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歷史網 從春秋末年到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從政治到經濟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這種變化帶來了學術思想的空前活躍、不同階級、不同階層的各個學派,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又叫『先秦諸子』。『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或尊稱,『諸子』指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司馬談【論六家要指】中提到諸子有陰陽、儒、墨、名、法、道6家。班固【漢書.藝文志】中提到諸子有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10家。【隋書.經籍志】中提到諸子有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兵、天文、歷數、五行、醫方14家。其中以儒(創始人是孔子)、墨(創始人是墨子)、道(創始人是老子)、法(韓非子為集法家之大成者)4家影響最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