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時代到明末,華夏人民對中醫的了解都是很普及的。
至今,我們還能經常聽到『上火』『中暑』之類的中醫術語,可見國人幾千年來對中醫的了解是多麼普及。
中醫
中醫也曾傳至日韓。日本漢醫和韓醫就是中醫,三者並沒什麼區別。
近代以來,從汪偽政權的余雲岫提出『廢除中醫案』開始,賣國專家對中醫的抹黑、污衊,一浪一浪殺來,近十幾年,網絡水軍掀起了辱罵中醫的高潮,然而,這些賣國水軍辱罵中醫的同時,卻大力吹捧日本漢醫,韓醫、吹捧藏醫、蒙醫、苗醫苗藥。韓國已經將【金匱要略】申請爲韓國文化遺產,日本漢醫界坦言,20年後中國人學中醫必須留學日本,歐美正在研究從中藥中提取各種生物製劑,全世界都在吸取中醫的營養,只有中國的賣國專家,要滅中醫的根。
汪偽政權
抹黑中醫,其實只是宣揚日本漢醫等醫學的一個側面手段,也是民族生存競爭中,消滅漢族原生技術的博弈,是通過消滅漢族原生文化,進而引發漢族崇洋媚外、自卑自虐的一個環節罷了。
當今的媒體上,談起中醫的節目,往往雲裡霧裡,普通人完全聽不懂,覺得中醫好像很高深的樣子。
其實中醫一點也不高深。
扁鵲
爲了方便同胞養生,我就用通俗白話,解讀一下艱深晦澀的中醫醫理。
這篇文字只寫給同袍,我不想營救無知國民,同袍看後不要外傳爲好。
針灸
我們先從『人體運行規律』說起。
首先,人類是一個恆溫生命體。
在一年中要面對冬季的寒冷、夏季的酷熱,以及春秋二季的寒熱乾濕交替,需要做出一些調節,來適應溫度、濕度的變化。
一旦氣候變化過大,人體受寒過多,受熱過多,濕氣過多,燥熱過多,都會造成疾病(這些跟細菌病毒啥的沒關係)。
這些季節變化帶來的疾病,大體有六種。分別是『風、寒、暑、濕、燥、熱(火)』。
本草綱目
這些疾病也可以兩兩齣現,比如『風濕、暑濕、風寒、濕寒、風熱、燥熱』等等。
另一方面,人類也是一個陰陽平衡的生命體。
陰陽聽起來嚇唬人,其實可以簡單理解成熱能量循環和液體循環。
經脈
所謂陽,就是『用熱氣方式推動全身熱能量循環』。
所謂陰,就是『能制衡熱能量過度增溫的液體循環。』
爲了保持體溫和維繫器官活性,人體需要不斷製造『陽氣』,也就是製造帶有熱能量的氣體。
爲了制衡陽氣過度導致『發燒』,人體也會產生『陰液』,用陰來確保體溫不會過度升高。
穴位
初學者這樣理解陰陽就可以了。(有點片面,以後再往高深了說)
飲食辛辣、飲食肥膩、不吃早飯、過度手淫、長期熬夜、男女性愛過度、長期心情抑鬱等原因,會導致人體的陰陽平衡打破,引發一些疾病,就是陰虛、陽虛、陰陽兩虛。
按照五臟來細分陰陽方面的疾病,又可以細分成:心陰虛、心陽虛、肝陰虛、肝陽虛。。。。。。腎陰虛、腎陽虛、腎陰陽兩虛等。
拔罐
自然界,有白天黑夜的轉換。
人體,也有白天甦醒和夜間睡眠兩種狀態。
這個過程是腎水和心火交融,幫助一些重要臟腑在夜晚休息的過程。
推拿
我們把白天比作陽,夜晚比作陰。
人體的睡眠,就是陽入陰的過程。
人體的甦醒,就是陰入陽的過程。
陰虛會引發陽不如陰,會導致失眠。這時只需滋陰潤燥,就可以治好。
中藥
心腎不交會也導致失眠。這時只需用藥溝通心腎,就可以治好。
人體的新陳代謝,吃飯排泄,類似大自然的五行轉化。
人體五臟的屬性功能,和大自然界的五行很像,所以五臟就被賦予了五行屬性。
心屬火,功能是維繫生命之火(心臟跳動時時刻刻都在燃燒熱量,所以心屬火)。
中藥
肝屬木,功能是產生怒氣和克制食慾(木能生火,所以肝木能產生怒氣,人一生氣就說這人肝火上來了,就是這個意思。同時,木能克土,脾胃屬土,所以人一生氣,就氣得吃不下飯,就是肝木對脾土的克製作用)。
脾屬土,功能是吸收營養(土能克水,也就是說,土屬性的脾臟能把水谷轉化爲營養)。
肺屬金,功能是控制呼吸『氣體』的肅降(金在五行中比重最大,比重大的東西,就會沉降,肺氣降,則呼吸正常,肺氣不降,咳喘病就來了)。
腎屬水,功能是體內『汗涕淚涎唾』五種液體的運轉,津液的發源,以及排尿、排毒。(五液以腎爲源,精液從腎而生,尿液從腎排泄,腎陰是全身陰液的源頭,所以腎屬水。)
以上就以直白簡單的文字,解讀了電視裡所謂的『陰陽五運六氣』。
五運就是五行,在中醫里泛指五臟、六氣就是『風寒暑濕燥熱』這六種致病外因,雲山霧罩的『陰陽五運六氣』,就這麼點事兒,不涉及任何玄學。
人類的呼吸、吃喝和排泄,形成一個生命體循環。
人體從右腎升發出陽氣,升入肝臟,以腎水涵肝木(水生木,腎氣升發能養肝),這一縷陽氣先在肝臟滋養肝中血海,剩餘部分由肝臟繼續升發到脾臟。脾臟在這股陽氣的滋養下,發揮吸收營養功能,協助胃部對食物進行吸收轉化,滋養全身。
肺在所有器官的最上方,人體呼吸進肺部的氣體,經過肺的降氣功能,向下肅降,氧氣被這股降氣的力量推入五臟六腑。肺還能控制皮膚毛孔的開閉,人體運動後,整體氣機升發,毛孔張開,把多餘的熱氣排泄出去。人體遇到寒冷天氣,毛孔緊閉,保存體內熱氣不流失。胃的位置也高於脾肝腎和大腸小腸,人體的胃氣也是下降的,由下降的胃氣爲動力,把食物推進大腸小腸,經由大腸小腸吸收營養,最後這股『氣』把剩餘的糟粕排出體外。
在人體的呼吸、吃喝、排泄過程中。
氣虛,會導致便秘。
肺氣不降、會咳喘。
胃氣不降,會打嗝反酸,消化不良,氣滯食積。
脾有濕症,會影響脾胃吸收功能。
腎陰虛,會導致陽痿早泄。
燥症,會導致肝火。
陽虛,會導致四肢逆冷和心肌缺血,心絞痛。
飲酒會導致肝臟被酒精麻醉,水谷中的黏膩之物無法分解,並進入肝之血海,最後這些黏膩物經由血液循環,附著在心腦血管內壁,形成心腦血管疾病。
過度寒冷會過度耗損腎陽,單單腎陽過度升發一項,就能耗損人體大半正氣,稍有外傷,髒物病菌感染血液,就能引發腎炎(腎小球腎炎)。
人體毛孔開啟時,寒風入體,能引發風濕。
人體毛孔開啟時,寒濕入體,能引發痛風、類風濕,關節積水、鶴膝風等嚴重情況,洗冷水澡後吹寒風,寒濕入經絡,引發中風,最後發展成癱瘓、臥床的,大有人在。
我們最後了解一下經絡。
經絡是連結身體五臟六腑四肢的通道,也是氣血運行通道。
包括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
十二正經聯通五臟六腑,分別是;
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
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
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
每條經脈上,還包括不少穴位,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
在針灸按摩等理療套路里,哪一經有病,就針灸哪條經上的穴位,同時可以針灸其他經脈的穴位以輔助治療。針灸不同的穴位,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條經脈很長且經脈上的穴位很多,所以有些人看到扎針灸時,針刺的部位,和發病部位不同。
比如胃病患者,針灸扎足三里穴。就是典型的胃病扎腿。外行人看著奇怪,胃病怎麼扎腿呢?
其實這是因爲胃病需要針刺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就在腿上,醫生並沒有扎錯。
任脈
經脈和中藥的歸經也有必然聯繫。
一位中藥歸什麼經,就治什麼經的病。
比如麻黃入太陽經,葛根入陽明經,柴胡入少陽經。
什麼中藥治療什麼病症,往往是根據它的歸經爲依據的。
好了,這一節先講到這裡。
在中醫里,無論多麼複雜的病症,根源都是由於『風寒暑濕燥熱』、『各種虛症』、和『五臟六腑運行失調』、『風寒入侵經絡』等原因結合而來。
以上就是人體病機的簡單解讀。
那麼,如何用藥呢?我們下節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