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光明網 放不下・ 方言藝術 沒有團隊,難與趙本山抗衡
『趙本山、周立波身後都有龐大的創作團隊,但我們搞四川方言藝術的人卻很累,大多是創作和表演一肩挑。』
說到激動處的李伯清,忽地從沙發上站起,模擬起自己說書的情景。想一想,他又有些落寞地坐下。『其實前幾年,我並不關心四川方言藝術雄不雄起的問題。但是,經常有人在你耳邊說現在的學生輩和小瀋陽、周立波差遠了,心裏很不是滋味,有些不服氣。』
對全國方言藝術的紅人趙本山、郭德綱、周立波等人的作品,李伯清幾乎全看過,『像趙本山的【昨天、今天、明天】,選題很大,切入的角度卻很生活化,不能不說構思巧妙;周立波的【大話三十年】,敢說房價問題,用很大的題目做文章,很有氣魄;郭德綱的段子更是辣,什麼都敢說。』相反,他被批『只懂說噻話,不敢針砭時弊』,他也覺得有道理,『有些人只知道抱怨貪污腐敗,挑社會和別人的毛病,卻很少反思自己,我覺得藝術作品不能有這種導向。就好像有些人看演唱會,只會嘲諷明星唱得不好、化妝差、人又丑,但為啥不去想人家為啥能夠出名?』
李伯清羨慕趙本山、周立波的是,他們身後都有一個龐大的創作團隊,『我們四川搞方言藝術的人,直到現在,80%的人身邊沒有創作團隊,一個節目一演就是一二十年,怎麼和別人拼?有些演員貪圖一時的財富,靠別人的作品掙了錢,就不願意分一點出去,人家當然再也不肯幫他寫了。』所以,李伯清感嘆在四川搞方言藝術累,『因為創作和表演要一肩挑,而別人只用把經典作品表演出來就行。要想把四川方言藝術發揚光大,必須改變這種陳舊的模式。』
悟・未來
就想正兒八經教個學生
只是,現在的李伯清,即使想要折騰,也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幾年,不是沒有人讓我出來搞個啥子商業演出,說什麼絕對轟動。但是我現在的年齡,名利已經不是我想要的了,沒興趣。你說就算在錦城藝術宮演出兩場,加上站票也就4000個觀眾嘛,他們也許高興了,但沒看到的幾十萬觀眾就會遺憾。所以,我還不如走到哪裏就說到哪裏,這樣更隨緣。』
李伯清還有一個願望,『如果還有機會,我想正兒八經教一個學生,讓他在散打評書上下苦功夫,不要一會兒拍戲一會兒主持,三心二意。我也想把以前的作品整理一下,好的保留下來,不滿意的就重新說。這樣即使散打評書後繼無人,大家以後看到我的這些作品,也總算可以會心一笑。』
採訪手記
還是較勁的他註定一生折騰
一直覺得李伯清是一個很較勁的人。當年和家鄉人較勁,選擇負氣離川;後來和無法更上一層樓的自己較勁,就選擇了皈依這種最決絕的方式告別舞台。
3年後再見李伯清,精神如昔,人卻更瘦,也愈顯蒼老。修行3年,李伯清看書習字作畫獨善其身,閒雲野鶴的生活其實很讓人羨慕。聽他說話,話有禪機、慈悲為懷,能讓人感覺現在的他,絕不是當初那個坐茶館都毛躁到不停換地方的李伯清。只是,他最愛的方言藝術成為他的死穴,心中有了牽掛,自然無法四大皆空。
這樣的李伯清,也許不是最成功的修行者,卻是最真性情的成都人的老朋友。正如他自己所言,『個性使然,註定要一輩子折騰』。其實這並沒什麼不好。率性而為,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也許,這也是修行的一種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