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文化論壇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漢代法律思想的嬗變
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從未中斷,而沒有中斷並不意味着沒有經歷變化,相反,恰恰是這種應世而變造就並彰顯了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的韌性。能夠順應社會發展而不斷自新,能夠依靠理性來尋求自我突破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特 ...
2018-12-28 10:42 | 查看: 3303|評論: 2
劉伯溫民生思想芻論
『虬髯電目,探天根兮斡地軸。扶龍興雲,四方以肅。以生民休戚為憂喜,以大道晦明為榮辱。武功既成,而文治不盡其用者,蓋天也耶?抑人也耶?』次子劉璟贊其父劉伯溫畫像,可以說是非常中肯的。劉伯溫的確是『以生民 ...
2018-12-27 09:12 | 查看: 3364|評論: 2
人民時評·點亮『國寶』回家之路
不久前,國家文物局向中國國家博物館劃撥青銅『虎鎣』。至此,這件流失海外百年的圓明園青銅器,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如果說,這件西周晚期珍貴文物的流失,銘記着一段屈辱的中國近代史,那麼今天的回歸,則標誌着中 ...
2018-12-26 09:31 | 查看: 2539|評論: 3
考古中國的重要進展
考古中國的重要進展
『考古中國』項目是『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通過對古文化遺址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价值的認識,提升考古在文物保護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 ...
2018-12-26 09:26 | 查看: 2577|評論: 1
學寫古詩詞 對句的平仄
學寫古詩詞 對句的平仄
很多人從五絕、七絕開始學寫詩,這樣一開頭就走錯了路子,以後很難寫好。五言絕句本質上是最短小的五言古詩,七言絕句本質上是最短小的七言歌行,前者要求在極精簡的文字中,儘量表現出高古樸拙的氣息,後者要求 ... ...
2018-12-22 11:39 | 查看: 2466|評論: 6
二十四節氣『冬至』·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二十四節氣『冬至』·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冬至陰極一陽生,正是養生好時節。天文和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如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銀耳等;及時添加衣服,注意手腳的保暖;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減少和抑 ...
2018-12-22 11:22 | 查看: 2641|評論: 2
孔子母親的教子智慧
顏母即顏征在,是春秋時期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母親,也是孔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顏征在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她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就是培養造就了至聖孔子。 ...
2018-12-21 10:07 | 查看: 3483|評論: 4
文化創新的『術』與『道』
【詩經·大雅】中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小說,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中國的文學藝術始終如【禮記】所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唐詩、宋詞、 ...
2018-12-20 09:36 | 查看: 2975|評論: 3
孟荀人性論的分歧與精義
孟荀人性論的分歧與精義
人性論是天人論之樞紐,更是社會與人生論之基石。孔子不言人性善惡,只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貫同摜通慣),但孔子之後的孟子、荀子卻各著書說『性善—性惡』並流傳甚廣。古來飽學 ...
2018-12-18 11:28 | 查看: 2307|評論: 5
『穿越千年』的文明對話
『穿越千年』的文明對話
進門處的兵馬戰車古色古香,繼而是神秘的『東漢雙獸』,秦始皇兵馬俑惟妙惟肖……在新西蘭惠靈頓,一件件中國國寶就像駕着『祥雲』穿越時空而來。12月15日,『秦始皇兵馬俑:永恆的守衛』主題展在新西蘭國家博物館開 ...
2018-12-18 11:23 | 查看: 2395|評論: 3
田野考古,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考古
田野考古,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考古
歲末年初,對於考古人來說,是一年田野考古結束後的匯報季,也是全國各個區域重要考古發現的盤點季,有一種春華秋實的喜悅。改革開放40年來,考古人幾乎每年都是在這樣的收穫中走過來的。 這40年來,中國的考古學有 ...
2018-12-14 16:39 | 查看: 2054|評論: 0
圓明園『虎鎣』回家記
圓明園『虎鎣』回家記
1860年從圓明園被掠走,2018年3月在英國被拍賣,6個月後買家捐贈中國,11月23日安抵北京。歷經磨難,圓明園『虎鎣』最終重回祖國懷抱! 回家了! 在外漂泊150多年的『虎鎣』終於回家了! ...
2018-12-13 09:46 | 查看: 1960|評論: 0
讓古老書院活在當下
讓古老書院活在當下
書院是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一種教育形式。其始於唐,興於宋,至南宋時發展成熟,經元、明、清直至近代改制為學堂。在千年學脈的綿延賡續中,書院傳承着教書育人、以文化人和傳道授業、兼濟天下的思想與精神。 ...
2018-12-13 09:42 | 查看: 2419|評論: 0
漢代疏勒城唯一城門找到
漢代疏勒城唯一城門找到
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間又過去了兩年。放眼望去,滿山的麥子早已收割完,只留下整齊的麥茬。空氣是冷颼颼,天空也是陰沉沉的。幾天前的一場暴雨,讓道路泥濘難行。 這裏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半截溝鎮石城子遺 ...
2018-12-10 10:36 | 查看: 2120|評論: 0
怎樣學寫古詩詞
怎樣學寫古詩詞
詹安泰先生【無庵說詩】開宗明義第一條:『詩有聲韻美,學詩者自當兼講聲韻。近體之聲韻易循,古體之聲韻難知,故學詩者當先學近體,次學古體。』近體詩是唐代新產生的詩體,包括全部的律詩和一部分的絕句。 ...
2018-12-8 13:18 | 查看: 2519|評論: 3
【紅樓夢】中的女子『詩教』
我們一講『詩教』,首先想到的就是【詩經】教育。其實不僅僅是【詩經】,更不僅僅是小子、文士的專屬教育,詩歌教育已歷承千載,而女子的詩教更是在古代男權系統下奮力生長的生命力量。【紅樓夢】是微觀清代社會高門 ...
2018-12-8 13:15 | 查看: 3194|評論: 2
二十年後如何續寫【中國文學史】
二十年後如何續寫【中國文學史】
『如果真有一天,歷史的接力棒傳遞到我們手上,我們能做好準備嗎?』程蘇東有些忐忑。 面對繼承、突破、創新的學術使命,不少中青年學者像程蘇東一樣:忐忑,甚至困惑、焦慮。與此同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這些已在 ...
2018-12-8 10:47 | 查看: 2201|評論: 0
展示宋詞的內在之美
展示宋詞的內在之美
近年來,宋代文學研究的突破與創新多集中於詩、文、筆記等以往關注較少的文體領域,而傳統的詞學研究則相對較為沉寂。在此背景下,新近出版的【內美的鑲邊——宋詞的文本形態與歷史考證】一書,可謂為宋詞研究的拓展 ...
2018-12-8 10:18 | 查看: 2271|評論: 0
經學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技術
近二三十年來,圍繞儒家經典的經義、義理、語文學和歷史學,已有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仍然任重道遠。以經學研究中的『二重證據法』為例。二重證據法的實踐可以追溯到孔安國利用孔壁古文對讀伏生今文以定【古文尚書】文 ...
2018-12-7 09:39 | 查看: 2231|評論: 0
當前荀子思想研究面臨四大困境
『現在中國與荀子相關的文化活動和課題很多,荀子研究也非常活躍,甚至可以說出現了產業化趨勢。但我想問的是,這些現狀是否帶來了荀子研究的發展?很多年前,台灣劉又銘教授提出了所謂的「新荀學」,或稱為荀學的復 ...
2018-12-7 09:32 | 查看: 2782|評論: 0
文物修復師·『讓千年織物重現往昔光華』
文物修復師·『讓千年織物重現往昔光華』
『出土絲織品的保護修復難度極大,它是蛋白質纖維織物,出土之後經常幾分鐘內就會發生巨大變化。大多數墓葬中的絲織品都會腐爛、霉變、脆化、污染,甚至完全喪失原貌,稍加觸碰就會變成碎片。』 ...
2018-12-6 10:47 | 查看: 2623|評論: 0
重建中國特色的經學學科
孔子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刪述『六經』,創立了以仁禮學說為核心的儒家學派,將仁義禮智作為立德樹人的基本要素,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走向天下大同作為立國的必由之路。儒學在漢代定於一尊,這絕非漢武帝 ...
2018-12-6 10:38 | 查看: 2624|評論: 1
壁畫創作中的文化思考
壁畫創作中的文化思考
我國古代壁畫曾經創造了世界藝術的高峯。上世紀8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中城市建設的蓬勃發展,一批優秀壁畫作品的出現,開創了中國壁畫復興的先河,其創新精神影響到整個中國畫壇,這些作品形成了社會大眾對壁畫藝術全 ...
2018-12-6 10:26 | 查看: 2549|評論: 0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雲岡石窟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雲岡石窟
武周山下,世界遺產雲岡石窟,引無數人迷醉在此。 守着這麼一個文化寶藏,雲岡石窟研究院在院長張焯的帶領下動起了腦筋:『一年200萬遊客,還遠遠不夠。』怎麼讓更多人看到雲岡、接近雲岡、了解雲岡?寧波等人先後7 ...
2018-12-5 09:45 | 查看: 2062|評論: 4
郭璞與詩經
郭璞與詩經
學界多知郭璞在玄學、遊仙詩及訓詁學等方面的建樹,而甚少關注其【詩經】學之成就。郭璞曾著【毛詩拾遺】【毛詩略】兩部【詩】學著作,又注【爾雅】等書,其中有較多引【詩】材料。郭氏的【詩】學著作皆亡佚,清人馬 ...
2018-12-5 09:36 | 查看: 1933|評論: 2
青藏高原4萬年前的人類活動
青藏高原4萬年前的人類活動
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曉凌等的研究論文,公佈了在青藏高原腹地尼阿底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及研究成果。該項發現將人類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歷史推進到4萬年前,書寫 ...
2018-12-4 10:38 | 查看: 2614|評論: 1
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 首發
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等指導,華寶齋富翰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古話今語文化有限公司主辦,以『讓古籍活下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中華藏書文化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上,【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 ...
2018-12-4 10:35 | 查看: 1706|評論: 1
文物修復 應修舊如舊
近年來,【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節目的持續熱播,以及以故宮為代表的博物館推出的系列高品質展覽,極大提升了公眾對文物的熱情,文物保護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這固然可喜。不過,保護的想法有了,更須有好 ...
2018-12-3 13:21 | 查看: 1997|評論: 0
【離騷】的禮俗象徵
【離騷】中多處出現楚人始祖名稱,如高陽、三後、彭咸、重華等。從開篇到結尾,對始祖的追懷貫穿全文,語氣敬慎,可見作者慎終追遠之意。學者們一般認為【離騷】中反覆提及『彭咸』,表達了主人公追隨其投水而死之意 ...
2018-12-3 13:19 | 查看: 1880|評論: 0
五六千年前紅山先民能釀水果酒
五六千年前紅山先民能釀水果酒
距今5000到65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時期,生產力發展到什麼程度、是否有酒存在等問題,一直是學術界不停探求的課題。近日經研究機構鑑定,遼寧省朝陽市德輔博物館的一件藏品內壁沉積物發現有水果酒的元素。這一檢測結果首 ...
2018-12-3 13:13 | 查看: 2679|評論: 1
清華簡2018年最新成果
清華簡2018年最新成果
在十年之前,剛剛進入人們視線的清華簡便因『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而備受世人矚目。這十年來,我們有幸閱讀到【尹至】【尹誥】【傅說之命】【封許之命】【攝命】【金縢】【厚父】等『原版』【尚書】,【周公 ...
2018-12-1 13:27 | 查看: 3880|評論: 2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首先講述的就是黃帝,但是這並不太好講。司馬遷就說『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今天各家對於黃帝的說法也不一致。其中多數人認為黃帝就是我 ...
2018-12-1 11:05 | 查看: 4734|評論: 4
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讀書學習方法"
傳統中國對如何讀書有過很多討論,其中,朱熹的【朱子讀書法】流傳甚廣,成為近世士子的讀書指南,元代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即以此為基礎,後又演化出徐與喬【五經讀法】、周永年【先正讀書訣】等等。與前現代社會 ...
2018-12-1 11:01 | 查看: 3040|評論: 7
讓家書文化走進生活
家書是一種感染力極強的鮮活文本,西方人稱之為『最溫柔的藝術』。鋪一張白紙、修一方尺牘,是我國古代文人表露心緒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寫一幀信札,是我國傳統士子寄寓鄉愁的有效渠道。魚傳尺素、鴻雁傳書、目 ...
2018-11-30 10:21 | 查看: 3955|評論: 3
古籍修復師的使命
古籍修復師的使命
為做好修復工作,王斌團隊不斷學習新知、加強師徒傳承 王斌用竹起子將背紙從牆上掀下來。本報記者胡婧怡攝 『呼——』隨着輕輕的呼氣,貼在牆上的背紙緩緩繃起。王斌直起腰,又用棕刷敲實了氣口,一件修復作品的『 ...
2018-11-30 09:51 | 查看: 2172|評論: 2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