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557|回覆: 0

[中醫理論] 也談厥陰病本質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12-2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河南梁華龍先生撰【厥陰由來探秘】(載於【中國中醫藥報】2015年9月3日)一文,對『厥』的概念和『厥陰』的含義進行了探索,讀後受益匪淺。但其對於厥陰病的位置屬性和本質屬性的認識,尚有模糊不清之處,茲略陳管見如下:

    厥陰病是傷寒病的後期和嚴重階段 梁華龍先生從文字學角度對『厥』的概念進行了考證,認爲『厥』有憋氣用力、憋氣過頭而休克的意思,也有『最』『重』『盡』等意思。據此引申出厥陰的位置屬性就是『陰的最後、末尾之意』,這是正確的。因爲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將厥陰病置於六經之末,加上厥陰篇條文中有許多『難治』『不治』『死』的預後。因而,筆者認爲,厥陰病是傷寒病的後期和嚴重階段。

    『陰盡之後便是陽復』存在的問題 梁華龍說,『厥陰爲三陰之尾,陰盡之後便是陽復』,是爲其主張厥陰病本質爲寒熱錯雜做鋪墊。這裡有三個問題需要搞清楚:其一,從『兩陰交盡』這句話來看,根本看不出『陰盡陽生』的意思,出現這樣的歧義,純屬臆測。其二,如果陰盡可以自動陽生,是不是意味著,厥陰病在陰寒階段不需要去治療,只等陽氣來復就可以了?其三,如果『兩陰交盡』可以『陰盡陽生』,那麼『兩陽合明』會不會出現『陽極陰生』呢?由此可見,厥陰爲『陰盡陽生』之說毫無根據。

    厥陰病的本質是陰寒盛極 梁華龍認爲厥陰的本質屬性就是氣機逆亂,包括寒熱錯雜和四肢逆冷兩類病證。所謂『本質屬性』應該是指最突出的表現和根本性質,把寒熱錯雜當作『厥陰』的本質屬性,不但背離了梁華龍先生自己確定的厥即『盡』『重』『最』的結論。而且與太陽病諸瀉心湯主治的寒熱錯雜證不易區別。出現這樣的錯誤,也是被『陰盡陽生』誤導的結果。

    既然厥的含義是『盡』『重』『最』,那麼厥陰就應該是最陰。【素問·至真要大論】以『兩陽合明爲陽明』與『兩陰交盡爲厥陰』對舉,說明二者是一陰一陽,一寒一熱。既然梁華龍先生承認,『陽明』以『兩陽合明』顯示其陽氣最旺,那麼爲什麼不能『厥陰』以『兩陰交盡』顯示其陰氣最旺呢?在【傷寒論】中,既然陽明病是陽熱亢極,那麼厥陰病就應該是陰寒盛極。這也可以從【素問·至真要大論】的另一段話中得到印證,原文說:『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兩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異也。』【傷寒論】厥陰篇的吳茱萸湯證、四逆湯證、通脈四逆湯證、當歸四逆湯證等,都是厥陰病陰寒盛極的主要證型。

    四肢逆冷作爲眾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的一個症狀,其中許多是作爲疑似證進行鑑別,不是厥陰病的本證,如痰食致厥、水停致厥、熱厥等等,不能作爲厥陰病的本質。

    『寒熱勝負』有悖於『厥熱勝復』之理 厥陰病的本質是陰寒內盛,當厥陰病出現厥熱並見時,常常用厥熱勝復來解釋其病理機制,厥是陰勝,熱是陽復。厥熱勝復是人體正氣與陰寒之邪做鬥爭的一種臨床表現。

    梁華龍先生爲了說明寒熱錯雜的機理,自創『寒熱勝負』之說。什麼是寒熱勝負呢?梁華龍說:『厥陰病的寒熱勝負是由於氣機逆亂,深在臟腑,是以病機的寒熱性質爲主,寒熱在勝負之際,往往形成極寒極熱的證候。』意思是說有兩種性質相反的病邪在人體一決勝負。果真如此,應該是一件好事,因爲兩種邪氣鬥爭,無論誰勝誰負,對人體都是有利的,人體的正氣完全可以隔岸觀火,坐收漁翁之利。

    令人不解的是,梁華龍先生又認爲寒厥、熱厥的產生,是寒熱勝負的結果。寒邪和熱邪做鬥爭,必定會消耗對方,或者兩敗俱傷。所以鬥爭的結果,不可能是寒邪或熱邪更重,以致產生寒厥或熱厥。寒邪、熱邪兩種邪氣,在沒有正氣參與的情況下,各自獨立地在人體互相鬥爭,等於把人體正氣的作用抹殺了,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在【傷寒論】中也沒有類似的論述。

    寒熱勝負是受到厥陰病厥熱勝復理論的啟示而提出的。但厥熱勝復是專門解釋厥陰病陰寒內盛病機的,梁華龍先生把厥陰病的本質當作寒熱錯雜和四肢厥逆,有悖於厥熱勝復之理,只好用諸如『陰盡陽生』與『寒熱勝負』之類的錯誤理論去自圓其說。

    總之,厥陰病是傷寒病的後期和嚴重階段,其本質是陰寒盛極。這是以【傷寒論·厥陰篇】的主要內容爲依據,結合【素問·至真要大論】的有關論述得出的結論。這個結論不但符合梁龍華先生從文字學角度對『厥』的概念的考證結果,而且與通常『三陽多實熱,三陰多虛寒』的說法相吻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