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日志
-
-
分享
智商情商真的是处世最重要的能力吗?
-
懋基 2023-3-31 08:26
-
为什么历朝的末代帝王,往往諡『灵公』? 因为他们太聪明了,都喜欢玩智商情商都高的制衡术。 他们智商之高, 普遍藐视人文王道, 喜欢霸道。 他们情商之高, 普遍蔑视伦理五常, 喜欢权谋。 将仁义忠信廉耻按在地上摩擦, 是他们最有快感的事。 人以群分, 晋灵公身边聚的全是这类人, 仁义忠信在朝堂上就是个送命话题。 结果,一人之灵不敌众人之灵, 晋灵公终于收获到身死国灭的后果。 秦始皇,特别是秦二世,根本不是智商低的人, 他们但凡智商低一些, 都能听进去忠义之谏, 他们都是死于刚愎自用的自以为是。
-
个人分类: 随思|
110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热度 21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基础理论(思维)之上,并提炼、验证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具体内涵请点击: 法律制度中的四则五行生克关系 。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权利声明:本文阐述的概念理论,符合先秦孔孟之学,但不必符合汉以後儒家之说,而且其中的概念内涵定义,及关系理论,均属于创新首立,任何人引用本文,均需注明来自本网页,任何人引用本文中的概念及其理论,均需注明由『华韵国学网-延章』发明,否则,本人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
个人分类: 隨筆|
1631 次阅读|
1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思维之上,并提练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
个人分类: 隨筆|
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思维之上,并提练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
个人分类: 隨筆|
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思维之上,并提练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
个人分类: 隨筆|
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儒学,说到底就是一门人文科学。说他是人文科学,是因为其学说不是假设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思维之上,并提练于现实生活实践的完整理论。 如果说道家是研究客观规律的天道之学,那么,儒学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道(主观的心、性)如何和合天道(客观规律),达到中庸的人文之学。 道家作为主张客观天道的科学,始于人性无善恶之名,【道德经】主要运用的思维有阴阳、象类、五行、辨证、逻辑等。 儒家作为主张人文的科学,始于辨人性以善恶,并克己复礼,系以公平正义之准则。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有心(欲望)、性(品性),【中庸】认为,人就是要率性修道,性为心之主,然后才能平衡心与性,使得言行合礼,遵循仁义忠智信五常。 儒学的主要思维是阴阳、五行、辨证。 阴阳思维,生化尊卑之说,亲疏之说,内外之说。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义五常的基础,一个不懂孝悌的人,绝对不会具备五常之德,但反过来,具备孝悌之德,则未必具备五常之德,这就是内外之别。 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圈子,最内最亲的,是家庭,是父母儿女,其外是家族,其外是亲戚,其外是朋友,其外是同事,其外是同仁,其外是民族,其外是社会,从内到外,就是亲疏渐变的关系。 孝悌之说,其初是一个人在最内最亲的圈子里的关系,后来演变为其与师门的关系,甚至同事、上司的关系。 由孝悌的扩展,直接衍生出仁义忠智信五常,子思认为这五常是五行关系,但实践应用一直难以进展,说明这个五常的关系未必符合五行关系。 其实五常,作为孝悌的延伸扩展,其内涵可以这样理解:仁,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中庸关系,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能预先假设他人是恶性的,要假设他的品性是不善不恶的,而自己先善处之,则恭宽信敏惠的态度对待他,然后再视其回馈。 义,则是一个人与某特定的人相处时,自己先做到恭宽信敏惠,再视他的回馈做出应对改进;仁义的差别在于,仁如果只是一种品性,义则是切实的实践了,而且仁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义则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集体之间的,更可以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 忠是人与集体之间的相处态度,而且往往是指家族以外的圈子里的集体,因为家族之内,一般用孝悌论述其相处关系。 智、信其实与仁义忠不是同层次的概念,孔子就说过恭宽信敏惠是仁德的表现,这其中就有信,而智,更类似于一种思辨能力。 仁义忠,又以仁为基础,不仁的人,必然不义;而义是最普遍的,所以人们时刻都能听到义气的说法,但义气其实只是义的部分内涵,如果要表述完整,恐怕『义务、义理』更全面;忠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很多人义薄云天,却往往不忠,是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或与小团体之间的义,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大局的义,因此,需要将忠独立表述,很多人误以为忠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误解,这种误解会导致愚忠,因为集体往往会由某个人代表,并履行部分权责,所以如果将自己与这个人之间的义理解为忠,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个人未必就对得起其所代表的集体。 义的义理内涵,体现在法制之上。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义,需要将公义解构为一套五行理论:权利责务。虽然只有四个概念,但四个概念之间是五行关系。作为法制的成套理论,『权利责务』融合了法治与德治,其整合因素便是无处不有的『义』。 法治与德治,又是外与内的阴阳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德治的义理,就没有法治的必要。
-
个人分类: 隨筆|
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4
-
-
个人分类: 隨筆|
0 个评论
-
-
分享
孝悌与仁义忠智信的关系
-
延章 2021-1-22 04:13
-
-
个人分类: 隨筆|
0 个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