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话题: 孔子

相关主题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古代中國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度 国学热点 沙坡 2009-10-18 1 3308 延章 2010-8-13 15:03
孔子家語·王肅注 [電子書下載] attachment digest 子学道统 延章 2009-10-19 41 23961 休竹客 2009-11-21 17:06
今本《老子》(亦稱道德經、德道經) [電子書下載] attachment digest 子学道统 延章 2009-10-19 81 36557 休竹客 2009-11-28 16:07
本版置頂 子部内容分類 子学道统 延章 2009-10-19 1 9484 延章 2010-4-11 11:09
禮記  [電子書下載] 华夏礼俗 延章 2009-10-19 2 13228 白虎庆 2013-4-11 23:56
由宗教窥见生活的阴阳:虚与实 阴阳易学 延章 2009-10-20 1 6794 毛助姝 2011-8-18 03:13
華夷之辨(又稱夷夏之辨)的必要性 国学热点 延章 2009-10-28 8 9008 雪峰山人 2011-3-16 09:34
杜工部草堂诗话[宋]蔡梦弼 诗词对联 延章 2009-11-13 2 3608 延章 2009-11-13 20:59
歸田詩話[明]瞿佑 诗词对联 延章 2009-11-13 15 8904 措措不息 2010-8-31 17:39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看满清如何奴化汉人 儒家思想 延章 2009-11-24 0 4222 延章 2009-11-24 12:33
華夏儒學震動歐洲 是"西方民主"的起源 汉学交流 延章 2009-11-30 2 5083 琴痴 2012-5-21 09:53
袁济喜:从玄境到当下的六朝美学 国学资讯 延章 2009-12-6 0 2902 延章 2009-12-6 01:00
古琴介绍 诗词对联 雪思凝 2009-12-9 10 15996 作业逆流成河 2013-3-28 01:41
王大林 马晓晗:君子不是东西 - 从《论语》“君子不器”说起 国学资讯 延章 2009-12-19 0 3054 延章 2009-12-19 00:03
胡凡:孔子的学习精神与传统耻感文化 儒家思想 延章 2010-1-18 1 5277 南丘 2010-4-15 12:59
金春峰:弘扬孔子之诗教传统——解读有关的两段资料 儒家思想 延章 2010-1-18 0 4167 延章 2010-1-18 23:37
从《孔子》看国学缺失:“南子色诱”  与文献大不同 国学百家 延章 2010-3-8 0 3977 延章 2010-3-8 10:42
唐朝气质:洗净粗犷野蛮 不野不史文质彬彬 国学百家 延章 2010-3-8 2 4979 南丘 2010-4-21 12:20
宋志明:儒家安身立命之道 儒家思想 延章 2010-3-8 0 4603 延章 2010-3-8 11:02
孔子墓蒙难记:红卫兵捣毁“孔家店” 国学资讯 延章 2010-3-12 1 5063 休竹客 2010-3-14 14:38

相关日志

分享 孔子与老子谁先谁後的存疑
延章 2023-7-21 08:17
现代社会思想,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 国人既从内心坚持着儒家思想的精神,如仁义、忠贞、天理、良心等,又主动拥抱西方的思想,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并妄图用来主导自己的一切,同时,又反儒扬老,老庄的思想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向老子求教』等,看上去荒谬,却几乎成为整个社会的定论。 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这种说法存在很严重的漏洞。 首先,从【 道德经 】的思想观点来看,老子应该是战国时期的人,而从【 论语 】【 礼记 】【 春秋 】【 孔子家语 】等经典文献的思想来看,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 其次,【道德经】全篇有针对【论语】的逆反观点语句,但是【论语】则只有极少的儒道相通的语句。 由此可见,是【论语】影响了【道德经】,而不是【道德经】影响了【论语】。 也就是说,是孔子影响了老子,而非老子影响了孔子。 而且,老子与庄子相通,庄子是战国时期人物,极可能老庄二人是相互影响的,甚至老子在庄子之后。而老庄的思想,如自由自在等,明显出于对战国时期混乱的环境的无奈。 最后,春秋时期的东周,社会主流风气处在王道思想式微时,但仍然不悖于王道思想,同时也并无战国时期的权谋思想。 王道思想,与权谋思想存在本质的区别,其差异不亚于儒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差异。 春秋时期的社会思想环境,无法产生老庄的思想,就像华夏文化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思想一样。
个人分类: 隨筆| 1300 次阅读| 1 个评论
分享 孔子琴坊介绍
热度 2 孔子琴馆 2012-11-19 15:30
孔子琴坊创办于 2011 年 1 月,是集研究、创作和培训于一体的专业古琴制作机构,琴坊的建立是中国孔子基金会进行孔子文化推广传播的一种新探索,也是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界人士提供服务的开创性尝试。目的在于动员各界资源,聚集一批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播种者、文化学者、管理者、琴家、斫琴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当代琴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孔子琴坊由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何洪涛、毕业于山东大学的王春、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孙万灵等企业家人士、青年学者、青年艺术家联合创办。成立至今,以昌明国粹、传承经典、弘扬琴道为己任,精工细斫,不断探索远古斫琴技艺,着力打造中国最传统最专业的古琴斫制机构。截至今日,已成功举办各类活动 10 余场次,其中包括在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成功举办的“琴与墨——古琴书法雅集”活动以及奥运期间远赴英国伦敦参加的“ 2012 中国书法古琴音乐会”等国际化的古琴交流活动。与此同时琴坊分别在北京、成都、济南、深圳等地陆续建立孔子琴馆,开展古琴传习培训,为国内外古琴爱好者提供一流的艺术咨询及教学服务。
个人分类: 古琴| 1714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分享 道家本论六:孔子的教育思想
逸羊道长 2012-6-11 08:24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在几千年的封建帝国时代只有简单的几句教条,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这几句教条中偶尔提到过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但也只是“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实践似乎只是随顺众人的喜好,并不是为了验证知识和发展知识的需要。 孔子在“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中也谈到了实践的作用,但也仅仅只是为了辨识知识的真伪性,并不怎么主张对知识本身做出更多的探讨。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多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主张学习就是在书本中转圈子,没有太多涉及到知识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纵观整个孔子教育思想的主张,都没有发现有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论述,更别说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发展知识了。在中国父系氏族封建帝国时代,皇帝的话不能持任何怀疑态度,圣贤的知识也不能在实践中有所发展,实际上孔子服务于封建帝国的纯行政使用的“仁义礼信智”思想也不需要发展。 偶尔也会有人为孔子辩解说,学与思中的思就是实践,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了。但从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看出,这种思并不是一种实践,而是对未知书本知识教条的字面理解。并且孔子的思最终还是以书本学习为终结,这就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中除了“学与思”的关系论述之外,就是“学与问”的关系论述,这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思想。孔子教育思想理念中没有提到过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说法,这种不是“思”就是“问”的教学方式弱化了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能力。 孔子教育思想中极力推崇学生把毕生精力消耗在前人知识的书本学习之中,在追求完美书本学习之中消耗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意志,这就是“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思想。学生学习圣人书本知识要学不厌,老师传授圣人书本知识也要教不倦。圣人的书本知识有一丁点不会,也都是学习上的失败。 儒家一边提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边又提出“圣则吾不能”。逝去永不复回的完美圣人留下的完美知识,必然有过的后人是永远学不完的。在孔子主张“知识无需发展”的基础之上,书本知识还勉强可以“学就能及”。在一个知识不断发展创新的现代社会,如茫茫大海的知识每天都在飞速发展,要想“学就能及”,恐怕只有望书本兴叹了。 孔子教育思想中也提到过事物发展的循环往复性,这就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思想,但在孔子“过犹不及”思想的背景下,这种循环往复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并不代表事物向前发展,而是对旧有知识的往复温习。孔子始终认为学生学习始终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不应有所逾越。 孔子教育思想中始终把书本知识学习放到主导位置,并且认为书本知识就是人们认识世界一切的指南,孔子始终否认知识的相对性,这就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无以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中偶尔也会有积极的一面,比较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但这些思想在“圣贤无过”论的基调上,也只是服务于培养“书呆子”类型的人才。孔子也主张把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在意识中变成乐趣,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想。但这种思想始终离不开执著的纯书本知识学习,这就是“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思想。 最后提醒一下,作为非政府资助的私立学校,孔子的教学是要收学费的,这就是“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了。似乎儒家有“诲人无类”的宽广胸怀与“无人不容”的儒雅风度,但不交学费就想学习,这是永远都行不通的,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啊!呵呵!
193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