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59|回复: 0

[狭义文字学] 中国文字的演变叙言

  [复制链接]
里人 发表于 2012-3-28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讲 中国文字的演变─叙言

  6‧0

  前言

  本讲次开始要谈谈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面目。在进入第一个对象──殷代文字之前,先谈谈几个观念和有关殷商以前文字的一些问题。

  中国文字学是从历史的角度去研究中国文字,并探讨其内部发展演变的现律的。本课程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察中国文字的演变及其规律,中国文字的体系和数量的变化,中国文字字形的变化,中国文字字体的变化。

  ‘体系的变化’是从中国文字的质和量两方面去考察中国文字及其演变的;‘字形变化’是研究中国文字构造及其变化的;‘字体变化’是研究中国文字的书写形式及其变化的。

  研究中国文字的历史,首先要熟悉中国文字的历史。以下几个讲次的目的,就是要使读者对中国文字的历史面貌及其变化过程有一个大体的、轮廓的印象。

  6‧0‧1

  现行的方方正正的中国文字,这种用笔画的排列交叉组织起来的中国文字,不是中国文字最初的面貌,它是中国文字的不断演进的结果。

  现代所看到的历史上的各种文献,不论是《史纪》、《汉书》也好,《尚书》、《诗经》也好,都是历代用当时通行的文字改写过的,甚至不是改写过一次、两次,它们同样不反映成书时代的中国文字。

  中国文字历史上的真面目,除少数流传下来的手迹之外,主要是保存在传世的各种历史文物上的,年代越久远的文字越是如此。这是因为日常手写的文字多是写在容易得到也容易腐朽的材料上的缘故。

  6‧0‧2

  保留有各时代文字的历史文物,最初都是由古物收藏者、古董鉴赏家搜集、保存、流传的。由于兴趣不同,或者受所能搜罗的物品的限制,受见识的限制,受财力的限制……,搜藏家的收藏品往往只局限于某类器物。由于许多收藏家多半是分门别类地进行搜集的。所以他们所辑录的文字多以收藏品命名。比如,搜集龟甲兽骨的,其上的文字就叫作‘甲骨文’,搜集古货币的,把古货币上保留的文字称作‘古钱文’,依此类推就出现了‘玺印文字’、‘古陶文字’、‘瓦当文字’、‘缯帛文字’、‘简牍文字’之类的称呼。

  介绍文字的历史面目,理想的办法是按时代、分地域展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时间上显示出文字的纵的流变脉络,从空间上显示出文字的横的地方变体,才能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字的全貌。上述的依文字所寄附的器物为文字的命名的办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它既不能反映出文字的时代断限,又不能反映出文字的地区分布;它只有一个长处,可以反映出文字赖以保存的材料。但是依器物为文字分类的命名已经成为既成事实,而且成为中国文字学上的习用术语,所以讲中国文字学时回避不开它们。

  好在某一时代的文字常常依附于某种主要器物或某几种主要器物,还可以将某些器物与文字的时代大体上统一起来。

  下面就以时代为经、以器物为纬来介绍中国文字的历史面目和中国文字学上的叫些常用术语。这样一来就要割裂器物将它们配属于各个时代了。不过,必要时,我们也会就器物本身所呈显的一些特色加以补充说明,在课程中,也会尽量补充相关的资料。

  受讲次的限制,这一部分不能过多,只能大体上勾画一个文字流变的轮廓。好在专书很多,有心者可以按图索骥,自已去作进一步的探索。

  6‧0‧3

  如前所述,中国文字虽然绵延几千年从未断绝,但是它的史前阶段和初文阶段脱落了。虽然经过考古者的发掘,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的陶器上,找出了一点原始阶段中国文字的蛛丝马迹,但因为材料尚少,对它们的性质,以及它们和中国文字的关系,现在还作不出明确的判断。

  已发现的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和图形,在中国文字起源部分已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后面几讲,我们的介绍从确凿无误的殷商中后期的文字开始,殷商以前的只能勾个大体脉络。

  6‧1 殷商以前的文字

  6‧1‧l

  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如前所述,多半是个人助记忆符号,还不可能是社会通用的文字;大汶口文化中发现的陶符,有可能是文字,但还需要证实。

  殷商甲骨文已是发达的文字,但在此之前中国文字肯定有相当长的发展、继承的历史,这是文字学家的共同的意见。遗憾的是,这只是个合理的推测,没有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已经发现了一批较甲骨文更原始的文字,其中有的虽只有一两个字,有的虽然只见于报导,但这也意味着向原始中国文字靠近了一大步,意味着中国文字源头之谜已逐渐明朗。

  6‧1‧2

  1986年5月1日《光明日报》第一版报导(见该报《西安出土一批原始时期甲骨文》):

  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最近在西安市西郊一个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一批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西安西郊出土的这批甲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笄、一颗兽牙和苦干块兽骨上,已清理出的单体文字有十多个,文字清产理工作还在进行中。这批甲骨文字字体极其细小,在阳光充足时,视力好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笔划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清晰,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股代甲骨文字体接近。出土这批甲骨文的原始社会遗址,位于距西安市中心约二十五公里处的西郊斗门乡花园村,时代属于龙山文化晚期。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比过去发现的认为最早的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时代要早一千二百年以上……‥。

  这是个惊人的发现,使可信的中国文字历史推前一千多年的发现。因为文字正在整理中,尚未公布,目前无法评论。

  6‧1‧3

  1977年?198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和辽宁大学、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的部分师生在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西约一公里的王城岗的发掘中,发现了龙山文化中晚期的城堡址,据推测可能是夏王朝初期的城垣遗迹。(参见《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年3期)在‘王城岗三期灰坑H473中出土的一件泥质黑陶平底器的残底外部,有一个在烧制前刻划的 字。(参见李先登《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铜器残片及其他》,载《文物》1984年11期。)

  所发现的符号是什么字可以研究,但从形状上看,是文字这点好像可以肯定。据‘王城岗二期出土木炭的碳14测定的年代,为距今年400O±65年(2K一581)。’(参见《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年3期)

  这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它证明夏代的初期就可能用记事的文字了。

  6‧1‧4

  西安西郊和王城岗发现的文字,郁属于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历史上都相当于夏王朝的初期,这也许不是偶然的。

  王城岗,多数考古和历史学家认为是禹所都的‘阳城’。

  《太平御览》卷618引《吕氏春秋‧先识览》:‘桀将亡,太史令终古执其图书而奔于商’

  《史记‧夏本纪》明确地记载了夏代的世系,这也证明夏代有了文字记录。

  从王城岗的发掘证明,当时已有城堡,已有铜器;历史文献记载,夏代已经有了官吏、军队、监狱、刑法;换句话说,国家已经产生了。因此,在夏代为管理国家,记载历史、政令,在原有的图画文字的基础上发展出记录语言的象形文字,这是绝对可能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