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依託學科 推動『兩創』·國學學科化建設】
【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要旨,也是一個突出的特點,在於把傳統文化於當代的傳承弘揚『工程化』。通過工程化,要把世代中國人一以貫之的思想理念、價值標準、審美風範,由觀念形態轉化爲『文化』,使之有載體、有形式、有機制、有保障,形成有聲有色、豐富多彩、持久發展的文化事業、文化形態、文化局面;要讓中國人跨越時空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於當代得到實實在在的弘揚、傳承與發展;要將新世紀於民間持續升溫的『國學熱』,由最初的一種社會思潮、繼而返本開新的思想運動,再作『升級換代』,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大格局中。
這一偉大工程,其基礎性環節是國學教育。國學教育要爲國學於當代的傳承與弘揚提供主體,更要爲國學培育未來。
開展國學教育的核心是國學的學科化。學科化要通過課程建設、教學建設、教材建設、科研建設及人才梯隊建設,爲國學教育於當代的開展,凝聚辦學資源,構建運行平台,提供機制保障。
【意見】的基本方針是推動國學於當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國學學科化正是『兩創』的根本要求。構建有中國底蘊、中國特色的思想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要依託學科化;傳統文化的研究闡發、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也要依託學科化來進行。對於建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體系而言,學科化是一種『結構性支撐』。如果缺乏『結構性支撐』,傳承與發展體系、文化自信等等,就是蓋在沙灘上的大廈。學科化是國學是否實現『兩創』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誌。
如果說,八年前由本刊發起的關於國學學科問題的大討論,其主題是該不該解決國學學科化,那麼今天的主題則是怎麼辦。從這種主題轉化中,我們清晰地感受到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自覺的增強,感受到傳統文化朝著當代中國回歸的步伐,堅實而有力。
我們更應意識到學科化的進程任重而道遠。
在筆者看來,至少如下問題是我們必須加以應對的:
國學的整體性與學科性如何兼得?國學於近代發生了重大轉型,這一轉型的起點正是文史哲分科,分科邁出了國學學科化進程的第一步。八年前的大討論中,國學界的學者們不約而同地都把文史哲分科作爲國學之『對立面』來看待:國學是通學、整體之學、博雅之學,而文史哲分科導致國學被肢解,整體性被否定。故這場討論,始終伴隨著對文史哲分科之弊端的聲討與批判。於是一個兩難選擇出現了:要保持國學整體性,就要拒斥學科化;而國學要實現學科化,就不可能不作拆分,不可能以經史子集原有分類,『照搬』式的原樣移進學科內。如何破解這個兩難選擇呢?顯然,我們要做的,不能是二中選一;而只能是尋找魚與熊掌兼得之策,即在學科化的進程中要想方設法,保持國學的整體性特徵,使之不會因學科化而逐漸衰弱直至喪失,且要有所彰顯,有所強調,有所升華。此其一也。
要建設可以與西方主流思想平等對話的學科。開展中西文明對話,一定要以學科爲支撐,否則,這種對話就不可能是平等的。也只有獲得學科化這個支撐,我們的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我們在國際舞台上才能真正講好中國故事。語言學、宗教學、倫理學,以及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基本學科乃東西方共有。多少年來在這些國際性學科中,幾代富有文化自信與遠見的中國學人一直在努力,其目標,就是基於中國固有歷史、文化、學術資源與傳統之上,建立起一批體現和代表文明進程中國路徑的中國學派。他們的努力,價值非凡;但努力之難,難於上青天。總體來看,上述學科,西風勁吹,來自國學的聲音普遍處於弱勢,甚而不絕若線;國學在很多時候僅僅被視作『材料』,其在概念、學理、辦法等方面的獨特價值被西學的框架所碾壓,合法性被剝奪。在這樣的問題化背景下,如何依託學科化平台,有效地扶植、培育、壯大國際性學科之中國學派?如何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一份學科之力?這是國學學科化進程中面臨的巨大挑戰。此其二也。
課程設置是國學學科化的主要抓手,但怎麼個『抓』法也頗費思量。中國傳統文化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獨特性,如科舉、書院、宗法、禮、孝、譜牒、家訓等。在21世紀的當代中國,這些文化形態仍然『活著』,並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代表了文明進程的中國路徑,承載著中國人的文化方式與價值理念,是基本國情,理應依託學科化,進入大學生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
炎黃文化研究、屈原文化研究、黃河文明研究等,其領域及屬性或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龍頭』文化,或爲基因文化,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由於缺乏學科的系統性支撐,這些文化研究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一條腿走路的窘境,科研與教學相分離,科研成果無法及時地轉化爲教學生產力,存在著碎片化、孤立化的傾向。稷下學宮、陽明思想、船山思想等,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高度,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時代精華,早在20世紀80年代,其學科合法性問題就已解決,但直至今天,它們仍然游離於學科體系之外。更不用說作爲中國古典學重中之重的經學,同樣在今天的學科中沒有地位。
我們要通過學科化,推動傳統學術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把我們的龍頭文化、基因文化納入學科體系建設;我們建構稷下學、陽明學、船山學等一大批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我們要讓經學所蘊含的中國價值、中國精神在學科中綻放。
因此帶來的問題是,科舉、書院等若作爲通識教育課的內容,應該如何進行課程設置,如何處理其與現有通識課的關係?而當炎黃學等一大批國學新學科湧進大學校園,勢必與現有的文史哲分科體制,於課程設置等諸方面產生『溢出』效應。對此我們該如何應對?此其三也。
此外,學科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兩創』所體現的時代性與文化主體性的關係,如何科學地界定國學的內涵與外延,如何按照【意見】的要求『有序推進』學科化進程等等,都是需要我們解決的課題。
通過這個專欄,集思廣益,找到辦法。這,就是我們所期待的。
(文中)
20171023_002
黃河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任何一個國家的大學,在努力躋身於世界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前沿的同時,都應該擔負起傳承與發展自己民族文化的責任。在有著5000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我們的大學更應具有這樣的文化自覺。在國家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中,創新黃河文明知識體系,打造『黃河學』學科體系,努力推進『黃河學』學科化進程,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人才培養、公民文化教育與素質養成方面,全面發力,實現中華文明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文史工作者的重大責任。
一
人類的早期文明發祥地大多與河流相關。5000年前,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恆河流域、黃河流域孕育的原生文明幾乎同時跨入成熟文明的門檻,而由黃河流域孕育的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仍生機勃勃的偉大文明。從遠古傳說時代到信史時代,中國原生文明呈現出以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爲發育、發展的核心區域的基本態勢。夏、商、周的歷史遺蹟,大多分布在黃河流域,黃河文明也因此成爲中華文明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主體文明。依據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以公元前2070年夏朝爲起點,傳衍近5000年的黃河文明可劃分爲早期中國、帝制中國與轉型中國三個歷史階段。
早期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形成早期中國最重要的區域。20世紀初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使黃河中游建立的商朝成爲中國最早的半信史時代。甲骨文的識讀與考古發掘,以雙重方式印證了近600年歷史的商王朝和商王朝之前近500年歷史的夏王朝的存在。現存歷史文獻中,『中國』二字最早出現在周武王時期的『何尊』銘文中。夏、商、周三代將炎黃奉爲祖先,而『三代』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成爲各方諸侯紛紛追慕的『理想時代』。商周以來的文字、城址、遺存、青銅、信仰、制度等文明要素是早期中華文明逐漸形成、日益成熟的主要標誌和重要基礎,這些都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黃河文明的原創性、真實性和先進性。公元前5世紀前後,老子、孔子、莊子、孟子等思想先哲將中國帶入『軸心時代』,確立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念,鋪就了中華文明的文化底色和心理基礎,從而成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
帝制中國。秦統一與漢帝國的建立,使中國進入到一個疆域統一、制度統一、學術統一、信仰統一的時代。自此,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長期引領、主導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方向。秦漢以至宋代,帝國的都城多沿黃河而建,並孕育出極具時代特色的國家制度、經濟體制、宗法制度、社會習俗。制度文明之外,精神與技術文明也獨樹一幟:漢賦、唐詩、宋詞等不朽的文學華章在此傳承,經學、玄學、佛學、理學等獨特思想體系在此傳衍,曆法、醫學、陶瓷、絲綢、造紙、印刷、建築等技藝爐火純青並遠播世界。中華文明的基本精神、價值觀念和民族性格,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思維方式與精神追求,中國帝制時期的政治制度、社會秩序和信仰世界,都可以從黃河文明的長河中尋找到源與流。
轉型中國。鴉片戰爭之後,處於遠東的中華帝國被西方國家強行拉進殖民侵略的夢魘之中。經歷過百餘年的欺凌屈辱之後,中華民族在民族獨立、民族解放的基礎上,逐漸以全面開放的心態,借鑑世界文明成果,堅持走好中國道路,以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全面轉型發展,實現著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爲基本目標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黃河文明爲核心的中國精神,在支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方面,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黃河文明在轉型中國時期與外來文明的交流互動中,再次表現出從容寬厚、兼收並蓄、包容開放的品格,從而成爲世界上延續不絕仍具有強大思想活力的原生文明。
二
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的時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上,打通歷史的文化血脈,構築民族的精神家園,建設文化大國強國,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以黃河文明研究爲切入點,回答好『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構建『黃河學』學術體系與知識體系,培養致力於黃河文明傳承創新的學術團隊,推出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黃河文明研究成果,一直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大學黃河文明研究中心的根本任務。中心建立20年來,始終堅持把打造中華文明源流探索、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學術重鎮,當作最重要的學術目標。中心在把黃河文明劃分爲早期中國、帝制中國、轉型中國三個研究觀察時段的基礎上,著力圍繞生態文明、政治文明、思想文明、世界文明比較四個研究方向創新黃河文明知識體系,構建『黃河學』學科體系。
黃河生態文明研究。黃河文明起源於農耕文明,在廣泛分布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文化遺址中所發現的家畜遺骸及農具、穀物遺存,證實著中原先民的生活方式。有定居的農耕生活,然後有聚集的村落城市。交流需要語言,記事需要文字;祛病需要草藥,種植需分四時……華夏的先民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創造了物質與精神文明。黃河作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中華兒女,也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流域的物種衍化、生態變遷、時空轉換就是一部流動的歷史。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探尋黃河生態保護利用、人地關係和諧發展的根本途徑,讓黃河永續成爲人類文明的載體,無疑應該成爲黃河文明研究的重要課題。
黃河政治文明研究。政治文明與制度文明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早期中國『禪讓』制演變爲『世襲』制、『小康』替代『大同』的過程,記錄著部落向國家演進的軌跡。由秦漢開啟的帝制中國,建立了天下國家的體制。支撐天下國家體制的精耕農業、商業流通網絡及文官制度,成爲帝國文明最顯著的特徵。鴉片戰爭中國被迫捲入世界體系後,中國人在落後挨打中形成強烈的民族獨立、民族解放的意識,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在面對人類共同歷史,進行文明對比之後,轉益多師,取長補短,建立了適應現代中國轉型發展的中國制度和中國道路。黃河文明所承載、所創造的政治文明,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極其特別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黃河思想文明研究。殷墟卜辭文字,已是成熟的文字系統。它完整體現了漢字象形、形聲、指事、會意、假借、轉注的基本造字原則,其句法文法,也奠定了漢語表現的基礎。在其他古老文明的承載體如楔形文字湮沒在歷史長河裡、成爲死去的文字之後,漢字在不斷地豐富與發展中,一以貫之地成爲中國思想文明的載體。文字之外,商朝的城市、青銅技術與農業成就,成爲商代文明的標誌及精神文化生成的基礎。周朝代商朝而起,在前朝語言、儀禮、文化的基礎上,更注重禮制、祖先崇拜,形成周人特有的禮樂文明。春秋戰國到秦完成統一的三四個世紀中,中國經歷了巨大的社會動盪、政治變革,也經歷了百家爭鳴的軸心時代,出現孔、孟、老、莊等一大批思想大師和思想流派,中國文化的核心得以形成。秦漢建立之後,在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下,中華文明進入儒家文明的時代。魏晉時期,佛道大盛,給中國人的現實生活與精神世界帶來極大的影響。唐宋思想家融合儒、佛、道,傳承道統,重建儒學。新儒學對中國價值體系重新調整定義,以新的倫理道德觀和理性認識論,指導宋代以後中國人的公共領域和個人生活。近現代以來,中國思想文明在西風東漸的背景下得以重建,在經歷古今中外思想文明的融合與選擇後,重新站在思想文明大國的行列。中國思想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思想,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家國一體、富民安邦的思想,對變革中的中國、動盪中的世界,都是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思想成果。
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世界原生文明是多源的,其傳衍發展也必然是多元的。公元前500年,曾是世界思想文明的軸心時代。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色列的猶太教先知,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的儒、墨、道、法諸家,他們提出的思想形成不同的文化傳統,至今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古代文明不絕如縷的交往交流,在公元1500年後因爲地理大發現而變得洶湧澎湃,不同文明遭遇碰撞,給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變,也引發了無休無止的衝突。在世界文明的比較與互鑒中更深刻地了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在兼收並蓄的自信中更堅定『我到哪裡去』,應該成爲黃河文明研究的重要內容。
黃河文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現代中國發展道路最爲深厚、最爲核心、最爲可靠的文化根基和歷史依據。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上,打通歷史的文化血脈,構築民族的精神家園,建設文化大國強國,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通過黃河文明學術與知識體系的構建,深刻闡釋中華文明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揭示豐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礎,描述中華文明在與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發展成長的歷史過程,可以培養中華民族恢宏的氣度胸懷與精神品格。我們同時呼籲:在國家實施的『雙一流』大學建設過程中,注重中國底蘊、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人文與社會學科的建設,將成爲一項造福於千秋萬代的偉大事業。
(作者:關愛和,系河南大學黃河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