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349|回覆: 0

[訓詁學] 容字的起源與演變_繁體字寫法

[複製連結]
中央紀委國家監 發表於 2018-11-22 13: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說文解字】中說:『容,盛也。從宀、谷。』

【說文解字】中說:『容,盛也。從宀、谷。』

一提起『容』字,最易讓人想起寺廟裡那個胖乎乎、笑哈哈坐在殿前迎客的彌勒佛和他身邊的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容的本義就是容納

容的本義就是容納

【說文解字】中說:『容,盛也。從宀、谷。』在許慎看來,『容』上面的『宀』,是房屋的意思,下面是『谷』,是空虛的山窪。『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由此容的本義就是容納。但也有人認爲,許慎沒有見過甲骨文,容的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爲『穴』,是遠古社會的地穴建築,如同裡面大、口子小的地窖。這種地穴式的建築,在遠古社會是用作儲存糧食等之用的,因此容就有了容納之意。不過,許慎所解釋的和甲骨文字形所表達的其實殊途同歸,都是空間上容納、收容的意思。【詩經·衛風·河廣】中說:『誰謂河廣?曾不容舟。誰謂宋遠?曾不崇朝。』誰說黃河河面寬,有時候連一條小船都容不下。誰說宋國路途遙遠,我一個上午就可走到。這是宋國流浪者的一首思鄉之謠,這裡『容』字即取其本義。由本義,容又引申出寬容、包容等義項,尚書中說『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這正是成語『有容乃大』的由來。

容的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爲『穴』

容的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爲『穴』

寬容、包容的人,表情是和藹可親的,面容也是慈祥可鞠的,所以容也可引申指人臉上的神情和氣色。如笑容、愁容、病容等,進而又可引申爲容貌、儀容。【玉篇】:『容,容儀也。』容儀指容貌和儀表。古人云:『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這裡的容指梳妝打扮,它來自【詩·衛風·伯兮】:『豈無膏沐?誰適爲容。』這是一首描寫妻子思念出征丈夫的詩。憂傷思夫的妻子自問:難道是沒有洗頭的時間和油膏嗎?當然不是。丈夫不在,我討誰歡喜,爲誰梳妝打扮呢?既無悅己者,也就不必『容』了。

都是空間上容納、收容的意思

都是空間上容納、收容的意思

在【秋水】中,莊子用浪漫的筆調描寫了海神的廣闊和無邊。大海爲什麼能如此廣闊?荀子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大海不拒細流。由於海的謙和與包容,積少成多,由小變大,慢慢就變得浩瀚無邊、寬廣博大了。做人同樣如此,心胸之大當與天同高,與海同寬。人這一生同樣如此,學知識、長經驗也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在青年時期匯集各方『細流』,到一定年齡自然會囊括『四海』,博學多知,經驗豐富。同時,對待他人,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和氣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就是儒家所倡導的『恕』。當然,包容精神也非與生俱來,它需要主動學習,自覺培育和修煉;需要志存高遠,不計較眼前得與失的遠大境界;需要有『人各有所長,人無完人』的清醒認識;需要有『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的將心比心;需要有『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的良好品德;需要有『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的寬厚仁慈;需要有『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寬廣胸懷。

【詩經·衛風·河廣】中說:『誰謂河廣?曾不容舟。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 ...

【詩經·衛風·河廣】中說:『誰謂河廣?曾不容舟。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 ...

爲人爲事如此,國家民族的文化更是如此。中華民族自古便具有厚德包容的文化氣質,這是一種天無不覆、地無不載的包容與接納,具有無窮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在唐朝,中國當時被各國崇拜的程度,遠超過其他兩大超級強國,因爲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對宗教是排斥性的,只有中國對各種宗教兼容並包。』自漢時起,東方通往西方的道路開通,絲綢之路開闢,東西方文化交流開始在世界文明史上蔚成大觀。在這一過程中,中華文化的『走出去』與『引進來』相輔相成,外來的精神文化、物質文明本土化,形成內生的文化要素,彰顯了開放包容的格局氣度。不過,面對外來文化,中華文化並不是囫圇吞棗地接受,而是有一個吸收、消化、融合、創造的過程。中華文化融合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就體現在外來文化的中國化。這種中國化,離不開外來文化本身的開放度,但更重要的是中華文化本身具有開放包容的大格局,更有融合創造的大智慧。

容又引申出寬容、包容等義項

容又引申出寬容、包容等義項

從中華民族的發展之路,到今日中國的幅員遼闊、民族團結、改革開放,都彰顯著自身包容厚德的文明底色。若非有對本民族文化的充足自信,我們不可能有如此的包容力。今天,『中國號』巨輪已經駛入新的廣闊世界海洋,『文化的對話』成爲必然和必須。一方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要吸收借鑑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也應以中國文化豐富人類文明的基因庫。不拒眾流、揚帆出海,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