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87|回覆: 0

[人物故事] 戰鬥集團的形成與人才問題 由蜀漢前後期人才多寡說起

[複製連結]
詩哲思 發表於 2017-8-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高曉松在最近點評三國時,關於蜀漢,用到一個詞『軍事殖民集團』,這是一個新的視角。我們從這個視角出發,說一說蜀漢的人才問題。

喜歡三國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蜀漢前期將星雲集,是來自於各個地方,就好像紅軍長徵到了陝北,的確是人才儲備雄厚,這就是諸葛亮【出師表】中談到的四方精銳,單單靠蜀地一處,是無法培養出同樣數量和質量的人才團隊的。就像單靠陝北,也很難想像可以培養出一大串周恩來,林-彪,劉伯承一樣,49年拿下天下,依靠的骨幹,還是全國各地的人才。

也有網友指出:蜀國人才衰落固然有地小人少的因素,但並不是主要的,很大程度上與當時蜀國的政治態勢以及諸葛亮對人才的態度有關。曹操帳下人才濟濟主要也並不是因爲他的地盤大,地方好,而在於其不遺餘力地發掘,並採取對人才不求全責備的態度所致。問題的癥結在於沒有一個相對健全、有效的機制,沒有創造一個比較適合人才成長的環境、氛圍。

如果只以地盤和人口比例的原則看人才多寡肯定不合適,比如有網友說,咱們一個四川省就比日本還大……這是否能說:日軍的人才就只是國-軍、共-軍的幾十分之一?

問題爭論到這裡,分歧漸漸明朗:大家都認可蜀漢前期人才遠遠多於後期,而其原因,地域和人口基數當然是一個基本要素,但爭論的關鍵在於,這一因素是否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還是有其他因素更爲重要?

在思考這個問題前,我們再想一想紅軍中將軍的出處。雖然從總體而言,是全國各地都有,但又不可否認,有一些地域相對非常集中,比如江西的才溪鄉等地被成爲『將軍之鄉』,就因爲有很多將軍出自該地。那些地方的經濟、文化就一定很先進嗎?未必。我們再進一步深入實質,那些成爲將軍的人,從他們的才性上講,一定比別人都聰明、勇敢、智慧?我想也並不盡然。

對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思考角度是:人才需要有一個成長和培養的機制,正是因爲有那樣的磨練機會,才使那些人的才能得到鍛鍊與發揮,從而造就成爲人才。但這一思考的預設仍然是:被稱爲人才的人,他們在才性、才能及勇敢智慧等方面上超過其他人。即使他們最初與一般人差異並不明顯,但由於有相應的機會和機制,他們的才能得以鍛鍊,後來還是超過了一般人。

讓我們來深入這個問題的最核心:到底什麼是人才?是否完全因爲他們有過人的才能才成爲人才?可以有這樣一些設例來幫助我們思考:

1、夏侯敦、夏侯淵對於劉備是不是人才?關興張苞對曹魏是不是人才?對這樣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他們是人才,但無法爲『我』所用。但實際上我們想一想,曹操能對兩夏侯給予信任,更多基於血緣關係,而兩夏侯能夠實現對軍隊的統馭,也與他們的身份有一定的關係。這一點,在關興張苞身上尤其明顯。如果這些人降生在其他家庭,即使他們參加曹操、劉備的軍隊,也同樣可能泯然眾人。我並不是在宣揚出身論,而是指,某些人由於在社會關係中的獨特位置,能夠更容易地被最高統治者信任。也就是說,忠誠與可信任是成爲人才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而忠臣與可信任又與很多其他因素相關,那些因素不屬於我們所認爲的才能領域。

2、象管寧或者其他一些根本沒有留下名字的隱士,他們或許很有才能,包括軍事才能,但他們對於統治者而言,是人才嗎?或者比如象王匡(三國9裡面他的能力相當不錯,特別是兵法)等人,他們有可能非常有才能,但跟隨的主人是一個沒有雄才大志的人,因此他們沒有留下建功立業的名聲,他們到底是不是人才呢?問題的關鍵還不僅在於他們是否有機會得到鍛鍊——有的人可能已經展現出才能,但他們無法或沒有機會融入一個走向成功的統治集團。我不否認有很多人才,比如張遼、賈詡,他們主動選擇了自己的命運,從而成爲功業赫赫的人才。但實際上也有很多人,他們沒有機會或者不願選擇或者無法融入曹操、劉備等後來成功的集團,他們便無法成爲我們視野中的人才。

透過兩個設例,我想明確的兩點是:一、人才總是具體相對而言的,曹魏集團中的人才到了別的集團中,未必是人才,因爲人才實質上包含很多不屬於我們所謂才能範疇的因素,那些因素關聯著特定的社會關係或特定的地理、歷史情境。二、對於具體統治集團或戰鬥集團而言,只有能夠融入該集團,才有可能成爲該集團的人才,而是否能夠融入該集團,有很多特定背景和歷史偶然性在起作用。

回到蜀漢人才問題,我並不認爲張飛、關羽等人在個人才能上多麼突出,當然我並不否認,他們肯定要具備一定的才能基礎,但象他們那樣勇武的人可能會有很多,他們之所以成爲耀眼的英雄,是與劉備戰鬥集團之形成與發展的特殊經歷分不開的。加上劉備集團其他人如黃忠、魏延等,給人感覺人才濟濟,是因爲劉備集團在特定的歷史機遇下,由弱變強,一個勢力上升時期,是擴張期,總會有很多讓『人才』表現的機會,才使那些人凸顯出來,同時蜀漢數次北伐,這樣的大行動也有利於給『人才』表現的機會。而蜀漢後期,在那樣的國力對比下,蜀漢北伐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同時歷史也沒有其他可以讓『人才』表現的波瀾壯闊的場景,我們便感覺好象是人才沒落了。

正是因爲人才離不開具體戰鬥集團的背景因素,所以『人才』之進入統治層往往需要朋友關係或地域關係,以此提供信任的背景基礎。諸葛亮在提拔人時,首先注重其是否忠誠,所以他提拔的人多數是荊州人才,象馬良家族及蔣琬等人。那些人並不一定是才能最突出的。但由於有地域等因素影響,他們能夠較容易地融入諸葛亮主導的蜀漢統治集團。而事實上,象蔣琬等人,是否能夠順利駕御臣下、維持政權,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賴於地域背景等很多才能以外的因素。

我們反觀曹魏和孫吳,之所以覺得他們後期人才並不十分缺乏,是因爲後期涉及這兩個國家的歷史事件比較多,比如討伐公孫淵、諸葛誕,吳國後期的動盪,以及司馬代曹本來就是歷史大事件,有諸多可以讓『人才』表現的機會,我們便覺得他們的人才好象比較多了。

綜上所述,所謂人才,在具備一定才能的基礎上,首先要能夠融入一個有影響的戰鬥集團(是否能融入,血緣、地域、社會關係等是重要影響因素),其次,該戰鬥集團在歷史境域中要有大的動作,從而『人才』才能有鍛鍊特別是表現的機會。人才缺乏往往只是歷史的表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