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31|回覆: 0

[何新西方偽史考] 何新·匈奴皇帝阿提拉征服羅馬帝國

[複製連結]
何新 發表於 2017-11-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匈奴皇帝阿提拉征服羅馬帝國

【按語】

  來自亞洲的黃種人匈奴摧毀了羅馬帝國,這對於崇尚種族主義的近代西方人愈來愈是一段難以接受的歷史。在19世紀以前的西方史學中,對此尚能較爲客觀地敘述。特別是英國18世紀著名的啟蒙歷史學家吉本的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史】,對匈奴人的起源,如何被漢武帝驅逐到中亞和歐洲,以及匈奴在西方的再度興起和掃蕩摧毀羅馬帝國,都根據西方古代史料有詳細記述。

  但是20世紀以來,西方主流編著的世界史,則努力淡化這一歷史,經常對此歷史一帶而過或者諱莫如深。而把羅馬帝國的毀滅,歸於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等日耳曼系蠻族,試圖掩埋自亞洲西進的黃種人匈奴引發歐洲的民族大遷移運動,以及摧毀了羅馬帝國的史實。

  甚至有人否認歐洲史料中的huns就是匈奴而將其改名爲匈人——把匈人說成來歷不明甚至偽造爲白種雅利安人。同樣可笑的是,對於橫掃歐亞的成吉思汗,西方史界近年也有人試圖把他的皮膚染成白色的。

  愚蠢瞎眼只會跟風的中國史界,不學無術而且數典忘祖,一直在充當西方學術的學舌鸚鵡。所以在中國,幾乎沒人知道——被西方和精英大吹特吹的那個羅馬帝國,正是被漢武帝擊敗的匈奴人西去後所摧毀的。

  國人更幾乎無人知道匈奴曾經建立過一個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橫跨歐亞,幅員遠遠超過羅馬帝國和此前亞歷山大帝國的匈奴大帝國。在西方編撰的『世界征服者名錄』中也沒有阿提拉的名號。

  以下是【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對於阿提拉及其帝國的記述,立此存照。

【不列顛百科全書】:

匈奴皇帝阿提拉

f5b9f0ddc4947735326983f38e936c76.jpg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英雄廣場的阿提拉和匈人青銅像

  主題: 阿提拉

  來源:【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2010版(第2冊第40頁)

  Attila 阿提拉(?—453)綽號『上帝之鞭』。匈奴王(434—453在位,與兄布萊達共治至445),進攻羅馬帝國的最偉大的蠻族統治者之一。

  匈奴是來自中亞北部的一支游牧民族,自4世紀起征服了歐洲的大片地區。阿提拉與其兄布萊達所繼承的帝國似乎已經從西方的阿爾卑斯山和波羅的海延伸至東方的裏海沿岸。

阿提拉帝國橫跨歐亞

匈人帝國,從中亞大草原到相當於如今的德國,從多瑙河直到波羅的海

33a67c94dea953e7ce137035f2080b7a.jpg

  435—439年阿提拉的活動不甚了解,但他大概一直在對北方或東方的鄰族進行征伐。

  441年,當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忙於邊界戰事而無暇他顧的時候,阿提拉對東羅馬帝國的多瑙河一線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他攻占了包括辛吉杜努姆(今貝爾格勒)在內的許多重要城市,將其夷爲平地。

  443年阿提拉再次發起進攻,首先占領和摧毀婦瑙河上的一些城鎮,然後長驅直入羅馬帝國腹地,直至納伊蘇斯(尼什)和塞迪卡(索非亞),將兩地化爲廢墟。

  此後,阿提拉揮師指向君士坦丁堡,占領了菲利普波利斯。他擊潰東羅馬帝國的主力軍,兵臨君士坦丁堡南北兩面的海岸。匈奴的弓箭手對君士坦丁堡的高大城牆無能爲力。因此,阿提拉回過頭來,把撤到加利波利半島的東羅馬帝國的殘軍全部殲滅。隨後訂立和平條約,強迫東羅馬帝國支付所拖欠的貢金6000磅黃金,並將每年貢金增加到2100磅黃金。

7724675f6897f004e013fc4a95fbbb70.jpg

  445年前後,阿提拉害死兄長由萊達,成爲匈奴帝國的獨裁君主。

  447年,他再度大舉入侵東羅馬帝國,揮師直指歐洲東南部的下西徐亞和莫西亞兩省,比第一次進攻更加深入東方。他在烏圖斯(維德)河上擊敗東羅馬帝國的軍隊,然後洗劫巴爾幹省,南進希臘,一直打到溫泉關。

  此後,他與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的外交代表進行談判,經過3年才簽訂停戰條約。這個條約比443年的條約更加苛刻,東羅馬人不但要割讓多瑙河以南的大片領土,而且還要繼續向匈奴帝國納貢。

  451年阿提拉入侵高盧。這時,羅馬大將埃提烏斯與西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一世達成合兵抗擊匈奴的協議。阿提拉與聯軍的決戰是在卡塔洛尼平原進行的。經過激烈戰鬥,西哥特國王陣亡,阿提拉後撤不久即退出高盧。這是阿提拉唯一的一次失敗。

  452年匈奴人入侵義大利,劫掠包括阿奎萊亞、帕塔維烏姆(帕多瓦)、維羅納、布雷西亞、貝加莫、梅迪奧拉農(米蘭)在內的許多城市。只是由於這時義大利大鬧饑荒和瘟疫,匈奴的軍隊才沒有踏平整個亞平寧半島。

拉斐爾名畫:教皇利奧一世投降匈奴皇帝阿提拉

4f040ff37dd647aa68032723e520adb5.jpg
75154876403766c820b870a1834ebc72.jpg

  453年阿提拉準備再次進攻東羅馬帝國,但他在新婚之夜突然死去。那些埋葬他的遺體和財寶的人都被匈奴人處死,因此始終不知他的陵墓所在。他的帝國由諸子分割繼承。

  [以上錄自【不列顛百科全書】阿提拉條目]

羅馬帝國與漢帝國疆土比較示意圖

48cdaec2b2658577c08828eb1860a13e.jpg

  【阿提拉大帝簡介】

  阿提拉(Attila,406年—453年),古代歐亞大陸匈人最爲人所知的領袖和皇帝,史學家稱之爲『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領大軍入侵東羅馬帝國及西羅馬帝國,並對兩國構成極大的打擊。

  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戰役被逼停止向西進軍。

  然而後來他卻攻向義大利,並於公元452年把當時西羅馬帝國首都拉文納攻陷,趕走了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使西羅馬帝國名存實亡。

  由448年至450年,匈人帝國在阿提拉的帶領下,版圖到了盛極的地步: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在這廣大區域的一帶附屬國,都有自己的國王和部落酋長,平日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在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國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歐洲歷史中更富傳奇性。

  在西歐,他被視爲殘暴及搶奪的象徵,但同時相對地亦有歷史記載形容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尤見於古北歐的薩迦文獻記載中。

  【阿提拉的傳奇生涯】

  匈奴民族在亞歐大草原上的幾百年飄蕩也許是世界史上最悲壯的史詩,而阿提拉的活動則是這部史詩的壓軸大作。

  阿提拉早年曾在羅馬爲人質,433年同兄長布勒達一起繼位爲匈奴王,445年在布勒達神秘死亡之後,成爲疆域面積達4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家獨一無二的統治者。

  阿提拉大約生於公元406年,對於他的童年目前所知甚少,只有假設說他於童年時已是一名良好的戰士及領袖,但未有足夠證據支持。

  在公元418年,年僅12歲的匈奴王阿提拉 ,被作爲議和條約中的人質之一送到羅馬宮廷(時值荷諾里皇帝在位,西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同時,匈人亦獲得了埃提烏斯(後來指揮羅馬軍隊,成功抵抗匈奴王阿提拉 進一步西進的將軍)作爲人質交換。在羅馬的時候,匈奴王阿提拉 在宮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時亦從那裡學習到羅馬人的傳統和習俗,還有他們奢華的生活方式。羅馬人希望藉此使他能把羅馬文化在回到匈人領地時傳揚開去,以增加羅馬對周邊民族的影響力。而匈人則希望透過人質交換,能使他們獲取更多羅馬內部的情報。

  匈奴王阿提拉 逗留在羅馬時,曾經一度嘗試逃跑但失敗了。於是他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羅馬內部結構上,並專注研究羅馬的內政及外交政策。有時,他甚至會透過暗中觀察外交官們舉行的外交會議去研究這方面的資料。可以說,匈奴王阿提拉於當時學習的一切對後來他對匈人的統治,以至於他對羅馬的征服戰役都有極大的幫助。

  公元432年,匈奴人各部落在魯嘉(Ruga)單于的領導下完成了統一。

  公元434年魯嘉死後,他的兩個侄子阿提拉和布萊達(Bleda)繼承了他而統治匈奴人。之後他們的勢力快速擴展,並開始與當時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討還幾個在羅馬帝國庇護下的叛變部族。

  翌年,阿提拉和布來達於馬古斯(Margus,現波扎雷瓦茨,塞爾維亞境內城市)會見了羅馬帝國的代表團,在談判後並達成一個十分成功的條約:羅馬承諾歸還叛變部族(這些部族曾經恊助羅馬對抗汪達爾人),並把以往每年對匈奴人的350羅馬鎊(約114.5千克黃金)納貢增加兩倍,開放更多與市予匈奴人商人互市,並爲每個被俘虜的羅馬人支付8個金幣的贖金。

  在簽署條約後,匈奴人爲鞏固和加強他們的帝國,便在君士坦丁堡的邊強撤向內陸地區。而狄奧多西二世便藉此機會,建立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並沿多瑙河建立防禦工事,增強了東羅馬帝國的防禦能力。

fc1af3fe0845c6d0881aef8d2550f8f0.jpg

  在接下來的五年,匈人未有再對羅馬帝國進行大規模進攻,而是轉而向波斯帝國進攻。但是,當他們在亞美尼亞遭到波斯還擊打敗後,阿提拉和布萊達便放棄征服波斯。

  公元440年,匈人再次把注意力放到東羅馬帝國,並屢次侵擾多瑙河北岸的商人市。阿提拉和布來達指責羅馬人未履行他們的條約,更聲稱馬古斯的主教褻瀆了在多瑙河北岸的匈奴人皇家墳墓,要脅要再次進攻君士坦丁堡。

  阿提拉率領匈人橫渡了多瑙河,把伊利里亞地區(今巴爾幹半島西部地區)和色雷斯地區徹底摧毀,其中還包括了省會費米拉孔。匈人一直攻打到馬古斯,在此當匈奴人正與羅馬人相討交出主教的條件時,該名主教出逃並放棄了此城。

  狄奧多西二世在汪達爾人的領袖蓋塞里克占領迦太基以及薩珊王朝皇帝伊斯特格德二世入侵亞美尼亞後,決定撤除多瑙河沿岸的防禦工事,使得阿提拉和布萊達更容易進攻巴爾幹半島。

  公元441年,匈奴人鐵騎先後攻陷了馬古斯,費米拉孔(Viminacium),辛吉度努姆(Singidunum,今貝爾格勒)及塞爾曼(Sirmium)等城市,直至翌年狄奧多西二世從北非調回他的軍隊,以及發行新金幣支付軍費,才暫時遏止了阿提拉的攻勢。在此之後,他認爲已有足夠力量對抗阿提拉,便拒絕了匈奴人的要求。

  在要求被拒後,阿提拉和布萊達於公元443年再沿多瑙河沿岸發動大規模進攻,並侵占了軍事重鎮Ratiara,及圍攻了Naissu(Nis,尼斯,今塞爾維亞境內城市)。在此兩戰中,匈奴人首次使用了攻城槌及攻城車等重形裝備。然後匈人軍隊再度橫掃巴爾幹半島,沿著Nishava河攻陷了謝爾迪卡(今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菲立普波里斯(今保加利亞城市普羅夫迪夫),留萊布爾尬茲(Arcadiopolis,今土耳其境內城市)等大城市,最後攻至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

  匈奴人雖然消滅了城外的羅馬守軍,但由於欠缺攻城器具,所以面對著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牆只能圍困該城。

  在長期圍困後,狄奧多西二世投降,命皇室使節亞納多留斯與阿提拉相議和平條約。

  最終狄奧多西二世與阿提拉達成協議,簽訂一條更嚴厲的條約:拜占庭同意賠償6,000羅馬鎊(約1963千克黃金)作爲早前毀約的懲罰,而每年納貢增加三倍至2,100羅馬鎊(約687千克黃金),至於每個被俘虜的羅馬人支付的贖金亦增至12個金幣。這些條款雖然爲羅馬帝國帶來更沉重的負擔,但亦暫時滿足了匈奴人的欲望,使他們再次撤向內陸地區。

  根據約爾丹尼斯(Nishava)及普利斯庫斯(Priscus)的著作記載,約於公元445年,即匈奴人撤向內陸地區後不久,布萊達便被阿提拉殺害。在殺害布來達後,阿提拉成爲唯一統治匈奴人的君主,並再度將矛頭指向東羅馬帝國。

  一連串的人爲和自然災害在阿提拉率領匈人撤走便接連降臨。公元445年至447年發生嚴重瘟疫和饑荒,還有差一點讓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牆被徹底摧毀的大地震。於是在公元447年,鞏固了自己作爲匈人唯一領袖地位的阿提拉便伺機而入,由默西亞行省入侵。於維特(Vit)河沿岸,一個哥德騎兵指揮官Arnegisclus帶領一支羅馬軍隊進行抵抗但卻被阿提拉打敗。但羅馬軍隊的損失仍不大,於是阿提拉便繞過了一些主要的軍事重鎮,橫越巴爾幹半島直趨塞莫皮萊獈口(今希臘境內)。但當匈人軍隊再次到達君士坦丁堡後,面對著迅速重建後的新城牆卻顯得束手無策。以下是一段對當時匈人的情況的描述:

  『 ……那些從色雷斯來的蠻族匈人,攻占了數以百計的城鎮,使君士坦丁堡內陷入十分危險的境況,人心惶惶,爭相逃命。……被殺者多得無法估量。 同時,他們也俘虜了大量的修士和少女。 』 (塞琉古著 【Life of Saint Hypatius】)

  阿提拉於是提出恢復『和平』的條件:『羅馬人需繼續履行納貢的責任,以及把多瑙河以南5日騎程內的防禦工事全部撤除』。 此後恊商斷斷續續地持續了約三年。其中史學家普利斯庫斯(Priscus)在公元448年被作爲使者派遣了到阿提拉的營地,期間他著寫的【出使匈奴王廷記】,成爲了眾多描述阿提拉的書籍中,最爲準確及詳細的版本。此書提供了大量有關阿提拉婚姻,性格,外型,以至匈人皇廷內的情況的資料,其中更不乏對阿提拉冷漠,樸實的性格,與下臣及奉承者的奢華對比的描述:

  『 ……他爲我們準備了豪華的盛宴……用上了十分名貴的銀碟用作替我們和他們的使節盛載食物。但相對於我們的奢華餐具,阿提拉只用上了一個木盤。 無論在何處,他都表現得十分溫和和簡樸:就是連酒杯也是木製的,相對而言我們則使用著各適其適的金制或銀製酒杯。 衣著也是非常簡樸和整潔:隨身攜帶的佩劍,一對西徐亞式的靴,馬轡也沒有任何黃金或寶石修飾,與其他的西徐亞人一樣。木製地版上只簡單地鋪著羊毛蓆子。 』

  在這些年間,發生了一件對阿提拉後來征服之路影響深刻,有關『戰神之劍』的傳說,普利斯庫斯對此亦有記載:

  『 當一個牧人發現他的牛群里有一頭小牝牛跛著腳行走的時候,……他好奇地循著血跡而行,最後被他發現了那頭小牛在吃草時不慎踏到一把劍。他趕忙挖出了那劍,並呈獻給阿提拉。阿提拉認定這就是傳說中的『戰神之劍』,認爲這是上天指定他要統治世界的象徵,並會使他在往後的征戰中無往不利。 』 (約爾丹尼斯(Jordanes)著 ,哥德的起源和行爲,第35章)

  有學者於考究後證實這個傳說源自一些中亞種族對劍的崇拜。

  公元450年,阿提拉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歐,並向西羅馬帝國表示願意與之結盟,共同對付土魯斯的強大西哥特王國。在此之前阿提拉與西羅馬帝國,尤其與當時已成爲大公的埃提烏斯(幼時被作爲人質交換至匈人帝國,與阿提拉交情深厚)維持著一段良好的關係。在當時,匈人軍隊對巴斯克人和哥德人的節節勝利,使阿提拉在西歐已獲得『大元帥』(magister militum)的稱號。而汪達爾王成塞瑞克(Geiseric),在懼怕西哥特人的陰影下,對西歐其他各族的外交努力亦對提升阿提拉在西歐的影響力產生幫助。

  但是在羅馬,當時的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與他的姐姐霍諾利亞(Honoria),就阿提拉提出的建議卻持相反意見。霍諾利亞爲了逃避與一名宮廷官員的婚約,竟於當年春季主動向阿提拉求婚。阿提拉在考慮過後,接受了她的提議,但卻同時提出要以帝國的一半管治權作爲嫁妝。瓦倫丁尼安三世得知後,斷言拒絕了提議並以『提婚不合法』爲由回覆了阿提拉,並在攝政太后加拉·普拉西提阿(Galla Placidia)的建議下把霍諾利亞流放。但阿提拉卻沒有被說服,並派遣了使者到拉文納要求進一步的解釋,準備一旦無法獲得滿意的答覆便揮軍攻打西羅馬帝國。

  同年,在東部帝國,執政長達42年的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因墮馬而喪生,繼承其位的馬爾西安(Marcian) 停止了向匈人的納貢,因爲在經過長年累月被匈人和其他蠻族蹂躪後,作爲支撐帝國經濟命脈的巴爾幹半島已經無甚可剩了。

  同時間在阿提拉轄下統治的法蘭克人王國,在國王死後他的兩個兒子爆發了爭奪王位的衝突,長子及次子分別向阿提拉與埃提烏斯求援。著名歷史學家J.B. Bury認爲,阿提拉介入此舉的最終目的,可能是爲了把他的帝國跨越高盧擴展至大西洋海岸。

  在派遣到拉文納使者得不到答覆,以及加上法蘭克人的求援後,阿提拉決定集結一支龐大軍隊攻向高盧。他從阿蘭人,薩克森人,東哥德人,勃艮第人,赫魯利人等服從匈人統治的民族中抽調軍隊,加上自己領導的匈人騎兵,組成一支混合軍隊攻打西羅馬帝國於高盧的領地。公元451年,當阿提拉率領大軍抵達羅馬帝國比利時行省時,根據約爾丹尼斯的記載已達50萬(雖然含有誇大成分)。於4月7日他攻陷了梅斯,同時間羅馬主將埃提烏斯正於凱爾特人,法蘭克人和勃艮第人中抽調軍隊。

  當阿提拉進一步西進後,元老院議員阿維都斯(Avitus)便受命說服西哥德王狄奧多里克(Theodoric),使西哥特人與羅馬人結盟,也構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準備與匈人決戰。這支軍隊搶先在阿提拉之前趕到了奧爾良地區,以阻止匈人軍隊繼續前進。

  終於埃提烏斯於約現今法國的夏隆-香檳泉市(Chalons-en-Champagne)追上了阿提拉的軍隊,雙方爆發了著名的沙隆戰役。 慘烈的戰役最後以羅馬和西哥特聯軍勝利結束,但西哥特王狄奧多里克在此戰中戰死,而埃提烏斯因爲不能有效控制聯軍,而被逼將之解散。阿提拉在此戰之後,離開了高盧,並說:『我還會回來。』把目標指向義大利本土。

  在公元452年,當阿提拉重新向西羅馬帝國要求對霍諾利亞的婚姻時,匈人的軍隊同時越過了阿爾卑斯山侵入了羅馬帝國的核心—義大利本土。他的軍隊摧毀了許多城市,並且把義大利東北的軍事重鎮阿奎萊亞徹底摧毀,使之永久地從地圖上消失。

  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被嚇怕,從拉文納逃到舊都羅馬,只剩下埃提烏斯留在北部死守,但所提供的支援卻很少。最後匈人軍隊在義大利北部的波河停止了攻勢,阿提拉並接見了由教宗利奧一世,元老院首席議員阿維努斯(Gennadius Avienus)及禁衛軍統領特里傑久斯(Trigetius)等當時羅馬帝國內身份最顯赫的人所領導的議和使節團。在一輪相議後,阿提拉決定接受議和條款並撤走,但他也同時警告如果羅馬帝國違反對霍諾利亞的婚約時,他會再次入侵羅馬。

  對於阿提拉突然撤走的原因,歷史上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最可信的原因指出,阿提拉的軍隊當時可能受到軍糧短缺或瘟疫困擾,或者被拜占庭帝國軍隊越過多瑙河侵擾後方所逼。而根據普利斯庫斯的記載,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爲阿提拉害怕會重蹈公元410年,西哥特王亞拉里克一世入侵羅馬城後不久暴斃的覆轍。這個由預言家阿基坦所發出的預言,經過畫家拉斐爾的畫筆與阿加第的鑿子美化後,在右圖形成了一幅由聖彼得和聖保羅保護著教宗,警告蠻族不得入侵『永恆之城』羅馬的畫像。

  無論如何,阿提拉率領著匈人軍隊離開了義大利,越過多瑙河回到了自己的皇宮。同時他亦籌划著再次攻打君士坦丁堡,使拜占庭皇帝馬爾西安恢復中斷了3年的納貢。

  就於此時,他卻在公元453年初突然逝世。對此,最常見的解釋出自普利斯庫斯的著作,當中記載道阿提拉在他新婚迎娶一個哥德或勃艮第裔的少女伊笛可(Hildico)的婚宴後,在睡夢中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引致窒息而死。這血管破裂可能是由於阿提拉飲酒過多而引起。一個曾經狂言『被我的馬踐踏過的地方,都不會再長出新草』的征服者,就是這樣怪異和反高潮地逝去了。

  他的侍從和戰士在發現他的死訊後,以剪下自己一撮頭髮,和以劍在臉上刺傷口來哀悼他。約爾丹尼斯也這樣地記載當時的情況:『最偉大的戰士是不應以女性的哀號和淚水,而是以戰士的鮮血來哀悼的』。在葬禮上,匈人騎士們排著隊形,圍繞著存放阿提拉遺體的大型絲綢天幕轉圈,向這位他們最偉大的領袖唱著喪歌。儀式完結後,匈人們便依照傳統,在阿提拉下葬的墳前飲酒作樂。 他的遺體分別被放在三個由金,銀,鐵所製成的棺木中,連同戰利品,和那些負責發挖墳墓後被殺的俘虜一起埋葬。 在他死後,他的故事被演化作不同的傳奇。在【尼伯龍根之歌】(德國中世紀長篇史詩)中的Etzel和【佛爾頌薩迦】(V?lsungasaga)中Atli都是由阿提拉的生平所演化的人物。

  關於阿提拉逝世的傳說和故事, 還有另一個版本。約在阿提拉死後八十年,一名羅馬的編年史家(Count Marcellinus)的著作中這樣地記載著:『Attila rex Hunnorum Europae orbator provinciae noctu mulieris manu cultroque confoditur.』(阿提拉,匈人的皇帝和歐羅巴的毀滅者,被他的妻子用刀殺害。)

  在【尼伯龍根之歌】和【佛爾頌薩迦】中都描述『Atli』是被其妻古德倫殺害。但多數學者都不接受這個解釋,而選擇了相信在阿提拉時代生活的普利斯庫斯的記載。近年,卻有新的論據出現反駁普利斯庫斯的記載。根據詳細的文獻學分析,Babcock提出了由普利斯庫斯的著作中記載的自然死亡論, 是由受到當時拜占庭皇帝馬爾西安政治壓力的傳教士篡改的,所以對可信性存疑。

  關於阿提拉的外貌,特徵和性格,主要的資料都出自普利斯庫斯的【出使匈奴王廷記】,此書是於他在公元448年與拜占庭廷臣馬古西斯(Maximin)領導的使節團出使匈人帝國時所著的。在當中記載了匈人在草原上撘建的營帳有如大城市的規模,以及以木牆屏障的防禦設施等情況。而在書中他用以下方的文字描述了阿提拉的外貌:『身材矮小,胸膛廣闊,頭大眼小,鬍鬚稀疏而呈灰色,鼻子扁平,體形長等不太均稱。這些都是匈人常見的特徵之一。』

  一些西方史家承認:阿提拉的上述外形與亞洲東部黃種人的特徵頗爲相似,甚至與韃靼人的特徵如出一轍。他亦有著與中亞突厥語族相似的特徵,所以他的確保有了典型亞洲東部的外貌特點,而沒有歐洲人的外形特徵。

  阿提拉在西方歷史上通常有『上帝之鞭』之名,而他的名字也成爲了殘暴和野蠻的同義詞。這也許也與他的外貌和特徵有關連。在平常的描述中,那些草原上的新征服者,如成吉思汗,帖木爾等,都被視爲殘暴,好殺戮和好戰的化身。但在現實中,他的性格的也許是更加複雜的。

  阿提拉時代的匈奴文化,有一段時間與羅馬文明有很大的交流,主要是透過日耳曼比利時行省的邊境傳入。而當公元448年使節團出使匈奴時,普利斯庫斯也能夠辨認匈奴人常用的兩種主要語言匈奴語和哥德語,也有些匈人懂得拉丁語及希臘語。普利斯庫斯也曾與一個羅馬俘虜會面,而他顯然已經適應了匈人的生活模式,不想回國。當時的羅馬歷史學家,在記載匈人謙卑和樸素的性格更是毫不含糊地表示傾慕。

  有關阿提拉的名字來源,應該是在哥特語中『小父親』之義(前綴『atta』(父親),加上後綴『-la』) 演變而來的。這也可能是從阿爾泰語系而來(Atatürk and Alma-Ata,今日於阿爾泰語作『Almaty』,應該由前綴『atta』加上『il』(土地)而組成)。"Atil"在阿爾泰語中,也是今日伏爾加河的名稱,所以也有以此河命名的可能。

  阿提拉死後,他的指定繼承人艾拉克(Ellac)、丹克玆克(Dengizich)以及艾內克(Ernakh)(他的政權被稱爲保加爾)就帝國繼承權互相攻伐,使匈人帝國四分五裂,如約爾丹尼斯所記載:『就好像那些好戰的國王與他們的人民,應該被他們像家庭財產般攤分。』

  於是在後來,在格庇德的國王艾達里克王領導下的反匈人聯盟,在尼達歐之戰(Battle of Nedao)擊敗了匈人,殺死了艾拉克,使匈人帝國完全瓦解並開始從歐洲歷史中淡出。

  在中世紀的各國文化中,統治者經常會吹噓自己的祖先是某名最強大的征服者。 阿提拉,作爲一個從亞洲來臨的蠻族征服者,在此原因下他的事跡被傳奇化地保存下來,同時他的血脈也一直流傳下來。其中保加利亞的沙皇是當時被視爲最可信爲阿提拉後代的君主。現時,一些家族系譜專家正試圖重新排列阿提拉家族的圖譜。當中有一些專家嘗試把阿提拉的血脈圖譜連接至查理曼大帝,但至今仍未能成功。

8b8efcc9804b5741caf671bc5921a7e1.jpg

Mór Than的作品:阿提拉的飲宴

  【阿提拉建立的匈奴帝國】

  當匈奴人的名號隨著哥特人的西逃逐漸在羅馬帝國造成不可克服的恐懼之時,他們的主體尚停留在俄羅斯的南部。這些地方,原來是阿蘭人和東哥特人的故鄉。匈奴人強占後,便以這裡的廣闊草原爲根據地,開始劫掠東羅馬的亞細亞諸省。成群的匈奴人,追隨著以往阿蘭人南進的舊路,向南越過歐亞的界山--高加索山脈,侵入近東各地。這個時候,他們還只是零星地騷擾羅馬帝國的邊境。

  公元396年的時候,有一大群匈奴人出現在底格里斯河邊,他們開始對泰西封城發動進攻。泰西封是波斯薩珊帝國的首都。安居樂業的城市居民,由他們的國王巴哈蘭四世帶領,在一番惡戰之後擊退了這群匈奴人。

  不過,這類的征戰都是偶發的,大部分的匈奴人還沉浸在新得牧場的喜悅之中,更多的人致力於恢復冒頓時代的游牧生活,希望在數百年的跋涉之後,歇歇腳。於是,匈奴的人口開始大量增長了,這部分新增長的人口,日後將會成爲匈奴人鼎盛時代的中流砥柱。

  仍然有大量的匈奴人湧入南俄草原,覆滅東哥特王國的那些不過是他們的先鋒。這批浩大而兇猛的移民流,不斷衝擊著鄰近的日耳曼人。驕傲的西哥特老王阿散那力克,終於離開了避居的德蘭錫爾伐尼亞山,走進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請求西阿多修斯大帝的庇佑。數年之後的一個日子,一大群來源不明的東哥特人出現在多瑙河畔,請求進入東羅馬的疆土,不過遭到了殺戮。而那批跟隨呼納蒙特臣服匈奴的東哥特人,也開始向西進入匈牙利平原,並與多瑙河畔的瑞維人發生過戰鬥。

  當絕大部分的東哥特人來到喀爾巴阡山以西之時,多數的阿蘭人也開始西遷,進入巴諾里亞北部,和屬於日耳曼人的汪達爾人和瑞維人比鄰而居,也許是因爲面對著共同的壓力,這三個語言、文化不同的種族,相處得非常親密。

  南俄草原,隨著哥特人和阿蘭人的離開,成爲匈奴人獨自擁有的地方。他們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占有這裡的黃種人,之後的 1000多年裡,這塊歐洲的草原一直爲黃種人所保有。

  公元400年的秋天,匈奴人在喀爾巴阡山以東休整了25年之後,開始了新的西征。這一次他們的領袖是烏爾丁,這一次他們的目標終於是羅馬帝國了。不過,匈奴人和羅馬的第一次接觸還是彬彬有禮、一團和氣的。

  那一年,有一個叫蓋尼亞的東羅馬將官,在謀反失敗之後,逃過多瑙河下游,一頭扎進烏爾丁的領地。這塊今天屬於羅馬尼亞的領地,不知道什麼時候爲匈奴人所得。但是,可以確信的是,烏爾丁和這批匈奴人,對羅馬尚抱有一份尊重和友善,他們把這位叛賊的首級送到君士坦丁堡,獻給羅馬皇帝。

  接著,匈奴人還在羅馬對抗異族的戰爭中,給予了東羅馬帝國有力的支持。故事發生在公元 405年。此前,有一個雷大蓋斯的哥特首領遭到烏爾丁的襲擊,不得不帶著族人離開匈牙利東部,渡過多瑙河,侵入羅馬的巴諾尼亞省。然而這群入侵的逃亡者,仍逃避不了匈奴人的魔掌,不得不再次西遷。這一次,他們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羅馬帝國的腹心--義大利。在一個叫法哀蘇里的地方,他們遭遇西羅馬軍隊的襲擊,以及背後匈奴人的追殺,結果全軍覆沒。

  雷大蓋斯和其族人的逃亡,雖然完全失敗了,但他們卻給羅馬在西方的領土給予了間接而持久的打擊。他們曾經衝進了巴諾尼亞,烏爾丁帶領的匈奴人緊跟其後,曾經在巴諾尼亞和睦相處的三支部落--汪達爾人、瑞維人、阿蘭人,在匈奴、哥特的兩大民族威脅之下,再也無法在這裡安枕。他們開始聯袂西進,終於在公元406年渡過萊茵河,進入法蘭克人盤踞的高盧(地盤相當於今天的法國)。四大民族的聚集導致萊茵河畔的大戰。傳說戰爭中有兩萬汪達爾人被殺,包括他們的王。幸好阿蘭人的援軍及時趕到,他們才能擺脫全軍覆沒的悲劇。最終,三族人衝破法蘭克人的防線,在此後的 3年裡,盡情焚燒和掠奪高盧的城池,直到羅馬援軍的到來。公元 409年的時候,他們都已經越過庇里牛斯山,進入伊利比亞半島,最終在這裡建立了國家。瑞維王國建在半島的西北部,而阿蘭人則建國於今天葡萄牙的疆域之上,與法蘭克人交戰、犧牲最多的汪達爾人則擁剩下的地方。

  當雷大蓋斯帶領的哥特人和瑞維人、汪達爾人、阿蘭人,在匈奴人的壓力之下不斷西遷的時候,高傲的西哥特人,在國主阿勒力克的統率下,也開始向西羅馬帝國進犯。阿勒力克首先向西羅馬皇帝荷諾洛斯訛詐大宗金錢,以供養他的軍隊。但是,這個荷諾洛斯是個無能而又死硬的人,他在拒絕阿勒力克的訛詐之後,放棄羅馬城的防衛,遁入帝國北部的首府--拉文那城。阿勒力克見來文的不行,決意使用武力。公元408年,他帶領西哥特人,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平原,目標直指帝國首都--羅馬城。

  在之後的 3年裡,他們三次圍攻羅馬城,每次都獲得勝利。第一次的圍困,他們帶走大批的賠款;第二次的圍困,他們做了帝國的高級軍官,並按照自己的意願擁立了一個皇帝。第三次的進攻,他們對羅馬城造成了永久的傷害。當然,信奉基督的哥特人,沒有破壞教堂,也沒有染教堂的財產,被焚毀的公共建築甚至只有一所,不過教堂之外的財產全遭洗劫。更讓羅馬人痛心的是,羅馬作爲一個不可侵犯的聖城,竟然被蠻族人攻破了,羅馬的威嚴與光榮,受到有史以來的最大打擊。

  阿勒力克在搶劫羅馬城之後,繼續南進,他幾乎蹂躪了義大利南部的每一寸領土。接著把目光投向"帝國的倉庫"--北非。不過,他的遠征計劃隨著他的去世而告終。繼任領袖的阿薩爾夫,爲鞏哥特人在義大利已有的地位,開始尋求與羅馬的和解。他率領軍隊朝西北而行,占據了高盧(地盤相當於今天的法國)南部的大片土地,之後又娶了西羅馬皇帝荷諾洛斯的妹妹爲妻。他和他的繼承者們,成爲羅馬帝國名義上的總督。他們以羅馬代表的名義,越過庇里牛斯山,奪取了汪達爾人占據的西班牙東北部。

  當西哥特人爲擺脫匈奴人的流擾,進入羅馬帝國,並獲得高盧(地盤相當於今天的法國)南部的時候,另兩支日耳曼人--勃艮底人和法蘭克人,在多次被匈奴人擊敗後,也開始向西逃亡,他們越過萊茵河占據高盧北部。當眾多的蠻族在烏爾丁帶領的匈奴人驅趕之下向西奔逃、侵擾西羅馬帝國的時候,匈奴人自己對於西羅馬帝國並沒有太大的動作。他們只不過趕走了其他蠻族,成爲巴諾尼亞的主人翁。至於搶劫掠奪的勾當,只是以東羅馬帝國爲目標,而且似乎沒有造成多少直接的傷害。相反,匈奴人還在這些輕微的劫掠中,失去了他們的王。

  公元 408年,烏爾丁已成爲在歐洲的所有匈奴部落的共主,被羅馬人稱爲"多瑙河以北所有蠻族的首領"。烏爾丁爲人異常驕傲自大,他曾經指著太陽,對前來求和的羅馬官員說:"凡日光所照臨的地方,只要我願意,都能夠加以征服。"一次劫掠之後,正當他攜帶大量的戰利品、得意洋洋地回國之時,突然遭遇羅馬人的埋伏。許多舊部下都離棄了他,害得他差點埋骨在這裡。不久之後,他的名字就在世上湮沒了。游牧民族似乎總依賴英雄,英雄的出現,將會帶來民族的榮光,而當英雄凋零之時,民族也隨之黯然了。

  烏爾丁的時代過去了,匈奴人的故事,似乎又沉寂下來了。

  十多年後,一個新的王朝漸漸浮出水面。人們喜歡把它叫做阿提拉王朝。但實際上新王朝的締造者是阿提拉的叔父--奧克塔兒和他的兄弟路阿。克塔兒的生平隱晦不明。但我們可以確信,他曾經率部攻擊萊茵河濱的勃艮底人,並最後因此陣亡。

  阿提拉對西羅馬的遠征,也許是偶然的。他和西羅馬之間一直維持著一種良好的友誼。居中調處的是西羅馬宮廷的寵臣阿契斯。阿契斯是西羅馬最有勢力的政治領袖和軍事領袖。他在年少時曾作爲人質留在匈奴,與阿提拉相交至深。在路阿執掌匈奴的時代裡,阿契斯曾經兩次借得匈奴軍,用以平定西羅馬的內亂。後來阿提拉在位時,阿契斯又三借匈奴軍,用以征討西哥特人、勃艮底人等蠻族。但到了 450年的時候,阿契斯和阿提拉兩人的關係發生破裂,這同時意味著匈奴和西羅馬蜜月時期的終結。此時,所向披靡的阿提拉決心懲罰西羅馬人。正在這時,有一位美麗的公主幫助阿提拉找到了發動戰爭的理由。她的名字是荷諾麗亞--西羅馬皇帝瓦倫廷三世的妹妹。這位公主自幼便浪漫、熱情而富有野性。16歲的時候,她就與一位宮中的低級官員私通,因而被監視起來。不知爲何,她竟然不顧阿提拉已有三千妃嬪的狀況,主動設法寄去一封滾燙的求愛信,並附加一枚指環作爲信物。

  公元 450年,阿提拉以此爲由索取荷諾麗亞公主,並要求以西羅馬帝國的一半作爲嫁妝。遭拒之後,阿提拉便以此爲由,訴諸戰爭,當阿提拉的大軍渡過萊茵河,一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直到奧爾良城下。奧爾良是當時高盧最重要的城市,一旦奪取它,就掌控了高盧的軍事中心。但這個時候,阿提拉昔日的好友、羅馬大將阿契斯率兵來援,同來助陣的還有西哥特人、勃艮底人、阿蘭人等蠻族軍隊。雙方在特羅哀和梅資間的加泰隆尼亞之野,展開一場大戰。

  朋友間的爭鬥,往往沒有勝利可言,他們彼此熟悉,常常在對方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之前,就預先做好準備,每一次的較量都是真正的較量,幾無意外可言。而阿契斯和阿提拉這對昔日的密友,各自麾下的軍隊都是由當世最強大的士兵組成:羅馬人和匈奴人。戰爭的結果可想而知:傳說一日之內,戰死沙場的人超過 15萬人,其中包括西哥特王西阿多利克。這種慘烈的相互殘殺,帶來的不過是兩敗俱傷,沒有任何進展可言。也許算是羅馬人抵抗了阿提拉的進攻,不過進攻可以隨時進行。

  阿提拉帶著匈奴人退出了高盧,回歸到匈牙利。不過,兩年之後,他又捲土重來。這次,阿提拉不再去招惹蠻族密布的高盧,而把目標鎖定只有羅馬人守護的義大利。當阿提拉的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進攻阿奎利亞的時候,羅馬人只能孤軍奮戰了。這座古老的帝國城市,在許多世紀以來,都是義大利東北部的首府,它擁有堅固的城防、眾多自豪的居民,然而他們保家衛國的意志,依然抵擋不了阿提拉的野心,最終城市淪陷,建築盡毀,居民遭受屠殺。幸而逃脫的羅馬人,在亞德里亞海邊創建了一座新的城市,這座城市後來取代了阿奎利亞的地位,成爲義大利東北的首府。又過了若干年,在它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偉大的共和國--威尼斯。

  此刻,阿提拉的軍隊,沒有因爲阿奎利亞的陷落而停止腳步,他們開往巴杜亞、伐羅那和米蘭,所有這些義大利北部的城市,都沒有逃過阿提拉的蹂躪。人們這樣形容他的殘暴:"凡是阿提拉的馬蹄踐踏過的地方,草也永不生長。"

  他甚至想侵犯那座不再神聖的羅馬聖城--這個他當過人質、經歷過無數屈辱的地方,這個他曾經最親密的朋友和最強大的敵人所保衛、所居住的地方。但是天意弄人,他的軍隊開始陷入饑饉和瘟疫,而阿契斯也從君士坦丁堡借得大量援兵。

  這時阿提拉不得不心平氣和地接待羅馬的使節。這個過程如何已無法知道。後來的基督徒們都把這次和談的成功歸結爲上帝的保佑和教皇利奧一世面對匈奴人時的凜然正氣。也許真的如此,誰知道呢!阿提拉最終帶著他的全部戰利品安然離去了。他臨走時還恐嚇教皇:假如羅馬不親手奉上他的"未婚妻"荷諾麗亞,羅馬將會再次陷入深重的災難。

  阿提拉和他的軍隊,退回到匈奴人的國都去了。

  他的國都建在匈牙利平原上,距離今天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不遠。在這裡,阿提拉會集起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大臣們,通過他們對幾乎整個歐洲發號施令。其中,多瑙河流域的東哥特人和吉匹特人,受到阿提拉的重視,往往能夠與他共商國政。他們的人民在阿提拉的統治下保有大量自治權,免除納稅,不用加入匈奴軍隊除非他自願,但是在名義上臣服於阿提拉,他們的生命和財產最終掌握在阿提拉的手裡。萊茵河畔的阿萊曼尼人、勃艮底人以及法蘭克人,也都被迫承認阿提拉的霸權。修令琴人和撒克遜人也被迫加入匈奴人的軍隊,爲阿提拉服役。南俄草原上的匈奴人,人數也許比阿提拉手下的要多很多,但是他們也承認阿提拉無可爭議的霸權。就連南俄草原以北森林中居住的斯拉夫人和芬人,也屈服於阿提拉的強權。

  此刻,阿提拉的事業達到頂峰,帝國東起鹹海,西至大西洋東岸,北到波羅的海,南抵多瑙河,地域之大,種族之多,超過之前的任何一個帝國。

  公元 453年,羅馬圍困戰之後的第二年,阿提拉又娶了一個美麗的妻子,她是一個日耳曼人,名字喚作伊笛可。新婚第二天,侍者見到新房久無動靜,便破門而入,才發現阿提拉已倒在血泊里,他的新婚妻子正在一旁哭泣。這個自詡"上帝之鞭"的匈奴人,蒙受上帝的召見,升天了。

  當他的侍從和戰士發現他的死訊後,都剪下自己的一撮頭髮,並用利劍劃破臉頰,來哀悼他的辭世。然而匈奴人沒有哭泣,他們相信"最偉大的戰士是不應以女性的哀號和淚水,而是以戰士的鮮血來哀悼的。"在阿提拉的葬禮上,匈奴人的騎士們排著隊,圍繞著存放阿提拉遺體的大型絲綢天幕不停地轉圈,向他們最偉大的領袖唱著喪歌。葬禮完結後,他們便依照傳統,在阿提拉的墳墓前狂歌痛飲。

  阿拉堤死後,他的經歷被演化作不同的傳奇。拉丁人、日耳曼人、冰島人、匈牙利人,都把他放進本民族的傳說里,加以讚頌和歌唱。

  他一生占有過無數女人,也生下無數的兒子。這些兒子們個個野心勃勃,都想成爲匈奴人乃至歐洲的王。帝國在他們的爭鬥之下,轟然倒塌了。那些心懷不滿的日耳曼人,也因阿提拉的逝世,得以釋放他們自己的野心,阿提拉曾經最寵愛的吉匹特人和東哥特人,率先起來反抗匈奴的統治。

  公元454年,分崩離析的匈奴帝國,和日耳曼人的叛軍,在匈牙利平原的內德爾河畔發生激戰,結果匈奴人損兵數千,包括阿提拉的長子。

  此後,匈奴人的威力便永遠地消分了,他們被迫離開匈牙利平原,回到喀爾巴阡山以東,回到南俄羅斯草原,回到他們的同族當中。當然,也有一部分匈奴人,無法忘記阿提拉時代的榮光,他們分散成小隊,在匈牙利平原上徘徊。一部分跟著阿提拉最鍾愛的幼子爾內克,占據著多瑙河口以南的地方。另外兩個王子恩內澤爾和烏爾清達爾占領著東羅馬的德西亞省。他們在東羅馬的眼裡,已經沒有多少危險性。東羅馬朝廷諒解了他們,並允許他們以"同盟者"的資格,定居在過去數十年飽受戰亂、人丁稀少的地方。

  阿提拉死後八年,他的一個兒子鄧昔力克,爲了恢復父親的榮光,開始向西進行冒險的征伐。他率領隊伍沿多瑙河前進,目標鎖定巴諾尼亞的東哥特人。雙方相持數年之久 ,直到 468年他們才渡過多瑙河南下,開始進犯東羅馬帝國。不過這一次他們失敗了。阿提拉這位頗具雄心的兒子和匈奴帝國復興最後的希望,一起埋葬在這裡。

  就在鄧昔力克西征的數年裡,那些原居頓河和伏爾加河以東的匈奴人,迫於柔然人和西伯利亞人的巨大壓力開始向西遷移。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他們飄蕩在俄羅斯南部的大草原上,被稱爲保加利亞匈奴人。他們以頓河爲界,分爲兩支:東岸的叫烏屈列格爾人,西岸的則稱爲庫屈列格爾人。頓河西岸的這批保加利亞匈奴人,也和較早的匈奴人那樣,不停地進犯匈牙利平原,但今非昔比,居住在該地的哥特人和其他日耳曼人已不再害怕匈奴人。他們一次又一次擊敗了這批新的移民。於是這批保加利亞匈奴人越過多瑙河,掠奪東羅馬的色雷斯和馬其頓。公元 558年,一支保加利亞匈奴軍,由柴白爾甘統率,一路上勢如破竹,再度進發到君士坦丁堡,逼得東羅馬著名的查士丁尼皇帝也無計可施。最後一位退休的老將利用多年征戰的經驗擊退勇猛的柴白爾甘。之後,查士丁尼皇帝運用巧妙的外交和大額的賄賂,誘使分居頓河兩岸的保加利亞匈奴人互相殘殺。一場大戰之後,他們兩敗俱傷。此時,被突厥人奪取家園的柔然人,向西渡過伏爾加河,一一擊滅保加利亞匈奴人的國家。

  自此,歐洲舊有的匈奴王國,基本上都結束了。

【附錄】

匈奴征服羅馬對歐洲歷史對影響

  公元 374年,巴蘭勃帶領第一支匈奴人出現在歐洲的舞台上,那一年,他們滅亡了阿蘭國。

  公元 454年,阿提拉帝國的領袖,偉大的魔鬼阿提拉突然死在新婚的妻子身旁,那一年,帝國崩潰。如果巴蘭勃對阿蘭國的占有算是匈奴帝國的開端的話,那麼到阿提拉死亡的那年,不過短短 80年。八十年,對於一個人來說,也許是漫長的,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它是極爲短暫的。然而,在如此短暫的歲月里,匈奴人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幾乎所有歐洲的蠻族人,都臣服於他們的旗下,這中間包括至今尚很狂傲的日耳曼人。

37bdcb87c983e6d5f71915c94f3dd71c.jpg
7488a0bc772881a86af1e582cb0e62f6.jpg

2009年哈薩克斯坦發行阿提拉紀念銀幣

  不過,這個帝國存在的時間太短,以至於它還沒有凝聚成形。它雖然建都在匈牙利平原上,但是,這些都城的建築,似乎太過樸素,幾乎全是木製的建築,也許這是東方基因的遺傳,漢人也喜歡用木頭來建築宮殿。這些木製的城池和宮殿之外,不過是些木製的圍牆和柵欄,沒有堅固的、用石頭砌成的防護,好像他們只是暫時居住在這裡,等到他們占據君士坦丁堡或者羅馬的時候,他們再離開這裡,隨手可把它付之一炬。然而,他們沒能做到。阿提拉和他的先輩們,曾經多次逼近東西羅馬的都城,然而他們都未能真正進入。他們所定都的地方,不過是一個偏僻的地域,似乎不足以充當歐洲的中心。所以,儘管在這裡,阿提拉曾經使得多瑙河北的各個蠻族在這裡俯首聽命,讓東西羅馬的使臣們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裡,帶來數不盡的黃金以及放棄征伐的請求。但是,這一切,都如同夢一般,隨著阿提拉的逝世,迅速地破滅了。

  阿提拉確實是個偉大的人物,否則驕傲的日耳曼人、拉丁人、匈牙利人、冰島人,不會對他久久不能忘懷,甚至把他寫進史詩里,永久地傳唱下去。至今歐洲尚有人在爲哪族能擁有他的血統,而爭論不休。還有些敬業的學者們,嘗試著把查理大帝和阿提拉扯上關係。

  然而,阿提拉掩蓋了匈奴帝國的光芒。不錯,作爲一個征服者,他是極爲強大、甚至偉大的。沒有一支軍隊可以戰勝他,即使是他的兒時密友阿契斯,沒有一次戰爭之後,他嘗到失敗,他總是帶著戰利品滿載而歸。他不是一味求金的莽夫,他對當時最爲發達的文明--羅馬文明,耳熟能詳,並運用這些知識,一次次擊潰羅馬人的心理防線。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他沒有什麼劃時代的建樹,除了他的帝國疆域本身。

  如果要細細考察匈奴帝國在歐洲歷史上帶來的影響,首先想到的是,匈奴帝國軍隊到過歐洲很多地方,在每一個經過的地方,都寸草不生,難以修復。接著是匈奴人一次又一次地驅趕已然安居的蠻族人,阿蘭人、哥特人、瑞維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勃艮底人,甚至是盎格魯人、撒克遜人,都被迫離鄉背井,在歐洲大陸上四處流竄。多瑙河、萊茵河、南俄草原、匈牙利平原、高加索山、阿爾卑斯山、巴爾幹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到處燃起熊熊的戰火。歐洲大陸,從希臘時代以來,似乎從來沒有如此的熱鬧,羅馬聖城陷落了,阿奎利亞毀滅了,君士坦丁堡一次次陷入危機,所有的歐洲人都朝不保夕,不能再享受羅馬治下的和平。

  這也許才是匈奴帝國真正帶來的東西。然而這一切,不始於阿提拉,而開始於巴蘭勃率領的第一支匈奴遠征軍,也不終於阿提拉,因爲阿提拉死後,這些流血紛爭,還延續了幾百年,甚至說延續到現在,至於集大成,更談不上,在他的治下,各蠻族之間似乎開始變得安靜了,和平了,紛爭的哥特人也慢慢團結起來了。阿提拉不過是一個最響亮的名字,他是那個時代的偶像,那個時代的明星,他是破壞時代、蠻族入侵時代的代名詞。

  歐洲的歷史從此被徹底改變了,若干年後,由匈奴人開啟的入侵狂潮塵埃落定。如果這個時候,一個公元 1世紀的羅馬人來到歐洲,他會驚奇地發現這一古老帝國的許多地區,竟然被日耳曼人所占據,他們採用了嶄新而奇特的生活方式。他將會發現,許多地區的居民不再使用拉丁語,而代之以日耳曼語和諾曼語,古羅馬人的寬外袍上裝和褲子被代替,古羅馬諸神也走下神壇,到處都變成上帝的信徒,而羅馬帝國本身,也被無數的新型國家所代替。

  甚至有人把近代歐洲之所以領先於亞洲,也歸結爲匈奴人所帶來的一系列入侵。匈奴人入侵之前,整個歐洲基本上處在羅馬帝國的光芒之下,自希臘以來的古典文明正牢牢抓住每一個歐洲人的心,即使那些邊境的蠻族,也服膺在這一文明的光輝之下。這個文明的基礎是亞平寧半島、義大利平原上的自耕農,他們以辛勤的勞動,支撐著這個偉大帝國的運轉。然而,來自蒙古高原的匈奴人,擊碎了希臘羅馬古典文明的載體--羅馬帝國。

  蠻族不斷融入羅馬帝國成爲公民。這些以日耳曼人爲主體的蠻族,在匈奴入侵之後的數年之間,看到了大羅馬帝國的沒落,他們開始以廣大的人口取代羅馬帝國許多地區的羅馬公民,並在那裡取代帝國的文明,他們說自己的語言,帶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奉自己的宗教。而羅馬人在這些洪流之中,因爲人口不多的原因,聲音顯得越來越微弱。而最終一天,他們竟然淹沒在蠻族人當中了。這些蠻族人不再信奉一個權威,他們建立起形形色色的國家,這些國家互相競爭,農業、商業、工業競相發展,給歐洲注入了持續不斷的活力。而在這個時候,亞洲,特別是居於東方的強盛一時的中國,尚處於舉世一統的局面下,農業立國、儒家治國的理念依然持續,直到歐洲人的炮火到來之時。

796874219d7e6c9560b2d365d123d777.jpg

  其實,歷史不好評說,匈奴人曾經在亞洲和歐洲都帶來民族遷移的狂潮,在中國,它叫做"五胡亂華",在羅馬,它叫做"蠻族入侵"。之後,漢晉帝國和西羅馬帝國都先後崩潰了,中國人和羅馬人都失去他們曾經一枝獨秀的地位,慢慢走入到與各入侵民族相當甚至更低的地位上去了。但是,在紛亂過後,華夏子孫憑藉他們眾多的人口和強大的文明,再次征服了這些入侵的胡人,復興了帝國和它承載的儒家文明,並且創造了無與倫比的隋唐盛世。

  然而,羅馬人由於他們人數不多,竟然淹沒在蠻族的海洋里,一蹶不振。結果就是,中華文明延續下來了,成爲唯一存在的古國文明。羅馬的光輝則一去不返了。

  匈奴人所帶來的歷史轉折,究竟如何評述,恐怕還要看日後歐洲與中國的表現了。因爲中華文明還在繼續。

  [本文摘自:【帝國的崛起與沒落】 作者:林樾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3-09-14)

謝謝閱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