或腫痛。(3)擾竅:頭重如裹,耳鳴,目冒,咽痛,喉腫,口舌潰瘍。(4)蒙(失)神:但欲寐或不寐,或神志時清時昧。(5)熏肺:胸悶、咳嗽、痰多白黏。(6)蒸肝膽:右脅脹痛,手足拘急。(7)注下焦:小腹悶脹,大便黃或濁,大便黏著不爽,陰部(陰囊)癢、濕疹或帶下黃白。
濕熱偏重:(1)熱偏重:舌紅、苔黃膩干,脈數;口乾喜涼飲,小便黃,大便干。(2)濕偏重:舌淡紅或淡,苔白膩披黃,脈緩;口苦而淡,小便清白,大便稀或溏;濕濁則苔厚膩。
判斷:主症(1)必備,再加1個主症、1個次症或1個兼症即可判定。
【脾胃濕熱的治療】
治法
清熱利濕,理氣舒絡。
方劑
楊氏清化飲分清化胃飲、清化腸飲兩個經驗方。
清化胃飲由茵陳、白扁豆各12克,黃連3克,厚朴6克,佩蘭10克,白豆蔻4.5克,薏苡仁15克,赤芍10克等組成。具有清熱祛濕、理氣舒絡之功。適用於濕熱並重,氣滯絡瘀證之各種胃病。方中茵陳、黃連清熱祛濕爲君;佩蘭芳化、白豆蔻溫化、薏苡仁滲化爲臣,佐以厚朴、赤芍理氣舒絡,白扁豆和中祛濕爲使。
清化腸飲是清化胃飲加仙鶴草15克,炒地榆10克,以加強清熱、斂濕之能,適用於熱重於濕,氣滯絡瘀之各種泄瀉。當然,清化胃、腸飲在臨床應用時,依不同兼證、症,還需加減。每日1~2劑,水煎服,餐後2小時溫服。
加減運用
濕熱偏重:熱偏重加知母、連翹;濕偏重加蒼朮、蠶沙;濕濁去扁豆、白豆蔻、佩蘭,加蒼朮、草果、檳榔。
不飢善飢:不飢,傷肉類食,加山楂、炒萊菔子、雞內金等;傷穀類食,加麥芽、谷芽、神曲等。善飢或泛酸,加左金丸、海螵蛸、瓦楞子等。
嘔吐噯噫:選半夏、吳茱萸、生枇葉、旋覆花、竹茹、代赭石等。
小腹垂,血壓低:如升麻、葛根、桔梗、荷葉等。
大便溏、見血:大便溏或稀,加仙鶴草、地榆炭或石榴皮、兒茶等;黏而黃,加白頭翁、秦皮、馬齒莧等;黏而白,加炮姜、肉桂、煨訶子等;初干後溏,加冬瓜仁、敗醬草等。見血:色暗紅,加大黃、三七、炒蒲黃等;色鮮紅,加側柏葉、紫珠草、炒槐花等。
大便秘結:實秘:熱結加大黃、番瀉葉、虎杖等;濕結加草果、厚朴合大黃;氣秘加杏仁、木香、川楝子等;血秘加桃仁、當歸尾。虛秘:脾氣虛重加生白朮;胃陰虛加玉竹、元參;血虛加當歸。
咽梗干痰:咽梗色白,加蘇梗、桔絡、綠萼梅等;咽干色紅,加射干、馬勃、鹵地菊、木蝴蝶等;咽干色暗,配茜草、赤芍或當歸。兼見痰:痰黃佐桔梗、浙貝母;痰白加煮半夏或天南星;濾泡增僵蠶或菖蒲。
兼諸虛:氣虛:偏濕加黨參、黃芪;偏熱加絞股藍、太子參。陰虛:加白芍合甘草甘酸化陰;偏熱燥,選玉竹、元參。血虛加雞血藤或當歸。陽虛亦可加附子、肉桂等。應注意脾胃虛弱失運,濕熱也難化盡,當加補之,但要注意補而不壅,以免適得其反。
兼犯他臟腑:肝鬱氣滯,加疏肝理氣,如柴胡、香附、川楝子等;肝熱,去黃連易黃芩、加菊花;肝筋失利關節脹痛,加木瓜、桑枝等。擾心失眠,配琥珀、茯苓、合歡皮等;蒙神時清時寐,加菖蒲、鬱金。熏肺咳嗽,配杏仁、生枇杷葉;夾白痰增煮半夏、天南星等,黃痰加浙貝、天竺黃等。浸淫肌膚:發濕疹,加地膚子、白鮮皮、蟬衣等。注下:入腎或膀胱,或女子胞,呈淋症或白濁,或帶下,原方去黃連易黃柏,再配萆薢、土茯苓等。
【驗案舉隅】
鍾某,男,31歲,2005年1月4日初診。胃病10年,中西藥屢治未愈。現胃脘部疼痛,知飢納少,口苦,喜少溫飲,寐差多夢、心時悸、小便淡黃,大便溏,日2次;舌質紅、苔黃膩,脈細緩。胃鏡:胃、十二指腸複合性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HP(+)。診斷:消化性複合性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泄瀉,失眠。證屬脾胃濕熱,氣滯血瘀,上擾心神。治以清化理氣,散瘀安神。方用清化飲加減:茵陳、佩蘭、莪朮、赤芍、地榆炭各10克,白扁豆12克,龍骨、牡蠣、茯苓、薏苡仁各15克,仙鶴草20克,厚朴6克,白豆蔻、琥珀各4.5克,黃連3克,日1劑,水煎分上午10時、晚上20時兩次服,10劑。
二診:脘痛減,納差,口少苦,能寐多夢,大便成形;苔薄黃膩,脈如前。守方去仙鶴草、地榆炭續服,日1劑,10劑;配胃樂寧(猴頭菌)1片,日3次,餐前服,服10日。
三診:因傷食,胃脘悶痛,但知飢納可,心平寐安,而大便又溏日2~3次,苔又黃膩。上方去龍骨、牡蠣、茯苓、琥珀,加仙鶴草20克,地榆炭10克,日1劑,10劑;配腸胃康膠囊(辣蓼,牛耳楓)2粒,日3次,餐前服,服10日。
四診:脘痛少,知飢納好,寐又差,腸鳴,但大便成形;苔根黃膩。守方去仙鶴草、地榆炭、腸胃康,加龍骨、牡蠣各10克,琥珀4.5克,茯苓15克,防風3克,日1劑,10劑;配胃樂寧,服10日。
五診:胃腸症除,而呈頭時暈,肢乏、畏冷、多夢,小便黃;舌紅暗,苔根少黃膩,脈細緩。改健脾益氣,清化安神,理氣散瘀爲治。方處清化飲加絞股藍15克,黃芪、莪朮、茯苓各10克,琥珀3克,日1劑,10劑。胃鏡複查(共治50日)複合性潰瘍S2期,淺表性胃炎;病理:中度淺表性胃炎。HP(-),守方續服20劑,以善其後。(楊春波)
【作者簡介】:
楊春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名譽院長,國家脾胃病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及經驗傳承研究』百名入選老中醫之一,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主參編學術著作20部(出版)。發表論文百餘篇。獲全國、省科技獎10項。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