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文化论坛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专家:齐鲁文化经济思想的源流鼻祖应是周公
中新网济南10月20日电 (记者 孔凡元)“齐鲁文化无论从总体上还是经济思想上看其鼻祖应是周公。周公在政治上辅助周武王完成了灭商立周的宏图大业,又通过分封制确立了集权与分权结合的管理机制,最终确立了齐鲁文化 ...
2012-10-22 17:34 | 查看: 2127|評論: 0
学者吁放带薪假陪老人 倡议将重阳定为中华父亲节
新京报讯 (记者范春旭)昨日,为迎接重阳节,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举办“庆重阳”敬老慰问公益演出,众多明星到场,数百位老人观看演出。    同时,人文学者、中华父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倡议各单位给 ...
2012-10-22 17:33 | 查看: 1896|評論: 0
千年前唐妆走红网络 考古专家:80%相似 不够夸张
这两天,一位台湾的女大学生在网上非常火爆,年轻的姑娘晒出了自己的一组化妆照。不是美艳的写真,而是姑娘按照唐代的特点画出了1000多年前的妆容。    千年前“唐妆”走红网络   说到唐朝女性,你会想到谁 ...
2012-10-22 17:31 | 查看: 2428|評論: 0
“元芳体”走红背后的共鸣诉求
“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这句话近日在微博上盛行,众多网友热烈参与,形成热点话题,“元芳,你怎么看”的贴吧也被建立,围观者众多。 不可否认,从表面上,最近“元芳体”在网络上走红,确实与之前的“甄痔濉薄 ...
2012-10-22 17:25 | 查看: 2197|評論: 0
评:文学不必迎合和取悦民意
说到“文学与民意”,乍看起来有些无厘头,难道文学与民意存在互动关系?颇有人研究文学与政治、法律或宗教的关系,却没有人研究“文学与民意”的题目。但最近莫言获得诺奖,立时有人要求莫言从一种立场转向另一种立 ...
2012-10-19 19:47 | 查看: 1751|評論: 0
文学就是文学自己 和"民意"没有半毛钱关系
说到“文学与民意”,乍看起来有些无厘头,难道文学与民意存在互动关系?颇有人研究文学与政治、法律或宗教的关系,却没有人研究“文学与民意”的题目。但最近莫言获得诺奖,立时有人要求莫言从一种立场转向另一种立 ...
2012-10-19 19:43 | 查看: 1922|評論: 0
赔本也要种? 高密市难道要改称“红高粱市"
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家乡山东高密政府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在红高粱文化休闲区,将斥资千万元种植万亩红高粱,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表示“赔本也要种”、“这一千万先要扔出去”。(《新 ...
2012-10-19 19:43 | 查看: 2127|評論: 0
莫言对中国文化人的启示:大作品得寂寞地地干
莫言:对中国文化人的启示    齐世明   2012年10月11日,对于中国文学界来说,似乎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随着来自山东高密的57岁“年轻作家”,“破天荒”终于获得“诺贝尔”的青睐,当代中国文学也似可 ...
2012-10-19 19:36 | 查看: 2265|評論: 0
余秋雨:中国当代文学比世界一点不差 莫言最靠前
 中新网10月18日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18日表示,中国当代文学没有那么糟,最优秀的几位作家作品,比“五四”以后的作品一点不差,比世界一点不差。自己就一直把莫言排在当代作家最前面。他还大赞莫言令中国文学形 ...
2012-10-19 00:46 | 查看: 1592|評論: 0
评:“莫言”入选教材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入选中学生教材很快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消息传出,引来一片反对声:有的认为此种做法太功利,有的认为莫言作品不适合,有的则担心标准化教学会“害”了莫言。其实,从语文教育和文化 ...
2012-10-19 00:31 | 查看: 1934|評論: 0
这个社会充满疑问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元芳
要问最近网上谁最“忙”?非李元芳莫属。这个热播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角色,在剧中经常被狄仁杰问:“元芳,此事你怎么看?”并借两人的对话推动剧情。这句不经意的口头禅,如今成了网友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万 ...
2012-10-18 23:32 | 查看: 1726|評論: 0
运河申遗切忌"等靠要"
大运河申遗,参与其中的有13个部委、8个省市、35个城市,保护的范围涵盖3400多公里和1000个遗产点,任务艰巨、压力重大。众所周知,申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运河,要在运河沿岸营造良好的生活场以满足民生需要, ...
2012-10-18 23:29 | 查看: 1613|評論: 0
评:死了“莫言家乡打造万亩红高粱”这条心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家乡计划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作为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的管委会主任,范珲发愁的是如何种出万亩红高粱。在莫言的家乡,由于收益太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新京报》 ...
2012-10-18 19:14 | 查看: 1505|評論: 0
文化产业发展 千万不要沉迷于"拿来主义"
我国近年来着力强调发展文化事业,但最近文化事业的发展似乎在争相投向急功近利的拿来主义式发展捷径。 本年度收获极高人气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版权购买自荷兰。为了呈现出与原版同样规格的制作水准,节目 ...
2012-10-17 17:37 | 查看: 1649|評論: 0
《江南Style》被批低俗 网友应严重抵制
以一副“欠扁”的姿态出现在韩国江南区的海滩、马棚、桑拿房,重复着“哥就是江南范儿”的鸟叔,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明白过来,就大火特火了。可能因为,他唱出了很多潘肯蛲的“我是高富帅”。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寒酸 ...
2012-10-16 16:35 | 查看: 1907|評論: 0
评:莫言作品速进教材反映出入选程序上的缺位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语文出版社称,目前该社已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认为,不要低估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 ...
2012-10-15 23:48 | 查看: 1667|評論: 0
“莫言热”中的一点忧:别异化为“难得商机”
莫言的获奖,国人的“狂喜”,那是自不待言。虽然许多人对莫言的了解,仅限于一部改拍的《红高粱》,而对于他真正的代表作,从《丰乳肥臀》到《檀香刑》再到近年的《蛙》,多数人闻所未闻,但我们仍然要为之雀跃,虽 ...
2012-10-15 23:46 | 查看: 1627|評論: 0
莫言热后冷思考:或能改变中国不乐观的阅读现状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天晚上,消息如同水银泻地,扑撒到网络的任何一个角落,整个微博都沸腾了,满屏都在说莫言,刷屏的人快要把网络刷爆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奥运会都开过的中国人为什么这样重视莫言获 ...
2012-10-15 23:45 | 查看: 1628|評論: 0
已拆除7年大楼被列入文保 拆得太快还是批得太慢
媒体报道,10月11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布的第三批文物保护名单上,该市拆除多年的市政府旧址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归类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有网友质疑,“是拆得太快,还是批得太慢?”对此,当地文 ...
2012-10-15 23:42 | 查看: 1329|評論: 0
评委马悦然谈莫言获奖:对中国人的意外很意外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昨晚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    对你们的意外很意外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个结果绝对让大多数国人既惊喜又意外,诺贝尔文学奖长期被欧美作家“霸占”,中 ...
2012-10-12 18:31 | 查看: 1569|評論: 0
影视剧推广普通话 不能以“扼杀”方言为代价
29集大型纪实性主旋律革命史诗大片《国家命运》正在央视一套热播。此剧用纪实手法还原“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历史秘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操着略含湖南口音、苏北口音的普通话,这些话语虽然经过“改良”, ...
2012-10-12 00:30 | 查看: 1737|評論: 0
莫让好声音止于荧屏 把中国正能量留在路上
6月以来,“好声音”一声炮响,响彻神州大地。当中秋横亘国庆之时,这一场有优质导师、优质声音、缤纷话题的盛宴终告结束。木讷的民谣歌手梁博凭一首应景的《我爱你,中国》,出人意料地将“中国好声音”收入囊中。 ...
2012-10-12 00:03 | 查看: 1516|評論: 0
评:诺贝尔奖非文学价值唯一准绳 需要"去魅"
瑞典文学院10月8日宣布,诺贝尔文学奖将于11日13时揭晓。目前,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是该奖的热门争夺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认为,鉴于诺奖评选过程十分严格,从未提前解密,当前对于莫言获奖的各 ...
2012-10-11 23:38 | 查看: 1822|評論: 0
评:武大换门,刺痛的是公众文化记忆
近日有两条“准文化”新闻,引人关注。第一件是发生在文化重地故宫博物院;第二条,则发生在武汉大学。    先说头一桩:日前有一位曾从事过编校工作的济南市民,职业病发,从女婿随身带回的一本名为《故宫导游 ...
2012-10-11 23:35 | 查看: 1533|評論: 0
警惕“话语刀客”,把批评视野放到现实秩序内层
我对自己喜欢的报纸或者杂志的阅读,肯定不算细读,乃至精读,除非写什么文章涉及到相关文章观点以外。一般情况都是粗读、浏览,达到知道作者在想什么,以及由此而推知这些人或那些人差不多在什么样的一个水平线就行 ...
2012-10-11 17:18 | 查看: 1607|評論: 0
中秋月饼"太忙"传统"太闲" 凸显社会价值观迷失
中秋节已过去10天,但有关月饼的话题仍层出不穷。    逾期提货,有的商家给有的不给   过完长假上班,南京市民张先生拉开办公室的抽屉,发现还有一张月饼券,不过已经过了9月30日的最后提取期。“我试着给 ...
2012-10-11 17:11 | 查看: 1721|評論: 0
专家:“金兀术运粮河”与金兀术无关
中新社哈尔滨10月10日电(记者 李柏杨)由哈尔滨市社科院、哈尔滨市文管站、哈尔滨农垦局阎家岗农场联合对金兀术运粮河流域历史资源进行调查的专家组,10日回到哈尔滨,结束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工作。专家组表示,没有发 ...
2012-10-11 00:11 | 查看: 1617|評論: 0
庸俗浅薄不足以成大业 文化才是旅游之"芯"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文化消费越来越成为消费的炽点和支点。中秋国庆双节长假的旅游热,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据测算,去年我国居民以旅游为主体的消费规模大致在28568亿元,相当于GDP的6.05%。特别惹眼的是 ...
2012-10-10 23:55 | 查看: 1599|評論: 0
抵制换不来文化繁荣 请相信中国文化的气度
星巴克在灵隐景区开店的消息,热闹了一阵,现在有点冷了。但正因为其“冷”,反而能静下来看看沉淀的东西是什么。 星巴克作为和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西方饮食文化代表”,入驻灵隐寺景区,引起很多人 ...
2012-10-10 23:54 | 查看: 1387|評論: 1
地铁互殴让人不再让座? 别在反思中背叛道德
7日上午,广州地铁4号线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互殴。一名60多岁的老人与一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因为争议引发了“血案”。据调查,这件“血案”并非因为此前媒体普遍认为的“让座”问题所引起,而是在上地铁之前,两人 ...
2012-10-10 23:54 | 查看: 1530|評論: 0
哥追的不是"国民风" 而是那时候的良心品质
最近,网络刮起浓浓“国民风”,除了床单外,不少网友都晒出家中还在服役的老物件,其中国民三件套(即床单、枕巾和毛毯)、国民脸盆、国民缝纫机最受网友追捧。(10月8日《长江日报》) “国民床单”之类的物件 ...
2012-10-10 23:54 | 查看: 1677|評論: 0
“比基尼京剧”是个伪命题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些戴京剧头饰、穿三点式裸装的艳女动作照片,组织该艳女大赛的组委会宣称此乃“比基尼京剧”。一些捍卫京剧的人们看到照片及视频后则大惊失色,认为此举“亵渎”了国粹,称这么做会“毁了”京剧。 ...
2012-10-10 23:27 | 查看: 1644|評論: 0
追逐“国民风”,推崇的是一种良心
最近,网络刮起浓浓“国民风”,除了床单外,不少网友都晒出家中还在服役的老物件,其中国民三件套(即床单、枕巾和毛毯)、国民脸盆、国民缝纫机最受网友追捧。(10月8日《长江日报》)    “国民床单” ...
2012-10-10 16:56 | 查看: 1750|評論: 0
景区陋习丢谁的脸? 别老觉着"有钱就是爷"
这个中秋、国庆长假,与高速公路同样的火热还有全国各地的景区,然而各种不文明现象也随处可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随地大小便、爬树摘柿子;钱塘江沿线潮退人散后,垃圾成堆;省外也同样,三亚海滩、天安门广场等地垃 ...
2012-10-9 23:43 | 查看: 1486|評論: 0
名人故里开发可以有 林语堂成文化品牌是进步
福建省漳州平和县近日宣布:一个世界级文学小镇即将诞生。平和县政府准备做大文化大师林语堂这一品牌,拟斥资30亿元将林语堂故里坂仔镇打造成世界级文学小镇。 地方借文化名人搞旅游开发,常常被诟病,而在很多时 ...
2012-10-9 23:43 | 查看: 1369|評論: 0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