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音韻學的基本內容及學習要點 傳統音韻學分爲三個部門,即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今音學是研究中古時期 (隋唐時代)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古音學是研究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等韻學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漢語韻母及聲韻配合規律的一門學問,它通過韻圖的形式展示某一歷史時期的聲、韻、調系統。等韻圖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聲、韻配合表。到了元代以後,在傳統音韻學三個部門之外,又興起了一個新的部門『北音學』,北音學旨在研究元明清時代以北方中原話爲基礎的語音系統。 在學習中古音、近代音、和上古音之前,需要掌握一些音韻學的基本概念,這些概念主要有聲紐、字母、聲類、五音、七音、清濁、等呼、韻類、韻母、韻部、攝等。聲紐、字母、聲類都是關於聲母的概念,五音、七音是關於聲母發音部位的概念,清濁是關於聲母發音方法的概念,等呼、韻類、韻母都是關於韻母的概念,韻部是對韻母的歸納,攝則是對韻部的歸納。 (一)中古音 中古音是指隋唐時期漢語的語音系統。研究中古音的材料主要有兩項,一項是【廣韻】,一項是反映【廣韻】韻音系統的等韻圖。 韻書是將同韻字編排在一起供寫作韻文者查檢的字典。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韻書是隋陸法言所撰的【切韻】。【切韻】成書於隋仁壽元年 (公元601年),全書分韻有193個之多。到了唐代,【切韻】被作爲科舉考試的標準韻書,其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因此,爲【切韻】增字作注的人很多。到了北宋初年,陳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詔令據【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對【切韻】進行了修訂。修訂本於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完成,於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名爲【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這是第一部官修性質的韻書,是【切韻】最重要的增訂本。【廣韻】分206韻,收有 26194字。【廣韻】撰成後,一直流傳到今天,【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則在宋代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失傳,直到清代末年才陸續在敦煌石室、新疆吐魯番及故宮等地被發現,且大多數都是一些殘卷。【廣韻】雖非【切韻】,但由於其未改變【切韻】的音系,所以在完整的【切韻】未出現之前,它就成了研究中古音最重要的材料。 【廣韻】是一部韻書,它並沒有直接展示中古的聲母和韻母,但它所收的每個字都是用反切注音的,中古的各類聲母和韻母自然就都包含在這些反切上下字中。所以通過對這些反切上下字進行研究,就可以得到中古的聲母和韻母。清人陳澧第一個找到了通過【廣韻】反切上下字求得【廣韻】聲母和韻母的方法——系聯法,系聯法的基本依據就是反切的原理,即反切上字與別切字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及聲調相同。陳澧在【切韻考】一書中通過系聯將【廣韻】 452個切上字歸納爲40個聲類,將1195個切下字歸納爲311個韻類。後來的學者又使用系聯法對【廣韻】的反切上下字進行了進一步的系聯,並對系聯結果進行了理論上的分析,最終研究出了【廣韻】的聲母和韻母。本書綜合前人的研究結果,將【廣韻】的聲母確定爲37個,韻母確定爲142個。【廣韻】的聲調有四個,分別爲平、上、去、入。【廣韻】的列韻本身清楚的表明了這一點。 爲了直接展示中古音的聲韻面貌,古人在撰寫韻書之外又專門編制了一種等韻書,這種等韻書大體上相當於現在的聲韻配合表。【韻鏡】就是其中最早並且是最重要的一種,可看作是【廣韻】的姊妹篇,它與【廣韻】互爲補充,互相參證,是考察中古音的另一重要材料。【韻鏡】以七音爲經,通過『清、次清、濁、清濁』等術語將七音中所含的聲母區分開來;以 206韻爲緯,通過四個格子將韻中所含的韻母區分開來。在聲、韻交叉處便是音節代表字。這樣就將中古漢語的聲韻調(韻本身包含聲調)及其配合規律展示出來。【韻鏡】將中古聲母確定爲38個,韻母確定爲139個。 在【廣韻】和【韻鏡】之後,還出現了幾種和【廣韻】同屬一個語音系統的韻書和韻圖,其中頒行於北宋的【集韻】和南宋劉淵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以及南宋鄭樵的【七音略】比較重要。【集韻】是【廣韻】的增修本,由皇帝詔令修訂,修訂的宗旨是『務求該廣』,共收字 53525個,比【廣韻】多出一倍多;【新刊禮部韻略】將【廣韻】註明同用的鄰韻進行了合併,使206韻變成了107韻。在此以前,金人平水書籍(官名)王文郁著【平水韻略】,根據同樣的原則將【廣韻】合併爲106韻,此後出現的各種詩韻,分韻都是106韻,簡稱『平水韻』。唐詩的用韻和平水韻是一致的。【七音略】是一部等韻書,在性質上與【韻鏡】相同,基本上反映的是【廣韻】的聲韻系統,在體例上與【韻鏡】大同小異。 中古音的知識除以上所介紹者外,還涉及到近體詩的用韻和平仄。近體詩用韻的特點是要合於『平水韻』,或者說要符合【廣韻】獨用、同用的規定,要使用平聲韻,並且要一韻到底,不許中途換韻。清代所編的詩韻常見的有張書玉等人的【佩文韻府】、周兆基的【佩文詩韻釋要】、湯文潞的【詩韻合璧】、余春亭的【詩韻集成】和汪幕杜的【詩韻合璧】等。近體詩平仄的特點是一句之中平仄相間,一聯之間平仄相對,兩聯之間平仄相粘,押韻句末字用平聲,非押韻句末字用仄聲。所謂相間、相對和相粘都是以節拍爲單位的。律詩的節拍除句末一字外均由兩個字所構成。 中古音是學習音韻學的基礎,學習中古音首先要掌握研究系聯反切上下字的系聯法,這是研究中古音的基本方法;其次要熟悉【韻鏡】或【七音略】的體例,再其次要比較熟練的掌握 36字母、【廣韻】的聲母、韻部、韻母。除此以外還應對律詩的用韻和平仄以及【集韻】、【平水韻】等韻書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