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儒通義》七卷,清陳澧撰集。前有陳澧自序,其中談到:“漢儒說經,釋訓詁,明義理,無所偏尚。宋儒譏漢儒講訓詁而不及義理,非也。近儒尊崇漢學,發明訓詁,可謂盛矣。澧以為漢儒義理之說醇實精博,蓋聖賢之微言大義往往而在,不可忽也。謹録其說,以為一書。”於此可見陳氏的治學旨趣、編纂動機以及此書的內容。
是書初刻於咸豐間,單行傳世,後收入《番禺陳氏東塾叢書》中。單行本與叢書本略有差異:
一、書名頁
單行本的書名頁作“漢儒通義七卷”,叢書本的書名頁僅作“漢儒通義”,又增加叢書的書名頁。
二、胡錫燕《跋》
單行本與叢書本末雖都有胡錫燕《跋》,但內容多有刪改。單行本“適此書已刻成”,叢書本改為“此書刻成”;“即濂溪太極圖說之意”後單行本有“先生序録未嘗明言,蓋恐啓空談之弊也”一句,叢書本將此刪去;“此書初稿凡三千餘條”,叢書本改為“此書初稿凡三千條”;“而公羊墨守左氏膏肓”,叢書本將“而”字刪去;“蓋取先儒二十一家之說”,叢書本將“二十一”改為“二十二”;“金芑堂孝廉稱為體大精深,洵不虛矣”等語,叢書本均刪去。
三、刻坊
此書為廣州書坊富文齋刻印,書末均有記載,但是單行本與叢書本略有不同:單行本作“廣東省城西湖街」富文齋承接刊印”,叢書本作“粵東省城西湖街」富文齋承刻刷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