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97|回覆: 0

以老解老讀【老子】第十一章

[複製連結]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1-2-19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1.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解讀】

一些版本作:『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根輻條共一個車轂, 轂的中心留下的圓孔,安上車軸,車輛才能裝上車輪使用。調和黏土來製造器皿,器皿內部保留了空間,可以用裝東西,起到器皿的作用。開鑿門戶來建造房間,牆壁上留下了門窗洞,人能進出,光線能進入,空氣能對流,才能起到房間的作用。所以『有』是為了實現想要的好處,而『無』是為了使之得到真正的用處。

『當其無有』,實際上就是指恰當的處理好『無』和『有』、『虛』和『實』之間的關係。老子強調『無』首先跟他的思想學說有關,他本身尚『無』,尚『虛』。其次老子尚『無』,是從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而言的。到了春秋時期,社會的生產力得到了空間的發展。春秋時期已經冶鐵技術,陶器、銅器、漆器、絲織品的製作工藝進一步從實用化轉向工藝化。農業生產在手工業發展的帶動下,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春秋時期牛耕、施肥的運用也推動了農業的發展,同時水利灌溉工程也是農業生產進步的原因之一。手工業和農業的繁榮同時也就是刺激了商業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從技術和藝術的角度,這是春秋時期的歷史文明成果。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樣文明使人們產生了空前的逐利衝動,也為統治者的奢靡生活提供了物質基礎。統治者自身的奢靡必然就突破了周禮對其的約束,顛覆周禮的等級制度的嚴肅性和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道德基本精神。自然也造成了民間的不良風氣。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也正是對這種社會風氣的批判。老子則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竽。盜竽非盜也哉!』

老子也是在這個社會已有發展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就是社會生產的發展到底是以用為本,還是以利為本。周朝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已經完全解決了利的問題,但是這個『利』甚至有害無益,帶來的是社會道德意識的淪落,社會安寧和平的破滅。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利而不害』就是老子要思考的問題。老子主張『當其無有』,也就平衡『用』和『利』關係。至於何為『利』,何為『用』,【老子】在下一章中將具體闡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