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術網資料 蔡李佛拳,非常著名的南派拳術。南方習武之人沒有幾個不知道此拳法的,該拳極為兇悍且實用,攻擊性很強。與南派大武學名宗---詠春拳有着同樣的實戰價值。該拳是廣東省新會市京梅拱北人陳享(1805---1875年)所創,雖然只有僅僅的一百多年歷史,卻能夠成為嶺南拳術的一大流派,深刻影響着廣東、香港澳門以及南洋的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大馬、日本,甚至西洋的英、法、澳大利亞等地。
蔡李佛拳綜合了蔡家、李家、佛家三家拳術之長,糅合了南派拳法穩健剛強和北派拳法開合舒展的特點,素有『南拳北派化』之稱。該拳拳路剛柔並濟,攻防兼備,氣勢磅礴,別具一格。它以手上功夫技法為主,兼以腿法,擁有『防之必然防、攻之不意攻、後其所發、先其而至』的『插槌』拳理精髓。作為蔡李佛拳最典型的拳法動作——『插槌』曾經對李小龍和他的截拳道影響深遠。其特點總括為:身型端正,肩松腰活,動作舒展大方。『姜子錘』是此拳種的獨特手型,手法要求長、中、短結合、左右開弓,出手如輪轉,勢勢相連,變化莫測;腿法疾速而隱蔽,屈伸性腿法較多,手腳配合密切;勁力充沛,勢雄力猛,有推山移海之勢;吸氣蓄勁,吐氣發聲,常發『域(畫)、的、益』三音,故有『聽其三聲者可知其為蔡李佛派』之說。
蔡李佛拳的插槌有五種手法,分別是正插、側插、陰插、陽插、彈插,無論那種插法都要求握『姜子槌』(蛇形拳),屈握四指的第二關節作拳鋒,亦拳亦掌,加上出招時要求偏身收腹、提氣松膊,其目的是增加出拳攻擊對方的長度與殺傷力,更便於連續攻擊及隨機變招,總體上又符合壓強原理。招式多以握右拳前插,左手同時用柳葉掌防護或輔助,有道是:『防之必然防、攻之不意攻,後其所發、先其而至』,這是蔡李佛『插槌』拳理的精髓所在。熟練此技法的高手,所打出的拳鋒往往要比常人長出十至二十公分,再以此配合蔡李佛疾速蹍進的『進馬』步法,所攻擊的距離更長,甚至能在瞬間攻擊拳鋒所及一米以外的對手要害,而處於劣勢和誘敵時間的『轉膊』或『退馬』反擊更會令對手防不勝防。對於搏擊雙方而言,是『一寸長、一寸強』。
蔡李佛拳的套路內容十分豐富,拳術套路約有三十八套,其中分初、中、高三級:初級拳有小梅花、小十字、走生馬等;中級拳有平拳、十字扣打、梅花八卦等;高級拳有五形拳、虎形拳與白模拳等。器械套路六十四套,有單腰刀、小梅花雙刀、左右十三槍、鈎鐮槍、雙夾單棍、抽殺八封棍、青龍劍、飛龍梅花雙劍、方天裁、小金剛鈀、銅捶、金龍軟鞭等。對拆(對練)套路四十四套,有五形拳對拆、白模拳與蛇鶴拳對拆、雙夾單棍與大紅旗棍對拆、單腰刀對纓槍對拆、三人對拆、四人對拆、四門橋對拆等。此外還有各種樁法類盟套,有馬樁、秤樁、三星樁、穿龍樁、大開門樁、練步樁、大八卦樁、大梅花拳樁、梅花刀校、八卦棍樁、小竹林樁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