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文化论坛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国学以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复兴――现代中国的国学传统
《核心提示》对于当代国学倡导者来说,难题在于如何将国学作为一门学问的整体呈现出来。保证国学学科地位并进行学科细分的要求越强烈,国学作为一门整体学问的力量就越薄弱。   在中 ...
2012-6-9 08:45 | 查看: 1828|评论: 0
任国征:钱穆如何看待科举考试?
钱穆曾评论说:“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不可说不是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才聚九州铁铸成大错。考试制度之废弃,仅其一例 ...
2012-6-9 08:44 | 查看: 2251|评论: 0
作家苏叔阳:中医知识是中国文人必备修养之一
太湖文化论坛中医药发展(南昌)高级别会议7日举行。著名剧作家苏叔阳在一场以“自然、和谐、健康”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论坛上表示,中医基础知识是每个文人所必备的修养之一。 “中医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密不可分 ...
2012-6-9 00:39 | 查看: 1850|评论: 0
为何我们今天会追慕民国风流?源于现实精神缺憾
为何我们今天会追慕民国风流?源于现实精神缺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2年1期,作者:郑连根,原题:《“春秋范儿”》 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转型社会。当时,周天子失去了政治上的权威,许多诸侯“不按规则出牌”,逐渐走上了凭实力说话的“争霸之路 ...
2012-6-8 17:28 | 查看: 1955|评论: 0
编书为乐 书法为寄――崔伟其人其书
编书为乐 书法为寄――崔伟其人其书
崔伟是我的同事,他经常来我办公室坐坐,谈谈编书或谈谈书画,我们都很愉快。后来我退休了,见他次数不多。但每次见面,都感受到他艺术的长进。有时在专业报刊上见他新作,每惊叹他于编辑缝隙的成果是如此的扎实。 ...
2012-6-8 17:27 | 查看: 1652|评论: 0
中国古代冶金术起源于本土而非外来
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冶金起源的主流观点始终认为,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由西南亚传入,即所谓“西来说”。由于冶金技术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华夏文明似乎也应该源自西南亚。西来说的依据有二,一是约定俗成 ...
2012-6-8 17:16 | 查看: 1671|评论: 0
当"骂"成了生意就和吹牛拍马没有本质区别了
日前在国际权威排行榜中成为“全球最强华人经济学家”的邹恒甫先生再次炮轰经济学界。他批评国内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一边骂权贵、一边当权贵”,无暇学术却四处走穴,“这些人哪里是经济学家?我看他们只能叫‘经济分 ...
2012-6-8 17:04 | 查看: 1781|评论: 0
称号滥用必然导致贬值 文化学者当心臭大街
时下,盛产各色各样的“帽子”,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一顶刚刚上市的帽子叫“文化学者”。对于这顶新帽子,我颇有点好奇心,很想探询一番。 前些日子,某著名歌星在京举办从艺五十周年音乐会,出席捧场的嘉宾颇众 ...
2012-6-8 17:03 | 查看: 1796|评论: 0
“大学问”与“大福泽”――田家英藏章学诚致孙星衍书札的启示
归根结底,从事学术研究的头号敌人还是怠惰 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 所以,正如席勒所言,“人不能奢望同时是伟 ...
2012-6-8 09:00 | 查看: 1713|评论: 0
易中天谈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孔明非将略之才
《品三国4》中,易中天将讲述三国鼎立后,一个个走向灭亡直至被西晋统一的过程。其中易中天新解诸葛亮,指出诸葛亮的擅权与曹操并没两样。“汉献帝固然是傀儡,刘阿斗又何尝有权?至于诸葛亮本人,就连职务也和曹操 ...
2012-6-8 00:37 | 查看: 1819|评论: 0
孔德立: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
早期儒学的传承创新既是早期儒家自身传承的结果,又是在排拒与融合其他学说的结晶。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儒、墨两家争鸣的重头戏,对儒、墨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凸显出早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
2012-6-7 08:36 | 查看: 1945|评论: 0
叶舒宪:龙-璜-虹――天人合一神话与中华认同之根
长沙砂子塘 1 号墓出土木棺漆画 苡耔天虎升天图 华夏认同之根,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萌生,体现为龙 - 璜 - 虹的三位一体神话想象。怎样在无文字 ...
2012-6-7 08:03 | 查看: 2394|评论: 0
秦长城的修筑符合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
核心提示: 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 ...
2012-6-6 18:37 | 查看: 1707|评论: 0
什么是文化――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的演讲
《兰亭序》,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撰写。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李德顺 哲学博士,原中国社会 ...
2012-6-6 09:33 | 查看: 1836|评论: 0
法源于子夏氏之儒新论――兼谈孟氏之儒与孔门弟子的区别
钱穆讲“法原(源)于儒”(《先秦诸子系年・自序》),郭沫若说“前期法家,在我看来是渊源于子夏氏。子夏氏之儒在儒中是注重礼制的一派,礼制与法制只是时代演进上的新旧名词而已”。(《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 ...
2012-6-6 09:09 | 查看: 1706|评论: 0
石硕:历史上藏人向中原地区的流动及与西藏社会发展的关联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每一个民族,其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相反,其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无不伴随着同周边民族及文明之间的密切交流与互动,并以此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涉及不同民族、不同 ...
2012-6-6 09:05 | 查看: 1922|评论: 0
说文谈史:龙凤呈祥好图案
国家民政部于今年 4 月 18 日发布了全国婚姻登记工作标识(见右下图)。标识以圆为外沿,象征婚姻生活圆满和谐。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寓意婚姻家庭生活红红火火。标识中间是“龙凤呈祥”图案,一龙一凤,形影相随 ...
2012-6-6 08:31 | 查看: 1904|评论: 0
西方认识论还是儒家工夫说――谁误读了“格物致知”?
不可否认,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学科建构过程,就是一个以西方哲学为范本,从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寻求能与之相对应的历史资料、并不断按此范本作出新的理解、解释、发挥的过程。以这种方式建构起来的中国哲学史,固然为 ...
2012-6-6 08:10 | 查看: 1836|评论: 0
著名画家王俊英作品印象:仿如隔世的灵魂之花
著名画家王俊英作品印象:仿如隔世的灵魂之花
在我看来,王俊英的作品是自己灵魂盛开的花朵,散发了春天的气息和香郁。 王俊英以她的古典主义与现代女性人物为代表,表达女性主义在当代艺术中是唯美与浪漫。在她眼中,美的世界是外在和内在的和谐与统一,是自 ...
2012-6-6 00:01 | 查看: 2007|评论: 0
周汝昌曾与胡适争论《红楼梦》 借到珍本被惊呆
周汝昌与胡适的红学情结 周汝昌与胡适的关系,可以说也就是近百年红学发展史诸种纷纭纠缠的一个缩影。胡适于1921年发表《〈红楼梦〉考证》,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旧红学而创立“自传说”新红学,胡适也横 ...
2012-6-5 23:39 | 查看: 1789|评论: 0
杜绝社会冷漠症 请从学会说"谢谢"开始
“学会感恩”,是“心灵鸡汤”式演讲里常见的主题。但与之对应的,却是人们“道德话语退化”的尴尬。在不少道学家眼里,善举应是“不图回报”的;让人说声“谢谢”,常被视作“道德绑架”。于是乎,感激、道歉等,都 ...
2012-6-5 23:30 | 查看: 1908|评论: 0
不根除谄媚财富 抵制《非你莫属》注定失败
这并不是《非你莫属》第一次处在风口浪尖。之前的刘俐俐事件,主持人和老板团的表现就已经招来口诛笔伐。不过,当事人张绍刚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没错”。 我自认为是平心静气看了引发事端的关于法国留学生郭杰的节 ...
2012-6-5 23:26 | 查看: 1800|评论: 0
骂冰心求关注? 名人后代只见资本不见文化
据报道,近日著名女作家冰心和其丈夫吴文藻在京的纪念碑,被人用红漆题上“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大字。字是冰心的孙子吴山写的,据说吴山的父母离婚官司打了6年,财产分割不均,现在母亲重病父亲都不曾看望,迫 ...
2012-6-5 19:50 | 查看: 1743|评论: 0
"中医复兴运动"中不应该有公权力的身影!
因力挺“真气运行培训班”而受到关注的甘肃卫生厅长刘维忠,近年来一直在推行“中医复兴运动”。其举措包括,号召医务人员学习真法以“无药治病”,要求西医奖金与中药用量挂钩,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药膳科,规定吃中药 ...
2012-6-5 19:49 | 查看: 1464|评论: 0
中国教育缺乏历史地理知识 很多国土莫名其妙丢掉
由著名学者谭其骧先生在1982年6月创办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是目前国内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镇。前天,复旦大学举办了建所30周年大会,在会后的建所座谈会上,复旦大学史地所所长吴松弟等学者就历史地理研究 ...
2012-6-5 18:51 | 查看: 1449|评论: 0
“文明对话史”丛谈之七:中国式对话
中华文明在与异质文明或异域文明长期交往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主流的对话模式。其最为突出的特性是包容性,即在承认对方存在的前提下与对方对话,吸收对方的长处,包容对方,崇尚用和平方式进行文明融合。具体而言,它 ...
2012-6-5 09:07 | 查看: 1556|评论: 0
洋人是在中国学坏的吗?
一个人文明与否,和他周围的环境到底有没有关系? 5月29日晚9点半左右,宁波街头。两名外籍男子在和义大道随地乱扔瓜子壳,有人上前劝阻时,他们一脸不屑的样子,还振振有词:“没事,这是中国,你看谁都是这样的 ...
2012-6-4 23:27 | 查看: 1650|评论: 0
古树养护 上点心吧
从济南市政府获悉,《济南市城市绿化条例实施细则》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重点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明确规定养护责任单位或个人因养护不力,造成古树名木损害、死亡的,应依法予以赔偿。 济南市规定,城市规 ...
2012-6-4 23:27 | 查看: 1785|评论: 0
西晋八王之乱教训: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动乱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留下了一个统一仅10年的庞大帝国和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痴呆皇帝晋惠帝。不幸的是,这个痴呆皇帝偏偏有一个又丑又凶、狠毒无比的皇后贾南风。晋武帝死后第二年,贾南风就与楚王司马玮 ...
2012-6-4 23:25 | 查看: 1937|评论: 0
强秦因何“二世而亡”?未形成系统化的政治信仰
作为中国中古社会起点的秦帝国存在了仅仅16年就亡家亡国,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历史和现实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却又无法回避的难题:秦国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掀掉了齐、楚、赵等大国,为什么统一之后 ...
2012-6-4 23:22 | 查看: 1880|评论: 0
北京人艺的成功源自艺术至上戏比天大的传统
北京人艺年届耳顺,60岁了。在中国传统时间观念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蕴涵着人生周而复始、万象更新的美好愿望。作为一家走过60年风雨岁月的剧院来说,自然也是这样。如果说每年的6月12日都意味着北京人艺新 ...
2012-6-4 18:40 | 查看: 1761|评论: 0
有理不在声高 网络论战何妨"有话好好说"
眼下,公众人物网络骂战有成风之势。有演艺明星因为纠纷在网上互骂,引来双方的“粉丝”围观,并且为了力挺自己的偶像而加入互骂行列;有知名导演动辄骂人,发泄不满,毫无顾忌;有美女作家因被人质疑文化水平低而发 ...
2012-6-4 17:29 | 查看: 1796|评论: 0
中国社会诚信缺失较突出 亟需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 ...
2012-6-4 17:27 | 查看: 1782|评论: 0
传媒无往不至的时代 文学该如何面对"生活"(3)
如何处理生活 警惕经验的消耗与误用 对文学来说,生活资源也是一把双刃剑。《作家》主编宗仁发数十年来一直在文学刊物编辑的前沿,对文坛上一些小说家不是昙花一现就是江郎才尽的现象深有感触,“很致命的 ...
2012-6-1 23:11 | 查看: 1393|评论: 0
传媒无往不至的时代 文学该如何面对"生活"(2)
文学的作为 可能的生活是否还有可能 文学源自生活,但文学却不是照搬而来的二手生活。记录、表现也好,打捞、追忆也罢,再或者是想象、理解,不同的作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实现文学对于生活的作为:艺术地创 ...
2012-6-1 23:10 | 查看: 1726|评论: 0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