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96|回覆: 0

[快樂漢語] 『推敲』之典故屬虛構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0-12-21 13: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語文網
據說,唐代詩人賈島在京城長安騎著毛驢作詩,得到『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猶豫不決,就用手做推、敲的樣子,無意中衝撞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賈島被帶去見韓愈,向韓愈說明原委。韓愈沒有怪罪他,還爲他出主意說,用『敲』字好。從此,韓、賈二人結下了友誼。這就是『推敲』故事的由來。這個故事流傳甚廣,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過去,筆者對它的真實性一直深信不疑。最近,讀了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曹道衡先生的【中古文學史論文集】才知道,原來這則故事純屬虛構,並無事實依據。
  曹先生在書中指出:『在近年來的文學刊物和研究、注釋工作中還有一種現象也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有些作者爲了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來說明某些創作問題,有時往往忽視這些典故的原意或歷史事實。例如:有許多短文大談韓愈和賈島商討「僧敲月下門」中「推」字和「敲」字的優劣問題。作爲論詩,這樣做也未始不可。然而這故事本身並非事實,卻幾乎無人提到。考此事見於宋代計有功編撰【唐詩紀事】一類記載軼事之書,據云當時韓愈正任京兆尹之職,而韓、賈的友誼也是從此事開始的。但考之史實,則韓愈任京兆尹是在他死前不久,而他與賈島的交往卻要早得多。遠在韓愈被貶潮州刺史時,賈島就有詩贈他。原作俱在,可見此事不過是一種傳說。』(據【中古文學史論文集】495頁,中華書局2002年版)曹先生以上所論,確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推敲』故事最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有兩處:一是說此事發生在韓愈任京兆尹期間,二是說韓、賈交往從此事開始。
  據史籍記載:韓愈,生於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卒於唐穆宗長慶四年(824)。他任京兆尹是在長慶三年(823)。(據霍松林【唐詩精品】,時代出版社2002年版)其實,早在十二年前的唐憲宗元和六年(811),韓愈與賈島就在洛陽結識了。韓愈對貧病交迫中的賈島頻頻寄衣、送糧,予以多方關照。賈島原是個僧人,號無本法師。他是在結識韓愈後,經韓愈規勸才還俗應舉的。元和十四年(819),韓愈上表諫迎佛骨,得罪了憲宗皇帝,被貶爲潮州刺史。韓愈抵潮州後致信賈島,賈島作【寄韓潮州愈】詩給韓愈,以抒懷念之情。全詩是這樣的:『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峰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
  當弄清上述史實之後,我們自然就會明白,『推敲』故事只是傳說而已,其細節是經不起推敲的。儘管如此,『推敲』故事對歷代讀者的教育、啟迪意義卻是不容低估的。正如另一位學者陳祖美先生所說,在『推敲』故事的多種記載中,『其細節雖有所舛誤不實,但對這一故事本身及其原始出處――【題李凝幽居】一詩之頷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之「敲」字的錘鍊,無不被人們津津樂道,傳爲美談,其遂成爲一段文化底蘊十分豐富的佳話。誠然,「推敲」二字,原本只是指斟酌字句、刻意追求精確,但有詩人和論者早已把握住了其中的微言大義,將其引申爲對問題的斟酌研究、反覆思考、求真務實、力戒虛浮等等。這一切對於當今之浮躁世風,不失爲一種贖補之良方。』
  (文/寧源聲 選自【中華讀書報】2009年7月1日)

  點讀:『推敲』的故事歷來爲人津津樂道,孰料並不符合韓愈與賈島之間交往的史實,實在出人意料。然而,故事體現出的詩人對於詩歌藝術的追求絕對是真實而有價值的。如何評判藝術的真實與歷史的真實,這篇文章再次給予了我們有益的啟迪。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