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先秦时期)
儒的起源 – 作为一个学派形成于春秋之鲁。源于上古的巫官文化。 上古时期,巫、史、宗等都讲天人之际,儒是由巫祝 演变而来。旧时(学在王官)王室礼乐之士,流落民 间,以授业为生,学术下移到平民中,周王朝没落, 礼崩乐坏,巫史常携典籍向民间求生,“学入民间” 儒于此应运而生。到孔子时代,已脱离巫风(但也遗 风,如梦见周公而谈天命,以相礼谋生等)。 代表人物: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 代表作品: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 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 容。 – 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 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 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 阶层人士应尽本分,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 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 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 ‘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着‘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 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孟轲 孟子:名轲,邹人。“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子思的再传弟子 。 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虽受礼遇,但被认为 思想保守,不合当时潮流,而没有得到重用。孟子继承了子思的思想,与杨朱、墨翟两派理论争辩,其言论见 《孟子》七篇。主张天人合一,自命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的道统 继承者。其主要思想如下: – 反战:认为春秋无义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 服上刑。) – 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建立心性之学,主张人性善:人性都有善端,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 – 与民同乐:(与齐宣王对话) – 开拓功夫之义理途径(寡欲、存夜气、扩充、养气):吾善 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详尽记载 了孟子的生平事迹,以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美学等学说 思想。宋代被正式列为经书。现存七篇。 。 《孟子》的内容反映了孟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仁政,孟子思想的 核心,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范畴,“仁者无敌于天下”,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仁政即是在政治上实行王道。王道又是 开明专制,主张“保民而王”;性善论,人具有共同的先天固有 的与生俱来的善性。性善论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与民同乐和 民贵君轻,表现了孟子的重民思想。对于人民生计,他主张实现 井田制的理想,“薄税敛,深耕易耨”,使人民有“恒产”,以 “野人”养“君子” 孟子通过阐发子思学说,继承、发展了孔子思想。被历代视为孔 门儒学的正宗。有“亚圣”之称。 。 文风善辩,感情充沛,晓畅通俗,风格多样等是《孟子》的语言 特色。 荀子 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人。“荀子之学,其源有出于道家者, 故以自然意义之观点为底子,然后归于儒家,以倡礼乐教化。” 晚孟子六十年,与孟同宗孔门,为儒之大家。 。 荀子书中的《礼乐》、《乐论》、《劝学》诸篇,为大、小戴 《礼记》所采用,可见其在儒家地位的重要,然自宋儒尊孟黜荀 以来,诸人都不研究荀子,儒家思想又狭隘了一层。 著名的法家 人物李斯和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的学术形态 人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化性起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心之主宰作用: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心之认识作用: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 圣人之制作: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 – 礼法并重:荀子的礼也含法度、规范、秩序的含义。 孟荀之不同 孟子通古今,长于诗、书;荀子精于制度典章,隆礼、乐而杀诗、 书 。 孟子言性善,主扩充,推原于恻隐之心,故生感情;荀子言性恶, 主矫正,谓人性虽恶,但弃恶从善,由于知善之质,而重理论。孟子论政,尚德教,寄理想于远古,专讲王道仁政;荀子论政, 重刑赏,法后王,专讲乱世小康之道。孟子讲仁义,主张内发良知良能;荀子言礼,主张外范,严肃规 范。孟子主张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天人相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治乱和天没有关系) 荀子《劝学篇》:学不可以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