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樹錦主任醫師為陝西太和醫學流派第四代傳人,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陝西省首屆名老中醫,臨證50餘載,擅長診治各種疑難雜症,茲將其治療痹症經驗總結於下。
細窮源流,各家學說治法異
痹症是指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引起肢體關節,肌肉的疼痛、腫脹、重着、麻木,甚或活動不利的一類疾患。
痹症病名首見於【內經】,有『痹論』專篇。該篇指出了風、寒、濕是致病的主要因素,還提到飲食居處為其病本,並從感邪季節和受邪部位的不同,分為骨、筋、脈、肌、皮五痹。
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風濕』與【金匱要略】中的『濕痹』均為痹證範疇,他以『歷節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諸肢節疼痛』的特徵定名了歷節,並列中風歷節專篇。
張景岳以陰證、陽證別寒熱,認為『治痹之法,只宜峻補真陰,宣通脈絡,使氣血得以流行,不得過用驅風等藥,再傷陰氣,必反增其病矣』。朱丹溪認為:『彼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冷水,或立濕地,或扇取涼,或臥當風,寒涼外搏所致』,故其治療不離四物湯、潛行散及黃柏、牛膝、生甘草、桃仁、陳皮、蒼朮、薑汁等藥,並隨證加減,可謂發前人所未發。
李東垣主張用活血的方法治療痹症。王清任進一步闡發此理論,認為痹症病因,乃在瘀血。其曰:『縱逐風寒,去濕熱,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風寒,凝結成冰,病成而風寒已散,明此理,治痹症何難,故治痹症,以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湯,若微熱加蒼朮,黃柏,若體虛加黃芪。』
治病求本,溫補腎陽益腎陰
姚樹錦認為,痹症的形成與風寒濕等外邪相關,然究其根源多為正氣虧虛。正氣不足,氣血虧虛,營衛失調,腠理空疏,衛外不固,則虛邪賊風趁虛而入。病邪既入,正氣又無力驅邪外出,以致風寒濕邪逐漸深入,留於經絡臟腑,病情纏綿,久病及腎。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強,腎精足則氣血津液皆盛,故治本應以補腎為先。痹症為頑疾,多夾雜有濕邪,臨證還需以補陽為要。補陽首選紅參、鹿茸。紅參味甘,性溫,大補元氣;鹿茸補陽益精,強筋壯骨,二者伍用,補陽益氣之力倍增。待腎中陽氣充足,則雲開日出,陰霾盡散。再以杜仲、川斷滋補肝腎,強壯筋骨。腎為水火之髒,補陽勿忘和陰,以鹿角膠、龜板膠、阿膠等血肉有情之品,一則補益精血而濡潤筋骨;二則滋潤以防補陽太過傷陰。
急則治標,祛風通絡調氣血
治療疾病要抓重點,風濕類疾病往往以痛腫開始,以強直變形為後果,故而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止痛消腫的環節。解除病人痛苦同時又能截住變形強直的途徑。在疾病初期出現痛腫時,應先疏通經絡,祛寒除濕。姚樹錦臨證時常用自擬鎮痛飲(乳香,沒藥,土元,細辛,血竭等)加減治療,辛溫宣通行其瘀滯。或以當歸四逆湯溫經散寒,通其血脈。臨證見肢體麻木不仁者,用黃芪桂枝五物湯,養血合營,補氣通絡,酌加當歸、雞血藤、芥穗炭等養血祛風,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痹症多為風邪日久客於筋骨,常膠着難除。雖有辛溫之藥,宣通之劑,但其力仍有不逮,故選補陽還五湯,以大劑量黃芪益氣活血。氣能生血,氣足血亦旺,氣足自無頑麻。又因補血不忘疏絡,再以小劑量三七粉沖服,以求化瘀而生新。
培補中土,祛邪切勿犯胃氣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脾胃。其中『治病勿犯胃氣』為許多醫家所遵循的原則。故姚樹錦自擬方『鎮痛飲』中,常加入健脾養胃藥,如生山楂、雞內金。一可矯正乳香、沒藥、血竭等傷脾礙胃的偏性,有利於藥效更好的吸收;二是痹症的療程比較長,服藥日久,易傷脾胃。若患者為素體脾胃虛弱者,則單純的消食和胃藥不足為用,此時應以四君子湯為基礎隨證化裁。一防一治,防治並行,不但是『治病勿犯胃氣』的體現,也是『治未病』思想的突顯。
醫案
張某,女,51歲,工人,2012年11月29日初診。主訴:全身肌肉、關節疼痛、灼熱反覆發作2年。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手指關節紅腫疼痛、灼熱,繼而波及全身肌肉,關節遊走性疼痛,醫院化驗多次顯示血沉偏高,類風濕因子、自身免疫系列(-),甲狀腺功能(-),肌肉活檢(-),間斷服甲氨蝶呤,白芍總苷等,但效果不着。就診時全身肌肉、關節灼熱、腫脹、疼痛、僵硬,入夜難忍,口乾欲飲,心煩易怒,腰背、肩臂等疼痛呈走竄性,局部皮色正常,胸悶氣短,大便正常,關節無紅腫、結節,膚色如常,切之不熱,舌淡暗有瘀點,苔薄膩,脈沉細。
辨證:病久正虛,感受外邪,氣滯血瘀,臟腑失和。
治法:活血止痛,疏經通絡,調理肝脾。方選鎮痛飲合四妙散加減。
處方:乳香10g,沒藥10g,甘松10g,蘇木10g,降香10g,土鱉蟲10g,血竭3g,桂枝10g,白芍15g,細辛3g,甘草10g,蒼朮10g,黃柏5g,川牛膝10g,生薏米30g,生山楂15g,雞內金10g,砂仁6g(後下),沉香3g(後下),三七6g(沖服)。7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服藥後全身肌肉、關節疼痛減輕。仍胸悶、氣短,右肩走竄性腫脹疼痛,舌淡紅、苔薄膩,脈沉細。宜養心益氣,滋陰養血。上方加西洋參10g,龜板15g,鱉甲15g,14劑。
三診:周身肌肉關節痛十去七八,氣短胸悶較前減輕。舌淡暗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弦。治宜溫腎助陽,行氣通絡。
處方:黃芪60g,當歸10g,血竭3g,甘草10g,桑枝30g,通草6g,土鱉蟲10g,川牛膝10g,川斷15g,杜仲15g,麥冬10g, 五味子10g,紅參15g(另燉),鹿茸1g(另燉)。14劑。
四診:患者訴唯感偶有氣短胸悶,神疲乏力,關節不適,舌淡胖暗,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弦。宜溫腎益氣,補益精血。
處方:紅參15g(另燉),麥冬10g,五味子10g,山萸肉15g,龜板膠6g(沖),鹿角膠6g(沖),阿膠6g(沖),山藥30g,川牛膝10g,沉香3g(後下),三七6g(沖),鹿茸1g(另燉),生山楂15g,雞內金10g,砂仁6g(後下)。
以本方為基礎加減調理月余,諸症消失。後以散劑調理。隨訪1年病情穩定。
姚樹錦常言:『善用兵者,必先屯糧,善治邪者,必先養正』。痹症的治療,從根本上應扶正固本,對於有腫痛、麻木症狀的患者,應首先快速止痛退腫,祛風通絡,以免貽誤病機,但這只是治標之法。一旦痛減腫消後,一定要治本,切勿全部運用祛風通絡藥,圖一時之快。治療最終還是應回到扶正固本,補肝腎壯筋骨,並把『治病勿犯胃氣』的思想貫穿始終。(馮震 西安市新城區樹錦國醫館)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