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8|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百年『文字改革』評(3)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1-3-25 09: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新聞網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同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該書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該字表推行不久,因遭到眾多人士的反對,1936年2月國民黨政府下達『簡體字應暫緩推行』的訓令。此舉標誌著民國時期漢字簡化運動的失敗。


    【現代漢語拼音方案】源於近代以來在中國開展了『拉丁化』(又稱『羅馬化』)新文字運動。而現行的漢語拼音方案於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蘇聯創製。在蘇聯政府的指導下,蘇聯漢學家龍果夫、郭質生聯同在蘇聯的中國共產黨員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蕭三等人聯合研製。


    一九三○年,列寧格勒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室的漢學家德拉古諾夫、格羅戈洛
夫成立專門小組研究出名爲【中國漢字拉丁化的原則和規則】的方案。德拉古諾夫和格羅戈洛夫的漢譯名就是龍果夫和郭質生。


    1931年5月,蘇聯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員會科學會議主席團對這個方案進行了審定,並批准了這個方案。


    1931年9月26日在蘇聯海參威召開的中國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又通過了這個方案。並按這個方案,製作了『拉丁化的新文字』,企圖替代漢字楷體字。


    1933年,拉丁化新文字被介紹到國內。曾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內廣泛推行,1940年,毛主席就指示:『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


    1941年1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新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宣布新文字與漢字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年,在延安出版的【Sin Wenz Bao】(【新文字報】)第一期上,發表了毛澤東的題字:『切實推行,愈廣愈好。』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根本推行不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就馬上著手研製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
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


    1955年10月15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上印發給代表們六種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種是漢字筆畫式的,一種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種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毛澤東同意採用拉丁化新文字,並在中央開會通過。


    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漢語拼音方案】。


    1958年秋季開始,【漢語拼音方案】作爲小學生必修的課程進入全國小學的課堂。


    1977年,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決定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爲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


    【漢語拼音方案】形成的基本過程如下:


     在1949年8月25日,毛澤東收到吳玉章的來信。信中,吳玉章對中國文字改革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中國文字應改成羅馬化的拼音文字,並大膽地提出在全國各地選擇重點試行新文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國內外形勢紛繁複雜,但吳玉章的來信還是引起了毛澤東的重視。他把信轉給郭沫若、茅盾和語言學家馬敘倫,徵求他們的意見。三天後,毛澤東收到郭沫若等人的答覆。他們都贊成中國文字改革走拉丁化的拼音方向,但認爲,實現拼音文字要有一個很長的過程,現在就重點實行新文字,未免過於草率。


    雖然,吳玉章著手試行新文字的建議被暫時擱置,但他『拼音化』的主張卻得到了包括毛澤東在內的許多人的支持。


     1949年10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天以後,一個名爲『中國文字改革協會』的組織宣告成立。爲了表示對中國文字改革的關注,毛澤東特意派秘書胡喬木參加『文字改革協會』,以便隨時了解和指導文字改革工作。



    在1952年2月5日,成立了『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隸屬國務院,擬定漢字改革方案和組織方案的實驗及推行。毛澤東再次爲文字改革定調:『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毛澤東、周恩來都親自指導,並通過黨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這方面的重大問題。


     新中國要重新制訂自己的拼音文字,字母採取什麼形式,成爲大家關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前夕,吳玉章給毛澤東的信中,曾主張『中國文字應採取拉丁化的拼音爲好,不要注音字母式或日本假名式的拼音』。對於這個提議,郭沫若、馬敘倫包括毛澤東本人都給予肯定。


    但兩年後,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的大會上,馬敘倫卻傳達了毛澤東主席的新指示。毛主席認爲: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形式應該是民族的、字母和方案都要根據現有漢字來制訂。


    是什麼改變了毛澤東對於字母形式的看法呢?原因是1949年12月,爲了慶祝史達林70壽辰,毛澤東首次出訪蘇聯。在一次會談中,毛澤東專門與史達林談起了中國的國民教育問題。當時毛澤東問史達林:『我們要改革文字,要制訂一套字母,你看怎麼辦?』史達林回答:『中國是一個大國,你們應該創造一套自己的字母。』於是,從1952年3月起,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開始了制訂民族形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


    但何謂民族形式,卻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有些委員認爲能用一套字母把漢語的特點拼寫出來就是民族形式,而有些委員認爲字母形式必須接近漢字,方可稱爲民族形式。


     具體方案也分成了三派。曾經參與制訂注音字母的語言學家黎錦熙,主張把注音字母略加改動作爲新拼音方案;委員丁西林等人傾向於重新創製一套字母;而吳玉章則主張打破窠臼,採用現行漢字和一部分外文字母共同制訂。


     經過將近一年的討論和設計,1953年初一套新的漢語拼音字母表呈現在毛澤東面前。但是,這套集合了多種意見的方案並不讓毛澤東滿意。他認爲這套方案雖然拼音方法上簡單了,但是筆畫太複雜,有的比注音字母更難寫。他認爲,拼音文字不必搞成複雜的方塊形式,那樣的體勢不便於書寫,尤其不便於連寫。漢字就是因爲筆畫方向亂,所以產生了草書。拼音文字無論如何要簡單,要利用原有漢字的簡單筆畫和草體,筆勢基本上要一邊倒,不要複雜。


     聽取了毛澤東的意見後,委員們又開始分頭制訂拼音方案。1953年年初至1954年年底的2年時間裡,拼音方案組共提出了五個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草案,但這些草案所需的字母都在40至60個之間,在學習使用上都很不方便。新構造出來的漢字筆畫式字母,看起來與漢字有很大差別,經過草書連寫以後就更看不出方塊漢字的特點了,所謂『民族形式』也無從談起。就連這些方案的制訂者本身也對它們不甚滿意。


    1953年『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向國內各界學者徵求關於改革漢字的『方案』。到1955年,共收到國內外人士的『方案』有655種。這些方案,歸納起來,從外部形式上看,有楷字筆畫式的,有外文拼音字母式的,有圖案式的,有數碼式的,有速記符號式的;從性能上看,有純拼音字母表聲類,有純拼音字母意、音雙表類,有『形聲字』擴展類,有『拼音形聲字』類。


   但是,最後,毛澤東又返到吳玉章主張的觀點上來了。 1956年1月20日,中央召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在吳玉章做了關於文字改革工作的發言後,毛澤東突然接過話頭:『我很贊成在將來採用拉丁字母,你們贊成不贊成呀?我看,在廣大群眾裡頭,問題不大。在知識分子裡頭,有一些問題,中國怎麼能用外國字母呢?但是,看起來還是採用外國字母比較好。-------因爲這種字母很少,只有二十幾個,向一面寫,簡單明了。。。。。凡是外國的好東西,我們有用的東西,我們就是要學,就是要統統拿過來學,並且加以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


    毛主席的這番話,使得幾年來,關於採用什麼樣的字母形式的爭論,最終塵埃落定。七天後,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文字改革工作問題的指示】,其中明確表示『中央認爲,漢語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比較適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