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在现在广州市内坡山后面的坡山古渡,渔夫们卸下捕捞的鱼,运到现在惠福西路的北侧、甜水巷西边的“中转养殖场”,等待售卖。这是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宋代广州城内渔夫们的生活,而坡山古渡距现在的珠江北岸已有1000多米。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的新发现给我们营造了这样一幅鲜活的古人生活画面,考古队员在仅仅300平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多达24个排列整齐规律的奇特坑状遗迹,专家推测可能与捕捞业有关。
千年前已是重要宗教活动区
去年8月27日至今,为配合南粤先贤馆一期地下停车场配套工程建设,在广州市惠福西路北侧、甜水巷的西边、五仙观的南侧,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了考古发掘。目前考古项目已经进行到了第二期,初步发现有东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遗迹以及遗物。其中出土的典型莲瓣纹瓷器以及大量铅钱,很可能与宗教活动有关,证明至少在一千多年前,这一区域已经是城内重要的宗教活动聚集地。
在众多的遗迹中,24个排列整齐、遍布于考古工地的“坑状遗迹”引起了考古队员的重视,这些坑状遗迹直径有2-3米,深度最多达到了2米,其中大部分的坑底都发现了厚厚的淤泥层,“这证明当时这些坑里都是有水的,初步判断和捕捞业有关,”工地的负责人之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张金国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将坑里的淤泥取样送去孢粉检测。”
史料记载,明代此地曾有一泉眼,当时的甜水巷井位列十大民井之一,“证明当时的水质良好、口感清冽。而且我们工地挖下去一米就见水,可见地下水资源之丰富。”张金国告诉记者,为了证明这些坑中可以养鱼,考古队员买了几十条鱼放入坑中,两周后鱼仍然活蹦乱跳,可见这一带非常适合水产养殖。“宋代的时候,基本没有污染,水质会更好,更适合大规模的养鱼。”
众所周知,历来都有“食在广州”的说法,广东就曾发现过大量的贝丘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古人食用剩下的贝壳、龟壳。广州人喜食海鲜、河鲜,但一定要吃活物,“这么大的需求量,不可能没有养鱼、屯鱼的地方。”张金国介绍,这么大规模的坑状遗迹的发现非常罕见,对于研究宋元时期广州市的捕捞业可能是第一手的资料。
越秀区古时或称“天河东”
在五仙观的山门门口,编号为J6、深4米的一口明代实用井,出土了类似于“墓志”的井志铭文砖,目前从已经发布的资料来看,尚属首次。
“井志”出土于井底淤泥之下,砖的正面描述了挖井的故事,有“玉符安镇”、“天河东井”等字样,明确记载了挖井的时间、地点和过程。背面则是和宗教有关的符号。“这说明这口井在当时可能就与寺庙活动有关。”张金国告诉记者。工地出土的净水瓶、璎珞纹瓷器,从经验判断,很可能与佛教活动有关。
“井志”中出现了“天河东”的字样,张金国表示,这说明越秀区在明代很可能被称为“天河东”,“与我们固有的观念不同,这是对史料的一个重要补充。”
宋代“围墙”宽达60厘米
此外,考古工地第一期和第二期一直持续发现的宋代墙体遗迹,也为城市考古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地层的划分,我们把一期发现的1.3米长、60厘米宽的南北向围墙和二期发现的27米长、60厘米宽的东西向墙体遗址定为宋代围墙。”张金国介绍。
“一开始我们以为只是普通的建筑,但是建筑一般用不上60厘米宽的实体墙,直到第二期墙体的揭露,我们推测,这两段围墙可能是当时宋代城内坡山的围墙,如果真的是这样,就是很重要的城市考古发现。”但是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对于围墙的作用还有所争议,“究竟这些围墙是做什么的,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发掘。”
来源:南方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