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先生拿到一锭大银,心花怒放,因为这比他平时几个月的收入还多。晚上,高兴地讲给老婆听,老婆听了疑惑地问他:“为什么同一个字,你有两种说法呢?”他告诉老婆,“第一个人年纪大,面带愁容,我估计他家里多半有了丧事;第二个人年纪轻,却气度不凡;第一个人穿得讲究,却好像他的仆人,我想这个年轻人肯定来头不小,所以就拣好听的说,让他高兴高兴,果然就赏了我一锭大银。”看来,测字先生不仅要精通文字学的知识,更要会察言观色。 民间还流传过这样一个传说:明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明朝政权危在旦夕。有人向信奉天命的崇帧皇帝朱由俭推荐了一位据说是“破字极准”的测字先生。测字先生要皇上说个字出来,朱由俭随口说了个“友”,测字先生说:“不好了,‘反’出头了。”朱大惊失色,连忙说“你弄错了,我说的是‘有’字。”测字先生说:“更坏了,大明已去一半。”“有”字由“大、明”两字的一半合成。朱由俭越发慌乱,分辩说:“不,不,是这个‘酉’”。测字先生说:“哎呀!‘酉’居‘尊’字之中,上无头下无足,至尊者有生命之危了。”朱由俭听了,魂飞魄散,第二天便在景山上吊自杀了。原来,那位测字先生,是李闯王的军师装扮的。这是把测字术用于攻心战的故事。 这自然是个笑话,不过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写汉字一定要注意偏旁或部件的位置,否则就会出错。比如:“明”和“胆”字中的“月”字,一个在右,一个在左;“翡翠”二字中的“羽”字,一个在下,一个在上。有趣的是,有些字,部件的位置交换以后就成了另外的字。如:“陪”与“部”,“旮”与“旯”。旮旯儿指的是角落。如果把“日”移到“九”的尾巴上,就又得到了一个新字“旭”。 取名字的误会 上面说的会意法就是把几个表示事物形状的符号或意义有关的几个字拼合起来,另造新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创造的字,需要别人在组合中去领会字的意思,所以叫会意字。 唐代有位诗人叫贺知章,在唐玄宗的时候,官至秘书监。诗人年老了,他请求退休回家乡去,唐玄宗同意了。贺知章临走前,去向皇帝告别,唐玄宗亲切地对他说:“你为朝廷出力多年,蛮有功劳,现在就要回浙江老家了,你对我还有什么要求吗? 贺知章说:“我的孩子还没取名字,请求陛下给取个名,我在家乡人面前就荣耀了。”“为人要讲信用”。唐玄宗略一思索,说:“希望你的孩子长大是个讲信用的人,就取名孚吧”。“谢皇上”。贺知章给皇帝磕了头后,由太监送出了皇宫。他细细琢磨唐玄宗的这个“孚”字,不禁烦恼起来。因为“孚”字的结构,上面是个“爪”,下面是个“子”,分开念就是“爪子”。谁有“爪子”呢?猫、狗等兽类才有“爪子”,皇上这不是骂我吗?他越想越不高兴。皇上取的名字是不能不用的,否则就是违背“圣旨”,用吧,岂不永远让别人笑话吗? 贺知章的烦恼是由于他将“孚”字意思领会错了。“孚”是个会意字,它是由两个字拼合起来的。这种由几个物形符号或含义有关的几个字拼合成新字的造字方法,是比象形、指事都灵活、都先进的方法,用会意造的字也挺多。一般说来,会意字常常是合体字。贺知章见“孚”字是“爪”和“子”两字的拼合,就以为皇帝在骂他儿子是“爪子”。实际上呢?’“孚”的原义恐怕就是孵化的孵“孵”,有爪有子,是说鸟儿用爪翻动自己的蛋,希望小鸟快快孵化出来,同自己一起飞上蓝天。贺知章告老还乡,临行不求别的,只求皇帝给儿子取名,可见爱子心切,有点像鸟儿希望孩子快快出壳、成长一样。唐玄宗便给他儿子取名为“孚”,正切合了贺知章的心情,也有预祝他孩子成才的意思。唐玄宗又说“孚”的意思是讲信用、人无信不立,也是勉励贺知章这样去教育、培养孩子,根本就没有骂的意思。所以,贺知章是误会了。 汉字里的会意字不少,如小土为尘,日月为明,不好为孬等等。会意法造字方便,但是它往往是由几个字拼合成一个字,就使新字的笔划繁多,书写不方便。怎么解决这矛盾呢?于是人们又创造了形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