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3|回覆: 0

[文化觀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哲學性格

[複製連結]
黃海 發表於 2017-9-18 10: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指出,『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想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以儒、釋、道爲主體要素構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深邃睿智,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哲學智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主體人格意識下的積極入世、主體價值追求下的批判自省、主客體和諧關係下的大同情懷等哲學性格,深刻地凸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性格氣節所在、精神魂魄所系,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人類文明的生存智慧。

強烈的主體人格意識,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入世性格

人是理性的人。理性之人以有限之身追求無限之真理,是歷史和文明進步的基本動力。傳統哲學對主體的尊重和認知,深刻反映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主體人格的實現上。主體的人格性,必然表現爲主體對自身存在意義的主動追問,對主體功能發揮的自覺追求。比如儒家的『內聖外王』『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聖人與我同類』『人皆可以爲堯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這種主體人格的集中體現。經世致用的聖賢人格,爲幾千年來的中國人樹立了一種理想人格模型。這種理想狀態或許很難達致,卻可以不斷追求。這種追求,體現在哲學上就是主體人格意識的不斷覺醒的過程,體現在實踐中則是進取精神在積極入世中高揚的過程,進而最終實現主體人格的動態完善和社會的不斷發展。

現代人受市場邏輯的影響很深,一般來說較爲關注自身利益而相對缺乏宏大關懷,且主體人格的理想主義情懷在一定程度上呈現消退跡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人格特質,能有效激發主體的經世致用精神,爲當下和時代更好地服務。當前,我們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性徵程中,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主體精神的高揚和主體人格的實現,體現在黨員幹部的主體人格上,是勇於擔當、積極進取;體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人格上,則是全身心投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

深刻的主體價值追求,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批判自省性格

在浩瀚的歷史煙雲中,作爲主體的個體是渺小的,但渺小之個體如何在無限宇宙中思考自己、認識自己、進而認知世界,實現價值,是個體能成其爲完善的主體,自我能成爲本真的『本我』的必然要求。傳統哲學的認知意識體現在傳統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強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諸己』,莊子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等等,都是儒道對自我本體的認知和探求,這種探求進而體現爲對行爲和規範的自省,對品德與學識的自覺。傳統文化致力於對社會文明進程中人性本真喪失的批判,致力於對生活世界進步而意義世界蛻變的批判,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三大哲學終極命題,不斷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斷批判『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實現『本我』『真我』『大我』之終極路徑。

現代社會中功利主義盛行,人性的本真和批判精神也往往容易工具理性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對科學技術下人性本真澄明的清醒認知,對處在功利壓制下的人性的深刻反省,進而培育出成就『本我』的自省認知和成就『大我』的道德律令,在當今具有積極意義。基於三個哲學終極命題,主體追問和解決好『我是誰,爲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中發揮自省意識和批判精神,打破利益藩籬,勇於直面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激發個體成其爲主體的動力,在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中不忘初心,生發內心的道德律令,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四個意識』,嚴守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四條底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和諧的主客體關係,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同情懷性格

主體與客體在認知上的和諧、在相處中的交融,是中國傳統哲學孜孜以求的目標。主體與客體不是尖銳對立的兩極,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存在,而是一種『和』的『存在』和『存續』。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始終流淌著和平、包容、尊重、和諧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學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滿了高度的哲學本體性。這種『和』,從微觀的個體層面而言,是一種『以和爲貴』『君子和而不同』的修身立德志向,體現在宏觀層面的國與國之間,是追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的大同情懷。

『和』的哲學理念與文化基因,深刻影響和勾勒了中華民族的性格和價值追求。在日益快速的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遷中,堅守內心的安寧,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平和;在日益複雜的社會交往和『陌生人社會』中,追求主體與客體的交融,減少社會的對立與隔膜,建設和諧社會;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秩序中,植根於『和而不同』的哲學思維,堅持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平崛起道路,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堅持爲經濟文化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經驗借鑑,爲人類文明作出自己的貢獻,爲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這正是具有深刻哲學底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煥發出的獨特氣質。

(作者:黃海,單位:湖南省社會科學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