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76|回复: 0

[汉语词典] 连词“即是”的生成历程考察(1)

[复制链接]
沙舟 发表于 2011-12-2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北方教育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即是”有两种用法:一是用来表判断,相当于“就是,便是”。例如:  
  (1)“除非你对现实视而不见,那么你就得承认存在即是合理。”(《长江日报》1997年10月17日)  
  还有另外一种用法,就是作让步连词,相当于“即便、即便是、即使”等。用来表示对虚拟的让步,即先姑且承认某种虚拟的情况,然后转过来指出某事的成立不受虚拟情况影响。常与“也”连用。例如:  
  (2)“那时,即是官员没有这类毛病,从深宅大院出来一游,也确实不容易。”(《人民日报》1988年4月18日)  
  (3)若是另一种情况,恐怕就另当别论了,比方说犯了巨人症之类的毛病,即是再人高马大,也是不堪一击的。(《人民日报》1988年1月7日)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即是……也……”连接两个表示让步关系的分句,构成一个复句。但是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它经常被“即使……也”“即便……也”等代替。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即是”的第二种用法,即让步连词。在上古汉语中,“即是”却是一个偏正短语。本文试图分析上古汉语中的偏正短语“即是”如何虚化为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并就其虚化机制作浅陋探讨。  
  本文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古代汉语语料库及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邢福义先生策划开发的语料库全文检索系统搜集到一些语料,特此说明,文中不再一一注明。  
  二、“即是”词义的分类  
  连词“即是”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阶段,为了对其语法化进行更好地考察与分析,下面对“即是”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即是”――“即”+“是”偏正短语  
  早在东汉时期,“即”和“是”就出现了连用现象,但还不多见。例如:  
  (4)今日辰子五子之日,即是今日之卦也。(东汉《易纬稽览图》)  
  魏晋时期及以后,“即”+“是”组合的使用现象逐渐增多。例如:  
  (5)园中有凌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洛阳伽蓝记・城东》)  
  (6)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范晔《后汉书》)  
  (7)王珍视之,即是吴戎。(晋・干宝《搜神记》)  
  在这些例子中,“即”+“是”是由两个非直接成分构成的偏正短语,主要用以构成一种判断句。上例中的“是”都表判断,“即”加强肯定语气,意思是“就”。“即”修饰“是”,二者共同构成偏正短语“即是1”。这里,“即”和“是”只是修饰关系,不是一个词。  
  (二)“即是”――“即是”合成词  
  南北朝初期,“是”后面开始多跟谓词性成分,其判断性有所减弱。例如:  
  (8)如此,则利灭而刃存,即是神亡而形存。(梁《弘明集》)  
  (9)夫一切学无知者,皆弃有知,而学无知,无知者即是知也,然自不觉知。(《宝藏论》)  
  例(8)中,“神亡而形在”在句中作谓语,根据“一个核心动词”的原则,句中的“是”判断意义减弱,依附性增强,逐渐虚化为词缀,二者组成“即是2”。这时,“即”和“是”的关系开始凝固,由两个临时组配的非直接成分即偏正短语整合为一个合成词。这显然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的产物。  
  (三)“即是”――让步连词  
  南北朝时期,随着“即是2”的广泛应用,它开始出现在句首。例如:  
  (10)即是不能行此者,所以为难矣。(南朝梁・陶弘景《真诰》)  
  但这种例子并不多见,“即是2”虽然位于句首,具有衔接作用,但跟“即是3”不同,它只是表示一种轻微的让步,译为“即便”。例(10)中,“即是”修饰谓语“不能行此”。它在这里作状语,还不能看作连词。  
  到了唐初,“即是2”表假设和让步的程度逐渐增强,强调语气逐渐消失,让步连词“即是3”逐渐形成。例如:  
  (11)即是春风尽,仍沾夜雨归。(唐李昌符《伤春》)  
  (12)即是菩萨净土,当来不谄众生来生其同。(《敦 煌变文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