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女,36歲。初診日期:2008年12月9日。訴失眠已近8年。稍有響動,即刻醒來,再也無法入睡。以致上班工作精神不振,記憶力也漸漸下降,面部色素斑加重。常年服用舒樂安定,已達每夜4~5片,可安睡3個小時。中藥氣血雙補、調養心脾、鎮驚安神、養陰除痰諸法已經用盡,無效,舌稍淡略有紫氣,苔薄白,脈弦微澀。因知神經衰弱多心腎不交者,遂以王氏安神湯治之。
處方:合歡皮、炒酸棗仁、法半夏各20克,柴胡、五味子、白芷、藁本、川芎、陳皮、黃芩、山萸肉各10克,元胡索、炒白朮各15克,首烏藤30克。水煎服,每天1劑,分3次服,睡前1小時必當服1次。
治療經過:服3劑,夜寐稍安,某些時段可得熟睡。述晚間臨睡前服藥後約半小時,即漸漸有些睡意,心情甚感舒暢。再服藥3劑,每晚可得安睡4~5小時,有時半夜醒來,也能夠再次睡去。自服藥後失眠好轉,囑原方再服數劑善後。
失眠病理並非一端,然陰陽失衡,兩相不能互濟,以致心腎不交者最爲重要,也最爲常見。余認爲失眠者多有肝腎氣血虛損,復有肝氣鬱滯,又有痰濁瘀血阻滯經絡,腦部血運最爲豐富,稍有阻格,即難安眠,此亦心腎不交之別論。
貴州王希仲老中醫所制安神方(即本案所用方),以柴胡、藁本、川芎、陳皮、法夏、元胡、白芷、細辛諸藥,多有疏肝解郁、流動氣血之力,可以清除臟腑中郁滯之結氣客熱,自能使陷於陰分之清氣上行;首烏藤、山茱萸、五味子、合歡皮、炒棗仁補肝腎、養氣血而強陰,使五臟上浮之餘氣自然潛藏;黃芩清頭目餘熱;白朮固中焦脾胃。如此則元神與臟腑氣血相結無隙,陰陽氣血自然升降有序,流行無礙自可心安神定,睡眠趨於正常。余自得王氏安神湯後,臨床凡遇多種失眠症皆予服之,或略有加減,常取較好療效。(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