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死义不苟生!是文纪以知后世,南明抗击满清仁儒:王夫之、李颙、吕留良、朱之瑜、黄宗羲、顾炎武、黄道周等
王夫之 (1619--169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畺斋。衡阳(今属湖南) 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曾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行人司行人。以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至桂林依瞿式耜,瞿氏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历四十年“守发以终”(始终未薙发),其爱国气节和刻苦精神,至死不渝。其学于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又用“𬘡蕴生化”说明“气”变化日新的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同时也又“互以相成,无终相敌之理”。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从“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和禅学家“知有是事便休”的论点。政治上反对豪强地主,主张“以夫计赋役,而不更求之地”,“轻自耕之赋,而佃耕者倍之”。善诗文,工词曲,论诗多独到之见。所著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在思想史上尤具重要意义。
李颙(1627--1705) 明清之际哲学家。字中孚,号二曲。陕西周至人。家贫, 借书苦学,遍读经史诸子以及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廷屡以博学鸿词征召,以绝食坚拒得免。为学主兼采朱(熹)、陆(九渊)两派,以为“朱之教人,循循有序”,“中正平实,极便初学”;“陆之教人,一洗支离锢蔽之陋,在儒者中最为儆切”(《二曲集》卷四),主张兼取其长。重视实学,提倡“明体适用”。同顾炎武反复辩论“体用”问题,提出“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的见解,将“格物致知”的“物”扩充到“礼乐兵刑、赋役农屯”,以至“泰西水法”等实用学问。力主自由讲学,与清廷钳制思想政策对立。所著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吕留良(1629--1683) 明清之际思想家。初名光轮,字用晦,号晚村。崇德( 在今浙江桐乡)人。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明亡,散家财结客,图谋复兴,备尝艰苦。事败,家居授徒。清廷举博学鸿词,以死拒荐,后削发为僧,名耐可。卒前作《祈死诗》六篇。雍正时,因曾静案牵连,遭剖棺戮尸,著述亦被焚毁,但民间仍有流传。学宗程、朱,尤喜表扬朱熹的种族思想,但对于清廷御用之程朱学派则激烈反对,认为“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精通医学,曾注《医贯》。所著有《吕晚村文集》、《东庄吟稿》等,又与吴之振等合辑《宋诗钞》行于世。
朱之瑜(1600-1682) 字鲁屿,日本尊称为舜水先生,明县城城郊人。初从李契玄学,后寄籍松江,受业于朱永祜、张肯堂、吴钟峦等,精研六经,特通毛诗。弱冠后见国是非,绝意仕进。崇祯末两举征辟,均不就;1644年,南明福王朱由崧两次诏征授职,亦不受。酋兵占领浙江后,王翊于四明山结寨抗清,奔走各地,联络义军援翊。顺治四年至十五年(1647-1658),四次东渡日本借兵,以图恢复明室,均未成。途中辗转安南、交趾(均今越南)等地,历尽艰险。期间,南明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多次诏征授职,俱力辞不受。顺治八年八月十四日,王翊不屈而死,之瑜闻知后于八月十五日设祭,终身废中秋赏月。顺治十六年,受郑成功、张煌言邀,返国抗清,败后复流亡日本。常面向故乡泣血,背朝北方切齿。1665年,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为宾师,迎至水户讲学,德川光国欲为建新居,以"耻逆虏之末灭,痛祭祀之有阙,若丰屋而安居,非我志"4次力辞。1670年,日本初造学宫,绘画图纸,度量尺寸,亲临施工现场指导,事后撰《学宫图说》。又造古祭器簋、笾、豆、登等,率学生习释奠礼,改定仪注,详明礼节。1672年,德川光国设置彰考馆,由之瑜门生安积觉任主编,聘请之瑜指导编纂《大日本史》。1682年卒于日本,享年83岁,葬日本常陆久慈郡大田乡瑞龙山麓,依明朝仪式成坟,私谥文恭先生,德川光国辑《朱舜水文集》28卷,收之瑜在海外民撰文章和书札问答(国内今有中华书局版《朱舜水集》、华东师大版《朱氏舜水谈绮》行世)。留于日本遗物,今存水户彰考馆。 为学重实际效用和事功,反对"专在理学研究";强调知识应从生活实践中求得;重视史学,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则史近",与黄宗羲、顾炎武相似。其教育理论除一般儒者所谈"性"、"经世致用"外,具有爱国与睦邻相结合特点,强调国运兴衰与教育兴废相关,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培养人才,改变社会风气,为国家持久繁荣昌盛创造条件。其学术思想对当时日本和后来明治维新有很大影响。犬清糠稀十七年(1678),之瑜长孙毓仁知祖父海外健在,浮海至日本长崎寻觅,未见归,康熙二十五年复至日本哭祭。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尊素为万历进士,天启中为御史,是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受酷刑而死。十九岁的黄宗羲乃进京讼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黄宗羲归乡后,即更加发愤读书,“愤科举之学锢人,思所以变之。既,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则钞之同里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堂黄氏、绛云楼钱氏,且建‘续钞堂’于南雷,以承东发(疑系“林”字——笔者按)之绪”(《清史稿》480卷)。又从学于著名哲学家刘宗周,得蕺山之学。酋兵入关后,黄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庭屡次诏征,皆辞免。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卒于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也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复以避仇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得年七十岁。三十三岁时(1645),清兵渡江南下,昆山城破,母王氏殉节,遗命炎武‘无仕异代’。后炎武受到一家仆与仇家的迫害,辗转流徙,顺治十一年,将家仆溺杀,以杀人罪下狱,赖友人救助减刑免死。其后仍受到仇家追杀,于顺治十二年赴北游历,来往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先后六谒明陵。康熙十六年,受荐博学鸿词科,以死力辞。晚岁居陕西省华阴县,全祖望为撰〈神道表〉称:‘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可见其认真严谨。著有《亭林文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于乾嘉考证学有典范性之意义。
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明末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他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明亡,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在南明政权下两次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并决意不与清 廷合作。胡酋糠稀十七年(1678),胡廷议修《明史》,拒不就荐;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馆。此后,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世。
在北游的二十余年中,顾炎武遍游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行了万里路,也读了万卷书。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号石斋,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天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曾任南明吏部、兵部尚书,积极招募义兵,抵御清军南进,不幸兵败被俘,殉节于南京。死前留下“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的绝命书。
傅山,字青竹,车啬庐,山西阳曲人。他一生酷爱学习,博览群书,他的[甯拙毋巧,甯丑毋媚,甯支离毋轻滑,甯直率毋安排]的[四甯四毋]之艺术见解,对于书法美学有独特见解。
|
|
相关帖子
- • 爱智慧,尚思辩,学以致知,苗力田哲学翻译和哲学思想研究
- • 肃清高校普遍的软国耻,民族文化方能复兴并自信(之三)大学的性质 ...
- • 肃清高校普遍的软国耻,民族文化方能复兴并自信(之二)清华北大的软国耻根源 ...
- • 肃清高校普遍的软国耻,民族文化方能复兴并自信,之一清华北大是文化投降派 ...
- • 陶扬鸿论民主有害民族等
- • 如果以书法为太阳,哪个地方“最高温”?
- • 汉文堂徐彦卿:厚寡而薄众,欺民乎?驳陈明先生不祭炎黄之论
- • 书法,可以改变我们很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