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38|回覆: 1

[儒學動態] 『四書』與宋明理學的關係

[複製連結]
安魯東 發表於 2018-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四書與宋明理學的關係

ec7efeeb2aa169b7ce448248592327e4.jpg

儒學講究『內聖外王』。

內聖的重點,在心性之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外王的重點,在於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等,講修身、齊家、治國而平天下,

儒家的外王之學,經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古聖先賢的探究發揚,到漢代時,已經趨向成熟,

儒家的內聖之學,從孔子,到曾子,再到子思,傳到孟子那裡時,傳不下去了,一下中斷了一千多年。直到宋朝理學的興起,儒家內聖這門學問,才得到復續,並逐漸趨向成熟完善。

因此,宋明理學從表面上看,似乎專於心性之學;但如果深入其中,就可以發現,它並非僅僅局限於心性之學的探究,而是貫通內聖外王,發展完善了儒學的整個思想體系。

這也決定了儒學的發展,在歷史上有比較明晰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在孔子之前,從堯、舜、禹,一直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父子,可稱爲原始儒學。

第二階段,爲孔、孟時代。儒學在這一階段大放異彩,開始有意識地走向體系化。

第三階段,爲漢代儒學。漢代儒學受子夏、荀子等人的影響,以董仲舒爲代表,將儒家的外王之學推向成熟。

第四階段,爲宋明理學。宋明理學,別稱宋明新儒學,它基本貫通了內聖與外王,使儒家的整個思想體系得以構建完成。

對宋明理學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非常多,但概括起來,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宋代的朱熹,一個是明代的王守仁。

朱熹強調『格物』的重要性,可勉強稱之爲格物派;王守仁片面地強調『格心』,可稱之爲格心派,或心學派。

宋明理學有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極爲重視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在理學興起之前,【論語】雖然也是經,但屬於『准經』,比『正式的經』略低一格;而正式的經只有詩、書、禮、易、樂、春秋。

那時,【大學】與【中庸】,還僅僅只是【禮記】當中的篇章,沒有被獨立單列出來。而【孟子】只是『子』,尚在經的範圍之外。

而理學興起後,【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的地位迅速升起,被稱爲『四書』;地位等同於『五經』。

甚至有人認爲,『五經』屬於未經加工過的粗米,而『四書』是經過加工過的精米;有了精米吃,這粗米就可以暫且放一放。這等於說,學習儒家經典,首先要讀『四書』,至於『五經』反而次要一些,等學『四書』有了餘力,再學亦可。

爲什麼在理學興起後,『四書』如此受重視呢?

這是因爲理學主要是解釋『四書』的,理學的整個學說,都依附在『四書』之上。理學,實際可稱爲『四書』之學,捨棄『四書』,理學就不能存在。

例如,朱熹的思想雖然博大,但其要旨主要凝結於【四書章句集注】之中;王守仁的思想,則主要凝結在【傳習錄】之中,而【傳習錄】主要依附的也是『四書』。

現在傳統文化復興,大家非常重視對『四書』的研讀,卻對宋明理學不很用心,這其實是一種相當錯誤的學習方法。

學習『四書』,必須同時學習宋明理學;如果不通宋明理學,就不可能真正讀懂『四書』,因爲宋明理學就是『四書』的解釋學,而且是迄今爲止最好、最完備的『四書』解釋學。

遊客  發表於 2019-11-7 21:36
理學,核心思維是格物致知,這與近代歐洲萌芽的科學技術是同類的思維,只不過科學只局限於邏輯思維,而理學的思維多種多樣,如取象思維,如陰陽思維,如辨證思維等,理學反對的是感性的認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