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4-21林天宏中國青年報
賈蘭坡(1908~2001)河北玉田人,民國地質調查所研究員,『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者。
這或許是中國近代考古史上最有意味的對話之一。對話的一方,是中國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另一方,是剛剛應召進所的賈蘭坡。
翁問賈:『考古很苦很累,你幹這個是爲了什麼呢?』
『爲了吃飯。』這個年輕人不假思索地回答。
賈蘭坡的回答並非虛言。作爲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考古工作者,他沒有受過什么正式的學術訓練,高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再讀大學,只能在北京打打零工,進入這個行當,也只是一個被友人推薦的偶然機會。
但在隨後的數十年裡,這個『爲了吃飯』才進入考古行當的年輕人,卻成爲中國考古學史上最爲耀眼的名字之一——他是三塊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發現者。
有人曾這麼評價賈蘭坡:『「北京人」註定會讓發現他的人名垂青史,但「北京人」選擇了賈蘭坡,是因爲看到這個人會將他的一生貢獻給人類考古學,並痴心不改。』
的確,他的好學,讓考古隊的工人們都感到吃驚。
考古隊的工人們曾經打了一隻野狗打『牙祭』,人們七手八腳地去皮挖內臟,這個年輕人在一旁大喊:『不要弄壞了我的骨頭。』人們爭先恐後地大快朵頤之時,他又大喊:『不要啃壞了我的骨頭。』
他把人們吃剩下的狗骨頭一塊塊拼接起來,在不同的部位塗上不同的顏色,按照書上圖示的名稱,一一寫在狗骨架上,每天對著它念念有詞。他的口袋裡也裝著各種骨頭,沒事就摸。
後來,這個年輕人成爲人們公認的『骨頭專家』,他甚至可以分辨出蠶豆大小的骨頭是人類的還是動物的,屬於哪個部位。有人不信,用紙將骨頭蓋起來,上面只撕個手指大小的洞,賈蘭坡也能辨認個八九不離十。
他也是這樣發現了『北京人』。1936年11月,一個工人把挖到的一塊核桃大小的碎骨片放進小荊條筐,眼尖的賈蘭坡拿起一看,便大嚷起來:『這不是人的頭骨嗎?』
無數的史料都記載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賈蘭坡將這個被砸碎的頭蓋骨一點點從土裡挖出,清理、烘乾、修復,再把碎片對粘起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化石便出現在人們眼前。
繼1929年裴文中首次發現『北京人』頭蓋骨之後,賈蘭坡又再度震驚了全世界。當天,全世界有2000多家媒體報導了這一消息,地質所讓賈蘭坡把他的個人照片洗印了100多張,以供世界各國的通訊社發表用,年輕的中國考古學家就這樣一舉成名。
毫無疑問,這是賈蘭坡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同時,這也成爲中國人類考古學的標誌性起點。從周口店開始,他又先後發現了丁村人、藍田人,將中國大陸上的人類起源,往前推進了100多萬年。
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賈蘭坡都在野外度過。1995年,88歲的老先生被美國世界探險中心選爲會員,他謙虛地說:『我現在老得連小板凳也爬不上去了,怎麼能當探險家呢?』美國人回答:『你一生鑽過300多個山洞,沒有人能和你相比。』
老先生著作等身,是業內公認的大師級人物。不過,在80歲以後,他卻開始撰寫科普類文章,『和小朋友打交道』,他最爲擔心的事,是『這門清貧寂寞的學科出現人才的斷層,後繼無人』。
他的工作一直延續到93歲辭世那一年。那個時候,儘管已患上嚴重的青光眼和白內障,他依舊在書桌前舉著放大鏡寫作,只不過,400字的稿紙能寫上一天,稿紙上的字都堆在一起,很難辨清。
他爲自己選擇的安葬地點,是周口店龍骨山西側的半山腰,從這兒望去,可以清晰看見『北京人』頭蓋骨的出土地點。他的墓碑上,只寫著姓名和生卒年月,沒有任何碑文和說明。在工作人員的回憶里,偶爾會有不知名的外國人,在這裡長跪不起。
賈的長子賈彧彰告訴記者:『這是父親生前的最後一個願望——死後,他也要守護著周口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