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盃足球賽的綠茵場上,人們除了特別關注那些大牌球星外,對那些年齡老大不小、性情動靜各異的教練也很感興趣。這些足球場上的領軍式人物,不少是受僱於他國的外籍教練,也正是得益於這些外籍教練,有許多球隊方能殺入32強之列。這一現象,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制度頗有相似之處。
自平王東遷後,周王室掌控天下的能力逐漸下降,各路諸侯開始明爭暗鬥,強者想當老大,弱者但求自保,歷史就此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幾個回合拼殺下來,那些有點本錢的諸侯王感到,單憑蠻力相搏,一時難以奏效,於是轉而搜羅人才。這就使這一時期的歷史舞台呈現出一個鮮明的圖像:前方,是對城池的爭奪;後方,則是對人才的爭奪。在這一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人才的流動完全不受疆界和部族的限制,楚國的人才可以爲晉國所用,晉國的人才可以爲秦國所用。『朝秦暮楚』這個成語,通常被解讀爲『反覆無常』而爲世人所不取。若把它用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流動上,倒是恰如其分。那時的文臣武將,選擇諸侯的自由度很大,今天在秦國供職,明天說不定會跑到楚國效力,根本就沒有『從一而終』這一說。
既然大家都想招兵買馬,自然就會形成人才交流的自由市場。由於堪稱奇才的人物供不應求,使得這個市場一度成爲賣方市場,這對諸侯王來說,不花一定代價,不下一番功夫,難得群賢畢至。發生在這一時期的招賢掌故很多,如:燕昭王築黃金台、『戰國四公子』養士等。其中,能夠長久堅持並最終一統天下的是秦國廣攬外籍人才的『客卿』制度。
在西周時期,秦還是個西北邊陲的小部族,後因派兵趕走了威脅周室的西戎,才引起周天子的垂顧,被特許稱侯,並可以在那些蠻荒的邊塞地區拓展疆土。經過數代君主的努力,到了穆公手裡,秦國雖然小有名氣,但仍難與齊、晉、楚等國比肩。秦穆公深知,要想發展壯大非革故鼎新不可,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打破地域觀念,不拘一格引進人才。當他得知在楚國爲奴的虞國老農百里奚是個難得的人才,就急不可待地要用高規格的儀式迎接他。公孫枝認爲,用這樣的陣勢去贖一個奴隸,會因驚動楚人而不可得,於是就用五張羊皮把百里奚換了回來。秦穆公與百里奚頗爲談得來,想拜他爲相國,百里奚謙辭不受並推薦了宋國的蹇叔。經過一番周折,不僅請來了蹇叔,連他的兩個兒子也一起請來了。隨之,蹇叔被拜爲右相,百里奚被拜爲左相。接下來,他又將西戎的由余納爲上卿。正是在這一干外來人才的輔助下,秦國才在大西北站穩了腳跟,奠定了霸主的基業。
秦孝公繼位後,以情辭懇切的『求賢令』昭告天下,吸引了不少東部士子前往秦國。衛國的商鞅入秦後實行變法,使秦愈發強盛起來。商鞅死後,惠文王繼續任用外籍人士,拜魏國的張儀爲相,採用連橫的方針,削弱了其他六國的力量。在秦國發展的關鍵時期,秦昭王更是任用了一大批外籍人士治國,使秦成爲七國中最強的一方諸侯。秦莊襄王任用的呂不韋、秦始皇任用的李斯,也都不是秦國人。這些被拜爲客卿、享有優厚待遇和特權的外來人才,使得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在用人制度上,秦國的客卿制度雖然也曾遭遇過波折,出現過麻煩,但敢於突破宗法格局,大膽起用外籍人士,無疑對秦國的崛起發生了重大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