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89|回覆: 0

[漢語教育] 現代漢語的[體]概念(4)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9-5 15: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在俄語中,大部分動詞構成完成體和未完成體的對立;但也有少數動詞是單體動詞,要麼屬於完成體, 要麼屬於未完成體;另外還有兼體動詞,其中的大多數形式既可用於表示完成體,也可用於表示未完成體。   


    如果使用兼體動詞,有時候體的意義『只能根據語句的總的意思來確定,例如:   


    (附圖 [圖])   


    儘管如此,但因爲動詞的大部分有體的對立,因此這種對立成了『體的體系性的範疇特徵』,[⑧]並且使得語法學家得出『體的範疇囊括一切動詞』[⑨]的結論。  


  
    由此可見,在有形態的語言中確定諸如『時』、『體』這樣的語法範疇時,國外語法學並沒有把一貫性等同於無例外。在這裡起決定作用的是:表示對立意義的不同形式之間的區別是否有基本的,或者說本質上系統的區別。現在我們不妨對本節開頭所說的三種情況也作一番考察,看看它們反映的是什麼性質的問題。   


    以下順序討論。   


    情況一、『著』有時表示運動、動作的持續,有時表示運動、動作造成的結果的持續。這個現象其實不難解釋,問題和『著』無關,而和動詞有關。根據馬慶株【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一文的說法,『坐』這一類詞是強持續性動詞,『蓋』這一類詞是弱持續性動詞中的『掛類』。前者帶時量賓語時表示動作行爲持續的時間(左按:如能帶『著』,則也表動作行爲的持續),後者加『著』既能表示動作行爲本身的持續,又能表示動作行爲造成的狀態的持續。可見,不論情況如何,『著』表示持續意義這一點並沒有變化,其他意義的變化僅和動詞的語義特徵相關。   


    情況二、『了』和『過』,『了』和『著』有時可以互相替換而意義基本不變。對這個現象目前似乎還不能作出全面而準確的解釋,但它大體和句子的時相有關,特別和動詞的語義特徵有關,則似乎是能夠肯定的。這裡我們先提出下列三條可作進一步修正的規則:   


    一、當後帶動量成分並且該動詞可後帶『了、過』時,非持續動詞後面的『了、過』可以互換,如:   


    ⑩去了一次――去過一次   
    ①①傷了兩回――傷過兩回   
    ①②合併了一次――合併過一次   


    二、當表示一種特徵或伴隨方式時,弱持續動詞的一部分,即馬慶株所說的『掛』類動詞後面的『了』和『著』可以互換。比如:   


    ①③穿了這件衣服真好看――穿著這件衣服真好看   
    ①④開了窗戶睡覺――開著窗戶睡覺   


    三、在存現句中,持續動詞後的『了』和『著』可以互換,如:   


    ①⑤床上躺了一個人――床上躺著一個人   
    ①⑥盆里栽了花――盆里栽著花   


    情況三,體助詞『了』可用而不用。我們對此的解釋也是初步的,可作進一步修正和補充,其條件如下  :   


    一、當動詞具有完成的語義特徵時,後帶的『了』才可能不用。如『金融市場出現危機』。但是這一點和整個句子的時相有關。如『金融市場將出現危機』因時相制約,該句不能加體助詞『了』,也不能表示完成的意思。『坐』無完成的語義特徵,但在『他坐一會兒就走了』中,卻因時相制約而帶上了完成義。

   
    二、當滿足條件一時,如果是單音節動詞,大都仍須後帶『了』,若是雙音節動詞,則大都可能不用『了』,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