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1-1-16 06:45 編輯 , l! h+ B0 Z$ x: g) D1 ]' l! b
, j+ E1 X; J; T% `$ q( N
5.第五章
, [$ J$ \) L; L0 J( r+ Y# g【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9 N6 P/ p6 e6 x/ C1 |" Q( z# r
【解讀】
3 {! d! F; V, }2 Q# n5.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 h1 E) v1 A$ M
所謂『芻狗』即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莊子·天運】云: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所以,後世有一些觀點,由此認為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是冷酷無情的,用之則仁,不用之則棄。當然,有一些觀點則認為所謂『不仁』是指天地和聖人對萬物和百姓一視同仁,在態度上不偏不倚,從不厚此薄彼。 ) A# O+ e! [2 V6 L
. g( R2 S' w8 C+ U$ y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自身具體想表達什麼觀點呢?其實從【老子】自身的言論中,也可加以分析:
; L6 X6 W0 }. u" s& | h5 c9 i; q2 ~0 n. a- ^0 c, \/ i% o- ~; _; Y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渾焉。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
/ A u; y' p4 N, c6 s& \' _) n3 ^& G- M: c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第七十九章】
" M( ~3 O, b- R6 K9 T3 [8 S4 H
$ \- Z4 z0 _& \. L4 u 在所引兩章里,分別指出『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天道無親,恆與善人』。首先我們要了解在當時百姓並不是指平民,而是指諸侯貴族。『平民百姓』的說法是戰國之後的才出現的,原因是一些諸侯國不得不實行編戶齊民的改革,平民才獲得了取用姓名的權利。在【論語】中孔子亦云:『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這個百姓,實際上也是指的諸侯貴族。 4 ~% h3 V6 o1 D8 j
& S3 ?" |3 b) H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解讀老子所說的『仁』。我們知道儒家思想里『仁』正如【中庸】所云:『仁者,親親相殺。』其實這是有很深的歷史淵源的,從社會基礎而言,農耕文明所形成的固有宗法思想。從政治角度而言,則是三代之後,天子之位開始世襲,傳而不禪,到了周朝更是大肆『封建親戚』,使得這種宗法觀念空前的強化,血緣政治成為周朝立國立政的原則和基石。周朝的分封制度之所以被稱為『封建親戚』,事實上是姬姓獨大,再加上姬姓以外異姓王族親戚。所以【左傳】亦云:『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荀子】則云:『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說明周朝『非我族內,其心必異』的觀念是比較強烈的。所以老子正是針對這一點,他認為聖人恆無心,則不應該有這樣『其心必異』的想法。老子主張不分遠近親疏,不論內外,真正做平章百姓,一視同仁,而不是王姓獨大,任人唯親。
4 O' f$ e, k4 n% x; P3 r% C4 q, C5 Q! Q8 I3 x( C) f& a
從楚國自身的歷史而言,當時楚人的首領『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琇氏,居丹陽。楚子熊繹與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雖然受封,但如【史記·孔子世家】所說『楚之祖封於周,號為子男五十里』。熊繹只被封了子爵,在公、侯、伯、子、男爵位等級里,是很低的爵位,封地也不過五十里。周成王封熊繹,更像後世皇帝安撫邊疆小部落的舉動。可見在周成王時期的分封,楚國被視為蠻夷。而且楚國也往往以『蠻夷』自稱。所以楚國對周王朝也保持着一種若即若離,有時甚至是對抗的態度。周朝對於楚國也多次加以征伐。也正為如此,楚國從五十里,到發展為一個大方國,實際上是楚國自身對於其它蠻荒之地的征服,而不是來自周朝的分封。 9 I0 Z0 A5 d4 L: ?2 K; y
0 p. r) r' m* e$ S$ Y9 ~8 i: m; m
在文化教治上,南方的楚國當時並未完全融入華夏文明之中,所以保持了相對濃郁的特色,甚至迥異於周朝的禮樂文明。同時楚國春秋興起之時,周王朝開始解體,楚國對周朝的禮法制度則更加不會苟同,所以楚國在興起過程不存在傳統觀念的束縛和羈絆。楚國在內部並不對土地和人民進行二次分封。楚國的政治制度,則除了王室之外,少有累世專政的世家。楚國兼併漢上諸侯,卻不再封建親戚,傳世不替。相反的,楚國派遣管理新獲領土的縣公,雖有在轄地的治權,卻是由楚君任免,相當於後世所謂的『流官』。這一最早的『改土歸流』,實為郡縣制度的濫觴。楚國制度已稍近於君主政體,而不是封建領主。這樣,作為楚人,不論貴賤,一律『編戶齊民』以納稅繳賦為前提,可以直接分得耕作的土地。正是因為這種不同於周朝固有之制度的政治措施,使楚國在春秋之初由五十里的小國開始迅速地壯大,並擠身於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行列。而北方其它國家的變法相對來說要晚得多。 , Y9 @' l9 W/ O, R- G! \ X4 c7 A
$ M) p, O @+ n
所以,楚文化中包括宗法在內的禮法觀念相對比較淡薄。老子作為楚國人,自然而然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本土文化的影響。【老子】一書的風格就是典型的楚言楚韻。同時對老子思想影響更深的,則是三代時期的聖君之道,也就是『天下大同、禪而不傳』的遠古之風。在這一點上,老子和孔子均是對其推崇備至。所以,老子本身所關心的並不是分封制,還是郡縣制,更加根本治國用人之道。故而【老子】強調『不仁』實質上就是反對以血緣為紐帶宗法思想,特別是宗法政治,針對『仁者,親親為大』的觀念,並非是針對孔子所言的『仁者,愛人』的觀點。老子固然主張不尚賢,但是同樣主張不尚親,反對『親親為大』的血統觀念。所以,『芻狗』一詞,即是指聖人對待百姓,應該和天地公平地對待萬物一樣,視之為跟自身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正所謂『天道無親』,所以『不仁』。【老子】反對世代承襲和任人唯親。同時,老子一再強調『功成身退』,實際也是對『終身制』的否定。
" ?# e. g0 ?4 l3 k. D" ?
) G( v3 a1 `" v H+ t* W 通過上面的分析,『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應該理解為:一則是主張打破血緣觀念,故而認為聖人無親,恆與善人。二則是主張打破終身觀念,故而主張『功成不居,事遂身退』。當然值得強調的是,華夏歷史在經歷春秋戰國的長期動盪之後,從分封制走向郡縣制,並不是老子的思想直接推動的結果。而是按照『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所確立的,華夏民族在這個過程中曾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所以,只能說殘酷的歷史部分地印證了老子提出的『治國之道』。當然老子和孔子所主張的天下『禪而不傳』、天子『功成身退』,在其後二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