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歷史故事網 "靚女",古已有之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詩經・邶風・靜女】
這個"靜女",許多人解釋為嫻靜的少女、安詳的姑娘,這是誤解。
詩中的話是一個小伙子的口吻,從詩中看,"靜女"是很愛這小伙子的,對小伙子又是送禮物,又是約會的。可是,她明明跟人家約好了在"城隅"相見,到了時候她自己卻躲了起來,讓人家"愛而不見",弄得小伙子"搔首踟躕",她卻在一邊兒角落裏偷偷地笑。這麼一看,這個姑娘哪有一點安靜的樣子,純粹是個愛玩愛鬧的瘋丫頭。這"靜女"解釋為安靜的少女、幽靜的姑娘,是不合詩意的,是不妥當的。
中國古代的那些約束婦女的"規矩",是隨着歷史一步一步形成的,並不是一開始就很"完備"的。先是周代的"周禮",這主要是約束貴族的,對下層人不大管用,後來是漢代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再往後是南宋朱熹的理學。到了南宋中國封建社會的倫理才算是真正完善,所以不可以用朱熹以後的封建理學來解釋整個的中國古代社會。產生【詩經】的時代,各種讓女孩子安靜的禮俗還沒有形成,當時的社會也不見得需要女孩子安靜,女孩子自己也用不着像後來的閨中之女那樣以"靜"為美約束自己。
【靜女】本是一首充滿了天然的活潑的極富動感的愛情詩,如果突然冒出來了一個安安靜靜的"靜女",詩味就大減了。
解釋【詩經】的著作可謂是汗牛充棟,最有影響、最權威的就是宋代朱熹的【詩集傳】。朱熹的【詩集傳】以比較科學的態度對前人的注釋進行了批判性的總結,但是同時,他也時時不忘通過解釋【詩經】,闡發自己的理學思想。朱熹在解說這首詩時就說"靜者,閒雅之意"。今天許多人對"靜女"的解釋就是源自這裏的。
"靜女"的正確解釋應該是"靚女","靚"通"靜",讀jìng,意為美好。【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引用賈誼【鳥賦】:"澹乎若深淵之靜",可是,到了【漢書・賈誼傳】這句話就變成了"澹虛舟乎若深淵之靚","靜"成了"靚",可見,這兩個字在古代是相通的。【漢書・揚雄傳】:"稍暗暗而靚深",顏師古注"靚,即靜字"。【說文句讀】:"靚者,靜字之假借。"【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既然是有"琴瑟在御",應該是載歌載舞,怎麼可以"靜"?這個"靜"也就是"靚",美好的意思。
"靜女其姝"中"靜"、"姝"是同義詞。"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翻譯過來就是:一個美麗的女孩約我在城外相見。若譯成:一個安靜的女孩約我在城外相見,那多沒意思。應該恢復歷史的真面目,應該將"靜女"解釋為"靚女",美貌的女子。
現在人很講究"靚",以為"靚"是個很時尚的新詞,其實在【詩經】的時代,就已經有"靚"了,就已經講"靚"了。 |