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解读》 3.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争”在甲骨文的写法多达120种,“斗”亦有28种写法。每个字各自写法上大同小异,但是其出现频度之高,倒是能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而“和”字不见于甲骨文,首次出现在金文中,和字的写法在篆书中有25种。而“谦”和“让”字则既不见于甲骨文,也不见于金文,直到篆书中才出现,写法也均较多,分别为20和10多种。从争、斗、和、谦、让这些文字的出现和演变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文明进化的历史。 “盗”古文写作“盗”,从㳄从皿。而㳄,从氵从欠,即古文“涎”也就是流口水。所谓“盗”就是“垂涎器皿中的食物”,引申为偷食,后来具有了“私自取物”之意。那么无独有偶,“偷”、“盗”、“窃”三个字均不见于甲骨文和金文,而首见于篆书,也可以作为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一个旁证。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人们相互谦让的社会风气却发生了逆转,争斗之心开始日趋严重,偷盗之人开始与日俱增,而偷盗风气从文字上而言,似乎是个新生的现象。这恰恰折射出的周礼所形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解体。老子的思想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的。 在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所谓“不尚贤”,一说是不尚贤者,老子既然主张功成不居,自然反对刻意推崇贤者,所以这说得通的。另一说是“贤”即“多财”,或者是“富人”,这也是说得通的。但是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财与货正如相对。财是指平常的货物积蓄,而难得之货,则是稀有的珍宝之类。但是由于《老子》有多个版本,而其最终成篇的时间是相当漫长的,所以《老子》后来的编者对“贤”均不按其“多财”的本义来使用。如“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所谓“不见可欲”是精华之语,“见”即“现”实际上老子发现人的欲望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刺激,是无限膨胀、无限复制的。所谓“欲壑难填”就是这样形成的。比方说,更为典型的是当时的储侯为了个人野心,发动侵略战争,往往对老百姓诱之以利,以土地、掳掠、军功等等相引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