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9|回復: 0

[汉语词典] 探析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1)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2-1-9 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方教育
 现代汉语中,量词不单独使用。经常和数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一起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量词在语法、义和语用方面都有其特点。
  
  一、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或指示代词的后边,同数词或指示代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如:一本、一箱、一次等是数量短语、这本、那箱、这些等是指量短语。
  
  2、单音节的量词大部分都能重叠,双音节的不能。重叠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不能作补语。语法意义随着句法功能而变化,一般表示“每一”或“多”的意思。
  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组成“-A-A”式,或“-AA”式。例如:“一箱(一)箱(的衣服)”、“一箱(一)箱(的衣服)”。这种数量短语作主语表示“每一”。作定语表示数量多,作状语表示按次序地进行。这种重叠格式中的后一个“一”可以省去,成为“-AA”式,其语法意义和用法不变。例如:一个一个――一个个,一堆一堆――一堆堆。有时不限于数词“一”。如“两排两排地走过来”。“三架三架地飞过”,表示方式,作状语。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在“带份礼物给他”,“那份留给你”中。“份”是“一份”的省略。只有数词是“一”的时候,数词才能省略。但数词和量词组成数量短语或量词重叠后可以作各种句子成分,具体例子如上边两点所述。
  
  二、量词的语义特征
  
  “词义的语义特征既反映着一类词和一类客观事物间的关系,也反映着一类词和另一类词的语义上的搭配关系。”量词总和数词结合,来修饰限制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因而。量词的语义特征也体现在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互制约中。
  
  (一)量词受名词的语义制约
  1、量词与名词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同一个事物,人们可以着眼于不同部位的特征及形态,或倾注不同的感情,而选用不同的量词来反映。例如:
  A、一个雕像/一座雕像一滴泪珠/一串泪珠
  B、一伙流氓/一伙淘气鬼一群酒鬼/一群小家伙
  C、一轮月/一弯月/一钩月/一茎月牙/一鸿满月
  A组是同一个名词。选用了不同的量词。表达的形象色彩就不同。前者无形象色彩,后者有形象色彩。B组是同样的量词来修饰不同的名词,结果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贬义,后者是褒义。C组是同一个对象“月”,用了不同的量词,其效果不是数量的变化。而是形态的变化。“月”像车轮,像一个钩,像一棵茎牙,像一泓水。“轮、弯、钩、茎、鸿”表量作用淡化了,其对客观对象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表量、计量,而突出表现为表形象色彩,具有修饰作用。
  
  2、量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使量词具有描绘性、比喻性。
  (1)形象色彩的量词的描绘性
  A、抓住表量对象整体形态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例如:
  一粒米/一座桥一条狗/一面镜子 一朵花/一簇草一缕青烟/一本书
  这些量词都描绘了表量对象的整体形态。
  B、抓住表量对象的部分形态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例如:
  一面旗/一杆旗 一头猪/一口猪一顶轿/一抬轿一峰骆驼/一头骆驼
  这些量词对事物的表量不是着眼于整体形态,而是着眼于同一事物不同部位的特征。
  C、本质相同而外部形态不同的客观事物,可以抓住客观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选择适当的量词。例如:
  一块鱼/一片鱼 一盘香/一炷香一段葱/一根葱一朵云/一抹云
  “一块鱼,一片鱼”说的都是鱼,但外部形态不同。一个是“块”,一个是“片”。这些量词准确描绘了客观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而不是某一部分。
  但是,“一座米、一面轿、一头旗、一面猪、一朵鱼”等就不成立,是因为这些量词没有反映中心语的整体或部分形态。可见,这些量词除了表量之外,还有描绘名词中心语的功能,究竟选用什么量词应受后边名词的语义制约。
  (2)形象色彩的量词的比喻性
  A、根据表量对象的相似特征。选择相应的量词。这种量词和名词属于超常搭配,而且量词和名词间有一种比喻关系,例如:
  一叶小舟/一轮圆月 一镜平湖/一眉新月一眼井/一钩晓月
  这种量词一般是借用量词。量词与中心语形体上的相似点触发人们的联想,使得结构上的定中关系变成了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用树叶比喻小舟:用车轮比喻圆月:用镜子比喻湖水:用眉毛比喻新月;用眼睛比喻井口。这种搭配就是以一物形象比另一物形象而选择量词的。但“一叶圆月、一轮小舟”就不成立,是因为圆月和树叶,小舟和车轮没有相似点。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