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94|回覆: 0

[考古發現] 學者研究將中國絲綢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提前近4000年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12-28 13: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2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4日消息,該校學者研究發現8500年前絲織品的生物學證據,將中國絲綢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提前了近4000年。

這一成果由該校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龔德才教授的研究團隊研究發現,近日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 One】上。

據悉,通過對河南中部地區賈湖史前遺址的兩處墓葬人遺骸腹部土壤樣品中,檢測到了蠶絲蛋白的殘留物。根據遺址中發現的編織工具和骨針綜合分析,表明8500年前的賈湖居民可能已掌握基本的編織和縫紉技藝,並有意識地使用蠶絲纖維製作絲綢。

龔德才介紹說,古代的生產技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科研人員的關注重點,紡織技術更是如此。新石器時期,一系列紡織工具,如陶器、骨器和石器等常有發現。然而,在遺址中卻很難發現絲織品存在的直接證據。

他介紹,印度學者通過顯微形態對比的方法,證明了哈拉帕和昌胡-達羅遺址(公元前2450-2000年)出土的銅器表面殘留有蠶絲纖維,提出了印度在4000年前已經開始使用蠶絲的證據。奧地利學者通過分析古埃及木乃伊捲髮中的纖維疑似物,確定其爲蠶絲纖維,從而推斷距今3000年前的古埃及已經開始使用蠶絲。

據介紹,在中國的一些遺址中,也有與絲綢相關的文物出土。如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約4000年前的繭殼,河南滎陽青台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4500年前的絲麻織物殘片,浙江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出土了約4200年前的一批絲線、絲帶和沒有炭化的絹片。此外,還有一些更早的間接證據,包括紡織工具以及與蠶和蠶絲相關的符號、圖案和裝飾品等。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中部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中國古老傳說中,中原地區(今河南西平縣,緊鄰賈湖)的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開始了利用蠶絲製作絲綢的歷史。

龔德才說,此次賈湖遺址蠶絲蛋白殘留物的發現,將中國絲綢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提前近4000年,證實了中國是首個發明蠶絲和利用蠶絲的國家,對於絲綢發展史的研究起到關鍵作用,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