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讀】 【老子】反對有為,主張無為,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為』呢? 第一點就是人存在主觀的偏好。這種偏好往往是人自身的審美意識和觀念形成的,本身並不存在任何道德因素,比方說美玉、音樂、顏色等等。又如孔子說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惡紫之奪朱。』嚴格來說樂山、樂水;喜紫、喜朱如果沒有人自身體驗和情感的投入,應該是並無好壞之說。 所以 老子首先說:『天下人都知道美和善,恰恰是因為其對立面的存在,也就是惡與不善的存在。從這裡老子進一步指出有和無、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的對立統一關係,並認為這種事物相對性的相輔相成是永恆的存在。』我們知道古人重視禮儀,對於生活中很細節是十分講究的,對於音樂、顏色、祭祀用品、服裝等等是十分講究的,而且每一朝代往往有不同的喜好。但是這種泛道德化的傾向,在老子看來是沒有必要的。在老子看來,在禮儀中搞『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之類繁瑣的禮儀是沒有必要的。老子認為道把天地萬物創生出來的時候,卻沒有主觀的偏好,美的、惡的,善的、不善的均是一視同仁,而作出美醜善惡判斷的是人本身,而並非道。如果道有善惡美醜之分,惡的,丑的就不會出現在世界上。從這種永恆的事實出發,老子主張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要搞一些空洞無物的儀式和勞民傷財的事情而毫無意義的事情,不要指望也沒有必要對老百姓的教化能做到『五個手指頭』一樣長。 第二點就是人存在欲望,人的欲望也有很多種,有占有欲,支配慾等等。老子繼而指出『道』讓萬物自發的興起,而不要提倡;生養萬物但是據為已有,有所作為但是並不把把持,功成卻不引以為自身的功勞。正是因為不引以為自身的功勞,反而這份功勞不會失去。 在第三十四章,【老子】云: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弗辭;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萬物,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知主;則恆無名也,可名為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其大。 按照第三十四章所講的內容,實際上所謂『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歸結一點就是『恆無欲』。同時這一章也解釋了,聖人何以要『功成不居』,聖人何以能『是以不去』,實際上正是因為道亦如此,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以聖人亦應該如此。 在這一章,很明顯老子說的『無為』就是無外乎兩點,不要存在主觀的偏好,不要存在人為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