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14|回覆: 0

[詩詞賞析] 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一夜滿關山

[複製連結]
中華古詩詞 發表於 2018-12-29 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一夜滿關山

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一夜滿關山

塞上聽吹笛
【唐·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
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一夜滿關山。

注釋

1、塞上:指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邊塞。

2、雪淨:冰雪消融。胡天:指西北邊塞地區。胡是古代對西北部民族的稱呼。牧馬:放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爲生。牧馬還:牧馬歸來。一說指敵人被擊退。

3、羌(qiāng)笛:羌族管樂器。戍樓:報警的烽火樓。

4、梅花何處落:此句一語雙關,既指想像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屬於漢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這裡將曲調【梅花落】拆用,嵌入『何處』兩字,從而構思成一種虛景。

5、關山:這裡泛指關隘山嶺。

譯文

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迴蕩在戍樓間。

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落】飄向何處?笛聲仿佛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了關山。

賞析

高適的詩有一種蒼勁之感,充滿了邊塞情懷。這與他在邊關生活過,心中充滿保家衛國的思緒有關。但這首詩展示了他的另一種風格,與其他寫邊塞生活的詩不太相同。

此詩寫塞上聞笛而生鄉關之思,但首先卻展現出冰雪鋪凝的廣袤胡天,然後再在明月與戍樓之間托出羌笛之聲,在荒漠塞外與故鄉春色的鮮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縷縷鄉思。但這鄉思卻略無哀怨,而是隨著一夜風吹滲滿整個關山,以可見的壯偉景觀的實態體現出巨大的內在顯現力與藝術包容力。

汪中【述學·內篇】說詩文里數目字有『實數』和『虛數』之分,近世學者進而談到詩中顏色字亦有『實色』與『虛色』之分。高適在這首詩中寫景就有『虛景』與『實景』之分,他用明快、秀麗的基調,豐富奇妙的想像,實現了詩、畫、音樂的完美結合,描繪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使這首邊塞詩有著幾分田園詩的風味。

前二句寫的是實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馬的時節了。傍晚戰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開篇就造成一種邊塞詩中不多見的和平寧謐的氣氛,這與『雪淨』『牧馬』等字面大有關係。那大地解凍的春的消息,牧馬晚歸的開廓的情景使人聯想到【過秦論】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則『牧馬還』三字似還含另一重意味,這就是胡馬北還,邊烽暫息,於是『雪淨』也有了幾分象徵危解的意味。這個開端爲全詩定下了一個開朗壯闊的基調。

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境裡,不知哪座戍樓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梅花何處落』是將『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處』二字,意謂:何處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爲羌笛聲,但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處飄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山。詩的三四句與『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意近,是說風傳笛曲,一夜之間聲滿關山,其境界很動人。

三四句之妙不僅如此。將『梅花落』拆用,又構成梅花開滿關山的虛景,呼應雪淨月明的實景,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內心思念家鄉的強烈感情。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山。這固然是寫聲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設問出之,虛之又虛。而這虛景又恰與雪淨月明的實景配搭和諧,虛實交錯,構成美妙闊遠的意境,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畫手也難以畫出的。同時,它仍包含通感,即由聽曲而『心想形狀』的成分。戰士由聽曲而想到故鄉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鄉的情調。不過,這種思鄉情緒並不低沉,這不但是爲首句定下的樂觀開朗的基調所決定的,同時也有關乎盛唐氣象。詩人時在哥舒翰幕府,同時所作【登隴詩】云:『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正是由於懷著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種豪情,筆下的詩方能感而不傷。

這首七言絕句,由雪淨月明的實景寫到梅花紛飛的虛景,虛實相生,搭配和諧,共同營構出一種美妙闊遠的意境。詩中的思鄉之情含蓄雋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