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10|回覆: 0

[醫藥臨床] 痰病多怪 水飲同源

[複製連結]
郭立中 發表於 2018-5-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痰病多怪

周仲瑛認爲,凡病人臨床症狀怪異奇特,表現中醫所說的『痰』證,採用中醫化痰、祛痰等法治療,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痰之生成,涉及到外感、內傷多個方面,是遭受多種致病因素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同時,當因痰導致某一病證之後,則痰已成爲新的發病之因,每與原始病因或其它同期病理產物合邪而致病,形成惡性循環。另外,痰可隨氣上下,無處不到,既可阻於肺、蒙於心、蘊於脾、郁於肝、動於腎,亦可外流骨節經絡,表現不同的臟腑經絡見症。從痰的性質方面來看,還可進一步區分爲風痰、寒痰、濕痰、熱痰、燥痰及郁痰等。

周仲瑛從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菸灰黑色。其中面色灰暗如土色者爲虛寒痰,面頰色紅而有油光者爲熱痰,黃滯者爲濕痰,青晦者爲風痰。病人肥胖頸短,形態壅腫者爲痰體。表情呆滯,目睛轉動不靈者爲痰阻於竅。從痰的色質氣味來看,周仲瑛認爲,病程短而病情輕者,痰色清白,氣味亦淡;久而重者,黃濁稠粘凝結,咯之難出,漸成惡味,腥臭咸苦。若痰吐地上,干後如蝸牛行走之涎沫,或在日光下有五色華彩者均爲實痰;吐出後易於化水者,屬虛寒。痰味甜者多爲脾熱,味苦爲膽熱,味腥臭爲肺熱,味咸爲腎虛。若痰結日久,攻之不易消克者,則爲老痰、頑痰,常易發生怪症。

對痰的治療,周仲瑛強調應首分臟腑虛實,其次應審標本緩急。凡因病生痰者,不能見痰治痰,應先治其病,病去則痰自清;若因痰而續發某些病證時,則應以治痰爲先,痰去則諸證自愈。再其次,脾濕是成痰的基礎,理脾化濕爲治痰之要著。而且治痰還須理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自無停積成痰之患。同時治痰應兼治火,氣火偏盛灼津成痰者,治宜清降;氣火偏虛津凝爲痰者,又當溫補。至於治痰原則上必須以化痰、祛痰爲大法。化痰能使痰歸正化,消散於無形,或使其稀釋排出體外,其適應的範圍最廣,可用於實證病勢不甚,或髒氣不足,因虛生痰者。祛痰能蕩滌祛除內壅的積痰,包括滌痰、豁痰、吐利等法,適用於邪實而正不虛,病勢驟急,或病延日久,頑痰、老痰膠固不去者。

水飲同源

水飲同源是指水濕、痰飲均屬陰邪,同出一源,俱爲津液不歸正化停積而成的病理產物。分而言之,源雖同而流則異,各有不同特點。從形態及性質看,水屬清液,飲爲稀涎,且臨床表現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又密切相關,可相互轉化,故中醫歷來不但有『積水不散,留而爲飲』之說,甚至四飲中的溢飲與水腫表現可完全類同。

人體水液的正常輸布與排泄,主要依靠肺、脾、腎的相互作用,並與三焦、膀胱的氣化功能有密切聯繫。因爲肺主一身之氣,有治節、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作用。脾主運化,有化水輸濕,布散水精的功能。腎主開合,有蒸化水液、通利小便的職責。三焦爲決瀆之官,主疏通水道;膀胱爲氣化之腑,賴腎氣而司排泄。由於各個臟腑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保證了水液的正常代謝。若在某一環節上失職,則水飲瀦留而爲病。

水之爲病,易泛溢體表而引起眼瞼、頭面、四肢、腹部或全身浮腫,並有陰水和陽水之分。陽水起病急驟,浮腫從面目開始,自上及下,腫勢多在腰以上,兼有寒熱等表證,小溲不利或常熱赤,屬表實熱證;陰水發病緩慢,浮腫多先見於足跗,自下而上,小溲量少而清,腫勢多在腰以下,屬里虛寒證。

飲之爲病,多停於體內局部,隨著病位及形症的不同,分爲四飲。若飲停腸胃,脘腹堅滿,胃中有振水聲,嘔吐清涎,或腸間漉漉有聲者爲痰飲;流於脅下,胸脅脹滿,咳唾引痛者爲懸飲;溢於肢體,身體沉重,肢體浮腫者爲溢飲;支撐胸肺,咳逆喘滿不得臥,痰吐白沫量多者爲支飲。

周仲瑛認爲水腫與痰飲二者證候特點雖各有不同,但綜觀【金匱要略】痰飲篇所述四飲諸症,亦有因飲邪泛溢而成腫者,故殊難以體表之腫與不腫,絕對劃分之。如痰飲之腹滿,支飲之其形如腫,溢飲之水流行歸於四肢,(【醫宗金鑒】逕指爲風水、皮水之病),俱爲飲溢腹腔、肢體爲腫之候。

對陽水的治療應以發汗、利小便爲主;陰水與痰飲的治療均以溫化爲主。周仲瑛提出因水飲同源,故治水、治飲諸方,每可通假應用,諸如越婢加術湯、五苓散、苓桂術甘湯、金匱腎氣丸等。同時,周仲瑛還強調應注意與水飲同源的其他病理產物的區別辨治。如痰、飲、水、濕,同出一源,俱爲津液停積所成。分而言之,源雖同而流則異,各有不同特點。從形態及性質看,水屬清液,飲爲稀涎,濕性粘滯,痰多厚濁。從病症言,水之爲病,易泛溢體表全身而爲腫脹;飲之爲病多停於體內局部,分爲四飲(其中溢飲與水腫類同);痰之爲病,無處不到;濕系導致發病之因,爲病多端,涉及的病種更廣。合而言之,因四者源出一體,又每可相互轉化,故中醫歷來有『積水不散,留而爲飲』『積飲不散,亦能變痰』『痰從陰化爲飲,飲從陽化爲痰』等等的論述,指明了相互之間的聯繫及轉變。彼此之間雖可以互相通假治療,但四者之間又絕對不能混爲一談。(郭立中 南京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