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人民网 那么,在慈禧的面前就只剩下一条道路可供选择,这就是“以弟继兄”,从宗室近支中和同治皇帝处于一个辈分的“载”字辈里选择一年幼之人,作为自己的先夫咸丰帝的子嗣来承继大统。这样,慈禧就依然是皇太后,就可以照常以皇太后的身份参与政事,一直到幼帝成年能够亲政为止。
可是,类似后者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可以满足慈禧的一己私心,但却难免招来朝臣的反对。事实上,后来的确有一个叫做吴可读的吏部主事,因为这件事情而搞了个著名的“尸谏”。但慈禧就是慈禧,她还真的就这样做了。而他选择的新皇帝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侄子兼外甥,也就是醇亲王奕X的第二子,当时尚只有四岁的载。
同治皇帝去世的当天,也就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日傍晚,心中已有成文的慈禧在养心殿西暖阁突然召见各军机大臣和包括奕X在内的各宗室亲王,说是有重要政务要和大家“协商”。
对此,天嘏的《满清外史》曾有十分形象的描述――
(慈禧)身穿轻便服,手携一淡巴菰筒,依坐位而立,诸王大臣乃进。敬问载淳病状,那拉氏尚含笑应曰:“皇帝无恙。”语毕,默然者久之,诸王大臣咸惴惴无人色,盖知宫中必有大故也。移时,那拉氏复言曰:“圣躬颇虚弱,未有子,脱有不测,必立嗣,卿辈试思宗室中谁可承大统者?”众多不敢作一语,独文祥微言曰:“分当为皇上立太子,溥字辈近支已有数人,请择其贤者立之。”那拉氏闻而色变不答,徐乃曰:“醇亲王之子载甚聪睿,必能承继大业,吾欲立之为文宗显皇帝嗣,卿辈以为何如?”文祥知其意已决,不复谏,众皆唯唯。那拉氏始厉声曰:“然则皇帝已驾崩矣。”众闻言,均失声大哭,而立载之议遂定。
可见,在选择拥立载做皇帝这件事情上,慈禧采用的是典型的铁腕加高压的处理方式,名为商量,实则根本不容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所以尽管在场的“诸王皆愕”,但却畏于慈禧的气焰,“不敢抗后旨”。慈禧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构想,小小的载在他的婶母兼姨妈的策划下,一跃成了大清王朝的新君!
按照常理,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身为父亲的奕X应该最高兴了。但事实却恰好相反。慈禧的这一决定对于身在现场的奕X来说,并不亚于一记晴天霹雳,惊得他当场失声痛哭,且“伏地晕厥”。慈禧见状,喝令奕X退下,而奕X此时竟然不能自己站立起来。亏得其兄奕D叫来内侍,才将奕X扶掖而出。
在闻听自己的儿子要当皇帝的消息后,奕X为何这样惊惧呢?这其中的原因可以说非常复杂。一方面,以奕X长于皇家的经历,他知道皇位那个玩意儿实在不是人坐的地方。同时,他也应该想到慈禧越过常例,不为同治皇帝立嗣,而为咸丰皇帝立嗣,必然在日后招来无穷的麻烦,搞不好就会连累自己的儿子。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他对慈禧的了解,自己的儿子这么年幼就在其卵翼下当皇帝,绝非是儿子的福分。不但不是福分,而且很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灾祸。
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