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解讀】 3.1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爭』在甲骨文的寫法多達120種,『斗』亦有28種寫法。每個字各自寫法上大同小異,但是其出現頻度之高,倒是能反映出當時社會風氣,而『和』字不見於甲骨文,首次出現在金文中,和字的寫法在篆書中有25種。而『謙』和『讓』字則既不見於甲骨文,也不見於金文,直到篆書中才出現,寫法也均較多,分別為20和10多種。從爭、斗、和、謙、讓這些文字的出現和演變的歷史,其實也是一部文明進化的歷史。 『盜』古文寫作『盜』,從㳄從皿。而㳄,從氵從欠,即古文『涎』也就是流口水。所謂『盜』就是『垂涎器皿中的食物』,引申為偷食,後來具有了『私自取物』之意。那麼無獨有偶,『偷』、『盜』、『竊』三個字均不見於甲骨文和金文,而首見於篆書,也可以作為當時社會風氣敗壞的一個旁證。歷史發展到春秋時期,人們相互謙讓的社會風氣卻發生了逆轉,爭鬥之心開始日趨嚴重,偷盜之人開始與日俱增,而偷盜風氣從文字上而言,似乎是個新生的現象。這恰恰折射出的周禮所形的道德觀念正在發生解體。老子的思想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形成的。 在這一章里【老子】主張『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所謂『不尚賢』,一說是不尚賢者,老子既然主張功成不居,自然反對刻意推崇賢者,所以這說得通的。另一說是『賢』即『多財』,或者是『富人』,這也是說得通的。但是後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財與貨正如相對。財是指平常的貨物積蓄,而難得之貨,則是稀有的珍寶之類。但是由於【老子】有多個版本,而其最終成篇的時間是相當漫長的,所以【老子】後來的編者對『賢』均不按其『多財』的本義來使用。如『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所謂『不見可欲』是精華之語,『見』即『現』實際上老子發現人的欲望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刺激,是無限膨脹、無限複製的。所謂『慾壑難填』就是這樣形成的。比方說,更為典型的是當時的儲侯為了個人野心,發動侵略戰爭,往往對老百姓誘之以利,以土地、擄掠、軍功等等相引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