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42|回覆: 0

[中國正能量] 屈子何尋?那個叫屈原的人……

[複製連結]
瞭望智庫 發表於 2018-6-18 23: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庫叔導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之際,汨羅這塊地方都會吸引世界的目光。

田野小路上,青壯漢子抬著龍舟跟著老者往河邊走。村莊裡,農婦在家門口支張板凳,把精選的糯米包入新摘的青綠粽葉,扯一截繩子,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出手了。

這些,都是爲了紀念屈原。

紀念在汨羅江,在湘江,在沅水,在澧水,在資水,在清香的粽子中,在競發的龍舟前,在打開的課本上,在誦讀的詩行里,在你我的心靈間中的屈原。

屈原緣何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讓我們跨越千年也要懷念他?

今天,庫叔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屈原。

屈原

屈原

文 |段羨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ID:xhmrdxwx)。

1

屈子何尋,就在汨羅江旁

江畔山上的屈子祠,正在爲每年一度的祭祀準備。祠堂始建於漢,重建於清,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磚木結構,莊嚴古樸,門爲牌坊式,十多幅浮雕,再現漁父對談、縱身投江等生平時刻。祠內刊列史記【屈原列傳】,以及後人憑弔的知名詩文聯賦。

湖南汨羅江畔的屈子祠,始建於漢代

湖南汨羅江畔的屈子祠,始建於漢代

湖南汨羅江畔的屈子祠,始建於漢代(汨羅市屈原紀念館供圖)

從屈原紀念館得知,今年端午節後,當地計劃對屈子祠的大廟局部維修。上一次大修還是在2005年,如今木雕木刻受到白蟻侵蝕,圖片資料也準備轉移至新落成的屈子書院。

每年端午節之際,汨羅這塊地方都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農曆五月初五,屈子祠附近的香草湖將舉行一場龍舟賽,13支本地龍舟隊參加。再過十天,屈子祠朝廟祭祀,第一屆『屈原杯』汨羅江國際龍舟拉力賽開幕式舉行,境內外報名參賽隊伍16支。

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節採風活動、屈子書院開壇暨湖湘風土建築研討會、中南大學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所簽約暨『屈學』講授……一系列活動將陸續展開。

在被余光中先生稱爲『藍墨水上游』的汨羅,四處可見屈子印記。汨羅市文化旅遊廣電新聞出版局比其他地方多了兩個下屬單位,一是龍舟辦,一是屈原紀念館。

屈子何尋,世人多知汨羅,然而湖湘之地,屈子風物,何止汨羅?

2

屈子何尋,就在湘江河畔

喬口鎮,湘江北去,流經望城區境末尾。歷史上水運發達的年代,有『長沙七萬戶,喬口八千家』之稱。如今,這裡爲全省重點建設城鎮,以『漁都』聞名。

古鎮白牆翹檐的民居中間掩映著『三賢祠』,宋朝末年建,前些年復建。據大明【一統志】云:『在長沙縣北九十里喬口鎮,舊有三賢堂,祀屈原、賈誼、杜甫。

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的三賢祠

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的三賢祠

湘江邊,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的三賢祠。朱敏 攝

我去喬口了解小城鎮發展時,造訪於此。四合式建築,碧瓦飛檐,詩廊畫壁。三尊雕塑,峨冠長袍、長鬚飛揚的屈原居前,另外兩位像是他的學生各侍其後兩側。『(賈)誼爲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爲賦以吊屈原。』賈誼的【吊屈原賦】對屈原深表同情,但並不贊成他投江自絕。至於另一位,則是過喬口時寫下『賈生骨已朽,悽慘近長沙』的杜甫。

三個心比天高的失意之人,都曾流落於湖湘,而喬口則爲從洞庭上溯湘江必經之地。『公元前295年,屈原曾到喬口採風,爲【九歌】等著作攫取創作素材。公元前177年,賈誼爲長沙王太傅時,經喬口去汨羅江悼念屈原,並作【吊屈原賦】,影響深遠。公元769年,杜甫從川入湘,經過喬口,在這裡寫下【入喬口詩】。』三賢亭內這則懸於牆上的介紹,標註了三個當地人考證的歷史時刻。

三賢祠內屈原、賈誼、杜甫的塑像

三賢祠內屈原、賈誼、杜甫的塑像

湘江邊的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三賢祠內屈原、賈誼、杜甫的塑像。朱敏 攝

屈原在湘江去過哪些地方,不知文史專家是如何考證的。但『湘』字在他生命里的位置,無疑是沉甸甸的。『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辭。』他在【離騷》裡自敘,渡過沅水湘江我朝南行,要找虞舜陳述一片赤心。在【懷沙》裡,他又提到湘江的寬闊:『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九歌里的【湘君】【湘夫人】,名均含『湘』。

我出生成長的地方,爲湘江重要支流之上游山區。二十餘年前,山民去世,請道士來作法事。山野有識之鄉民,好奇道士嘴裡念念有詞之內容,於是豎耳傾聽,啞然失笑:這不是在吟誦屈原的【招魂】嗎?

到底是楚國鄉民的巫風儺影,啟發了行吟的他寫下【楚辭】中的很多詩行,還是【楚辭】中的詩行,保存延續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民情風俗?

湖南汨羅屈子祠前祭祀,抬龍舟龍頭。

湖南汨羅屈子祠前祭祀,抬龍舟龍頭。

湖南汨羅屈子祠前祭祀,抬龍舟龍頭。(汨羅市屈原紀念館供圖)

3

屈子何尋,就在沅水之波

沅水在屈原筆下記述很多,也可能是如今海內外有關他遺址最豐富的一條河流。

瀘溪縣城旁邊,沅水寬闊,江邊一棟高樓,名『涉江樓』。當地對外介紹,『涉江樓是沅江風光帶景區的地標性工程,它的建成,對沅江風光帶創建4A景區和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秋,尋訪沈從文筆下湘西的我來到瀘溪,這裡是當年乘船返鄉的沈從文多次在船艙下筆寫到的地方。我登訪涉江樓,江樓高聳,建築巍峨,裡面展出諸多歷史民俗,比如盤瓠傳、辰河高腔、踏虎鑿花剪紙藝術等。

瀘溪的『屈原印記』不止涉江樓。縣城還建有橘頌塔、橘頌廣場。城郊有社區名爲『屈望』。當地人介紹,這裡原名爲屈原筆下記述的『枉渚』,屈原投江後,改名屈望。

每年端午之際,瀘溪都舉行紀念屈原活動。2017年,涉江樓前開展『思屈原、話端陽』經典詩詞朗誦。『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楚辭】中的十多首詩詞在這裡琅琅響起,飄蕩於沅水上空。

在瀘溪沿沅江而上,就抵達辰溪。『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辰谿縣城所在鎮,名爲辰陽鎮。從今名屈望的『枉渚』到辰陽鎮,不管是地名還是行程,都與屈原這句詩中的描寫契合對應。

沈從文1930年代寫下的散文【箱子岩】,今屬辰谿縣境。對於沈從文而言,沅水是孕育他經歷、靈感與作品的生命之河。在描寫箱子岩划龍船的獨特風俗後,他喟然感嘆這條長河對屈原、對中國讀書人、對中國文學的意義:

『當時我心想:多古怪的一切!兩千年前那個楚國逐臣屈原,若本身不被放逐,瘋瘋癲癲來到這種充滿了奇異光彩的地方,目擊身經這些驚心動魄的景物,兩千年來的讀書人,或許就沒有福分讀【九歌】那類文章,中國文學史也就不會如現在的樣子了。』

從辰谿縣再往上溯,即爲漵浦縣。漵浦縣大江口鎮,是漵水與沅水交匯的之處,交匯處形成犁頭嘴一樣的半島,插於兩江之間。鎮上不唯有千年碼頭,還有屈子祠。當地人認爲,當年沿沅江上溯的屈原即是從這裡駛向漵浦。山上盛產『朱紅桔』,他們堅稱,當年屈原因此寫下【橘頌】。

漵浦這一古典的縣名爲外界所知,屈子做出的貢獻不可埋沒。『入漵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今年四月,我因爲對鄉村的採訪,來到漵浦縣城追蹤了解。屈原學校、屈原賓館、屈原大道……漵浦街頭隨處可感受到屈原的影響。

黃昏時節,漫步漵水旁邊的沿江風光帶,不經意間就瞥見路旁一棟七層高聳、畫壁環繞的樓台,跟瀘溪縣沅水江邊那棟一樣,也大書『涉江樓』。一樓已經上鎖,門上掛著不少牌子,『志願者協會』『盧峰鎮老年協會』……

再往前走不遠,風光帶中間正立著一小型屈原雕塑。旁邊就是沿街熱鬧的門面,音樂培訓點傳出『嘭嘭』的鼓聲。一個小孩在雕塑下面玩耍,年輕母親大聲招呼著他。側身抬頭,感覺市井生活、煙火氣息中的屈子,就像身邊的一位老者,默然不語伴隨、守望著這裡的人們……

每年夏曆五月初五至十五,湖南省漵浦縣大江口鎮傳統龍舟聚會,引萬人空巷觀看。 ...

每年夏曆五月初五至十五,湖南省漵浦縣大江口鎮傳統龍舟聚會,引萬人空巷觀看。 ...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至十五,湖南省漵浦縣大江口鎮傳統龍舟聚會,引萬人空巷觀看。(漵浦縣委宣傳部供圖)

4

屈子何尋,就在澧水河中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在【九歌】中的【湘夫人】幽嘆。在湖南『四水』當中,澧水長度並不突出,但從武陵山脈的大山里陡然扎到洞庭湖平原,水流卻是異常湍急。因爲這句詩,澧水兩岸不少地名前面仍冠之以『蘭』。

澧水的重要源頭在張家界桑植縣,端午節前,這裡的老百姓紛紛上山採摘野生的青翠粽葉,交由當地號稱『中國最大的粽葉專營公司』銷往海內外,爲端午及其他時節包裹粽子提供上等鮮葉。這個縣共有26萬畝天然粽葉,每年近7萬農民可從中獲得收入。

10多年前,到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的鄉村去了解『良田種樹風』,第一次知道旁邊不遠有村名『宋玉村。

宋玉爲屈子學生,他寫作的【九辯】,爲楚辭中長篇抒情詩。宋玉村附近不遠,發掘出不少楚墓。據稱晚唐詩人李群玉曾發起興建九辯書院。當地有人精準考評:『宋玉在臨澧生活了約47年,在今臨澧縣原望城鄉宋玉村生活了33年。』

依託宋玉村等,把臨澧打造成一個楚文化生態公園,這是當地人呼籲的文旅構想。

湖南省漵浦縣,江邊紀念屈原的涉江樓。

湖南省漵浦縣,江邊紀念屈原的涉江樓。

湖南省漵浦縣,江邊紀念屈原的涉江樓。 段羨菊 攝

5

屈子何尋,就在資水岸邊

1996年,湖南洪水泛濫,資水旁邊的桃江縣城,繼上年之後,再次淹沒於汪洋之中,很多居民損失慘重。暗訪的我和同事途經城內鳳凰山,看到『天問台』遺址碑。

據清康熙【益陽縣誌】載:『相傳屈原作【天問】於益陽之桃花江。屈原放逐江南,作【九歌】於玉笥山中,山在湘陰,則【天問】作於此間,不爲無據。

站在遺址前,俯瞰山腳下劃出一道優美弧線、但正在威脅無數村莊的滔滔濁黃資江,不由想起了屈子那一百多個汪洋恣肆的天問: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桃江一位對當地歷史文化熟悉的人士告知,除了天問台遺址,桃江還有三閭橋、屈女墓等遺址。『他在桃江呆了十二年多,寫了【天問】【三鬼】【九歌】等名篇。

屈原故里爲湖北秭歸,多爲外界知。然而,據2015年湖南省『漢壽屈原與楚辭文化學術研討會』透露,目前關於屈原故里有湖北秭歸說、湖北江陵說、湖南湘陰說、湖南臨湘說、湖南桃江說、湖南漢壽說等,『已有十六說之多』。

從汨羅、漵浦、瀘溪、辰溪再到桃江、漢壽……在湖湘大地,有多少縣留存著與屈原相關的遺址?又有多少縣考證出屈原在其地生活的年份?還有多少縣把自己的鄉土歷史譜系對接到屈原?

湖南省漵浦,龍舟競發。

湖南省漵浦,龍舟競發。

湖南省漵浦,龍舟競發。雷文錄 攝

6

屈子何尋,在江河競發的龍舟

世人多不知,在沅水的漵浦、辰溪、瀘溪一帶,也正是屈原筆下輾轉放逐之地,還有過『大端午』之習俗。五月初五是過『小端午』;吃粽子,五月十五則過『大端午』,賽龍舟,當地人稱爲划龍船。相傳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羅投江後,過了十天,消息傳到漵浦,當地人紛紛划龍船,意在祭祀水神,保護屈原。

2017年端午,漵浦縣大江口舉行了一場龍船大賽。35支龍船,2000多名參賽選手,兩天角逐,大江口鎮白沙村三連冠。這裡龍船比國內外傳統龍舟長近一倍,船上還往往站立男扮女裝的民間藝人,放鐵炮,吹嗩吶,既鼓勁,又帶表演娛樂性質。

縣電視台留下了這場盛會豐富的畫面。觀看龍舟據稱數萬人,他們密密麻麻站在堤頂、傾斜的堤坡,甚至近水的堤腳。一位抱著嬰兒的本地農婦說,一家三口人已經是第四次下山看龍舟,『感受傳統文化,感受拼搏精神。』『我請了七天假回來看龍船,我們龍船有特色。』一位長沙青年女子說。一位從廣州趕回的婦女回憶:『我記得小時候我們追著龍舟跑。』

沅水這一帶『大端午』划龍船的生動場景,之前已經呈現於沈從文【箱子岩】。『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過大端陽節……箱子岩洞窟中最美麗的三隻龍船,早被鄉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

面對眼前『一群會尋快樂的正直善良鄉下人』,沈從文思索,如何激發與外部世界幾乎隔絕的他們,改變與世無爭、自然平和態度,走向新的生活。『重新來一股勁兒,用划龍船的精神活下去?

今天,儘管工廠和城市把鄉村人流牽向城市,但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龍舟競賽,在湖南很多地方呈現復興之勢。『寧荒一年田,不輸一年船』的說法,仍在民間流傳。對沅水一帶的划龍船,有人比之爲『沅水上的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試圖帶給人類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發源於中國南方、富於鄉野活力、浸染狂歡氣質、充滿競技魅力的龍舟競賽,如果發揚光大,可以帶給這片土地什麼樣的潤澤,可以傳承這個民族什麼樣的活力?

湖南省瀘溪縣在涉江樓前舉行端午誦讀活動。

湖南省瀘溪縣在涉江樓前舉行端午誦讀活動。

2018年6月15日,湖南省瀘溪縣在涉江樓前舉行端午誦讀活動。拍攝:向曉玲 袁紹仁

7

屈子何尋,在你我的心靈間

四月那次採訪,在漵浦縣城所住賓館,就位於漵水河邊。早醒起床,透過窗戶玻璃向下凝視這條河流,稀薄的晨霧當中,零星幾輛車正在過橋。就是這座橋,昨天我已將它與曾經萬眾矚目的一件事對接上了。

前年,漵浦遭遇特大洪災,縣城最高水位刷新歷史紀錄,城區最深處積水達3米多。營救被圍困老百姓的一艘衝鋒舟因水草纏繞失去動力側翻,船上多人落水。就在這座橋上,很多圍觀老百姓把繩索垂直,然而水流太急,兩位救人的軍人還是沒能夠抓住,還好在下游得救了。

迎著晨曦,我又把前一天採訪筆記和採訪素材打開了:寧波支教老師牽頭在全縣捐建21所希望小學,自己願意將來埋葬在小學旁邊;一個鄉村女童儘管得到義工資助,由於貧困的家人疏忽治療可能錯過弱視治療時機;三年時間,北斗溪一個鎮修建各類公路200多公里,瑤民走出大山再不會像以前那麼艱難;一些鄉鎮負責人內疚,儘管做了一些事,但還有很多老百姓的期望不能滿足……看到採訪本這些貧困以及與貧困抗爭的故事,再轉頭看看樓下這條曾經洪流驚險的漵水,不知怎麼,淚水一行行滑過臉龐。

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面貌,正在發生歷史性的飛躍變化,但民生疾苦依然不可迴避。人民至上,勿忘人民,民生需求的難題,也會伴隨時代發展不斷『轉型升級』。『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或許正是置身於2000多年前屈原書寫過的這塊地方,湧上心頭的這句詩,打開了情感世界的開關。

千百年來,『太息』之句中體現的民本思想,連同『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而不悔』的執著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真理追求,融入了多少人的心坎,匯聚了怎樣的民族傳統?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江湘。』在【涉江》裡,孤獨行走於湖湘的作者傷感不已。

2000多年來,不斷有人在讀他,思考他,試圖理解他,傳承他。無數普通的鄉民,或許不知道屈原的名字、他與端午的淵源,卻在世俗節日儀式中接收到他的影響,或者如桑植采粽葉的山民,直接受惠於他。

屈子何處?屈子的身影,在汨羅江,在湘江,在沅水,在澧水,在資水,在清香的粽子中,在競發的龍舟前,在打開的課本上,在誦讀的詩行里,在你我的心靈間。

那個叫屈原的人,原來,離我們這麼近。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謝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