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D8 g- d, _$ C4 ^$ ^3 H- k
" P: t) E: r; E/ @7 o* G6 \ 正在全國多家衛視熱播的新拍連續劇【三國】中,曹操兵圍下邳城,城中的呂布仍在飲酒作樂,急得陳宮怒斥道:『大敵當前,你居然還在對酒當歌!』 1 l- M2 J# i$ X, q9 W, m* U
+ T7 T! E3 h/ p( f8 \, j" K# e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那是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臨江賦詩時吟出的名句。曹操征討呂布,是建安三年的事。陳宮再怎麼急中生智,也說不出十年後曹操創作的詩句!
, Z0 x# \9 E W) B* i# |+ U6 W3 d5 [$ n. [+ }; T5 y( X
羅貫中才不像電視劇的編劇那麼笨,【三國演義》裡的陳宮沒說過這句話。【演義】中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提到『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爲英雄』,曹操笑道:『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對袁術『冢中枯骨』的評價,卻不是曹操首倡,此前陶謙要讓徐州給劉備,劉備也提出『袁公路(術)四世三公,海內所歸,近在壽春,何不以州讓之?』在一旁的孔融就說:『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掛齒!』毛宗崗和李漁評這四字都說『罵得惡』,這句話在【三國志】中也是出自孔融之口,曹操不過是沿用而已。 7 K; @% I, x U" U5 w* V, e
8 _* H U2 r" h; ?7 E
按當今的學術規範,曹操引孔融的話,不註明出處,應屬剽竊。但我相信曹操是無意的,因爲他特別看重觀點原創和學術規範。後來劉璋的部下張松去許都見曹操,楊修給他看曹操的兵書【孟德新書】。張松看了一遍,大笑道:這書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爲『新書』?這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操剽竊了當作自己的著作,只能騙得了你楊修。楊修不信,說這是曹操秘藏之書,未曾流傳,蜀中小兒怎麼可能背誦。張松當場把【孟德新書】從頭到尾朗誦一遍,無一字差錯。楊修把張松過目不忘的本領告訴曹操,曹操卻說:『莫非古人與我暗合否?』當即命令扯碎其書燒之。可見曹操是很愛惜自己的學術聲譽的,寧可毀掉自己的學術成果,也不願被人說成剽竊。毛宗崗批曰:『今人文字多有暗合古人者,卻不肯學曹操之燒之也。』
4 U5 G+ q! z3 @
& f0 R" @6 O% O: v5 S. N9 } 試想,如果曹操看了新拍的【三國】,聽到陳宮早在十年前先說出『對酒當歌』,一定也會下令把他自己的那首詩扯碎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