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话题: 情義

相关日志

分享 父子、兄弟情義並非天生的,是需要用心培養
延章 2024-1-3 08:30
由於儒家思想的長期薰陶影響,很多中國人以為,家庭倫理是天然存在的,像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情義也是必然存在的。 然而,從當今世界其他民族來看,從西化的現代中國社會來看,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的情義並不是必然存在的。可能親人之間的『情』,在子女未婚前,由於父母的養育恩情,能一直存在,但是,未必能轉化成『義』。 情如果不能轉化成義,就是有情無義,雖然比無情無義好些,但很容易就淪為無情無義。 所以,儒家文化幾千年,終歸要講的就是恩情化義,育義養情。不管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還是夫妻婆媳,都需要按照禮法去做,依據『仁義忠智信』這人性的五常去規範自身。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稟性仁義的人總是占小數的,所以,絕大多數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是不存在情義的。 有人就會問,不存在難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嗎?我們為什麼要這些情義?這些情義的作用是什麼?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家庭里的情義,存在與不存在,當然都是天道使然,但是為什麼要維護要保存這些情義? 當然是為了能讓家庭里的每個人,能讓整個家庭都獲得最佳最優的發展機會。 家庭是每個人降世之後,身處的第一個集體。人活在社會上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獨立,除非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存。既然身處家庭里,就應該盡最大的可能,利用集體資源去發展自身。 在儒家文化看來,要利用集體的資源,首先要維護集體,而維護集體的根本,就是『義』。家庭作為一個以夫妻之『情』組建並維繫的集體,在子女降生之後,就會轉化成為『親情』,這個親情就包括夫妻之情、父母子女之情、兄弟姐妹之情。 但這個親情並非天生的,也並非必然存在的,一旦這個『情』消失了,家庭也就瓦解了。 所以維護家庭,就要培養親情,要維護家庭的義,要保障『情』『義』的有效轉化。 有了情義,家庭才能健康的發展,兄弟姐妹之間的團結協作才能得到保障。 喜歡單打獨鬥(自私獨立)的人,是很難有大成就的。對社會所有奉獻,自身成就大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必須依靠團隊、依靠集體的。 集體的力量永遠比個人要強大,正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兄弟姐妹之間的團結協作,對於個人的發展與成就,是極其重要的。 所以我們經常能見到,一個學歷達到博士的獨生子女,其謀生能力,及生存條件,甚至遠遠不如只有小學畢業的兩兄弟的共同發展。
个人分类: 隨筆| 603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分享 情、義、利三者是什麼關係?如何預防後代滑落到社會底層悲慘命運 ... ... ... ...
热度 79 延章 2023-11-25 22:25
情義利三者是什麼關係? 情義,情有親疏之分,義有厚薄之別。 有情則親,有義則德,有德則利。 至親之情在夫妻,其次父母子女,其遠不過同事。 至厚之義在父母子女,其次在夫妻,其遠無疆。 人先有情,才能生存,孤寡之人(像乞丐、五保戶),往往沒有具備生存的條件。 人要有義,才有生命力,厚德之人,能得到遠近遐邇的人的輔助。 故而,有情可以生義,有義可以興德,德重則人皆助之利之。 預防後代滑落到社會底層的悲慘命運 以上的人文義理,將以從小教導孩子,則能保障子孫後代的命運,其層次恆久立於人類命運的頂層,並始終從屬人文群體,避免滑落入社會底層的悲慘命運。
个人分类: 隨筆| 638 次阅读| 0 个评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